<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太湖》总编陆永基

        2013年05月24日 11时53分 

          游无锡,住足南禅寺旁的一个宾馆里。居高楼,凭窗望去,中山路上车如流水,南禅寺里人似潮涌。华灯初上,红黄色彩相融,暖色调弥漫着城市的温馨。江南都市于我们透着一种新奇,仿佛有无尽的谜隐在其中。 

          入夜,梦中掀开一道门,内里供奉的是吴文化的各位始祖,虽只草草一瞥,也觉得殿堂里华丽富贵,只是不知高个儿的无锡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领军的头儿陆永基先生缘何变成了开启祠堂门的善财童子。童子执拂尘无言,门变作了帷幕,渐渐地闭了,梦慢慢地醒了。醒后更不明白的是何以竟就做了这一个梦! 

          无锡作协主席陆永基,1.80米左右的高个头,戴副眼镜,并不浓密的头发向后披盖着,体质似较弱遂呈着文质彬彬状,即使在大街上万千人流中,也可认定是位文化人。 

          陆永基极厚道好客,已是下午,又因胃疼在家正吃药,听到我的电话,虽素陌平生,也立即赶到单位会面。至无锡市文联大楼,早有工友恭候,热情地领我们先期到他在八楼作协的办公室坐了。办公室还比较宽敞,半间小套间放置了一台电脑,两只单人皮沙发,外间大的是工作室兼会客室。茶几两边是凉椅,冬天未铺椅垫,也便名符其实地凉。其时,他方从大西北回来不久,话题自然就先谈到了南北文化的差异,为人做事的差距。北地风光的苍劲之外,予他印像最为深刻的是我们北方人宴请朋友时的奢华和饮酒的夸张。他真不明白为什么要喝得一醉方休,倒似为掩饰着酒席说话的可以不负责任。而在江南,甚至人们以为最精明的上海人,其实精明在于事前的算计,一旦认准了,又颇为诚信。他的另一个深刻感受是北方人的懒散。赶一群羊,山原上缓缓走着,太消闲了。而在南方,人们生活节奏快,步履匆匆,精神压力大。南方人的财富就是因了这种快节奏而积累起来的。于此,我和同伴都深表赞同,以为他一言中的,看得深刻。无锡市作协现有会员300多人,办着一份发行全国的大刊物,总期数已达279以上。陆永基任主编副主席已近二十年,杂志融铸着他的心血,贯彻着他兼收并蓄,传统和先锋共存的办刊理念,更消耗掉了他的岁月和体力,但他乐此不疲,以为就是他最好的社会岗位。他文革中曾插队苏北,苦难赋予了这一代人执着勤奋的精神营养,吃苦耐劳,万死不辞,精神层面是传统的,向上的,这是我们与之交谈中深切感受到的他潜意识深处的珍贵东西。我笑说我们有两个共同之处,都喜好文学,都患胃病。又有两个不同之处,他的官儿大,我的胃病重。听我传经送宝般谈到胃病的发现和治疗经过,他以为确不应轻视。听到我说病胃切除后气得要让狗吃了去,他笑道太幽默了。我们在电脑上翻查了我的博客,他以为很好,文章不错而以六旬的年纪开博客更好。由此,我们又谈到北方人文章中的厚重和苍凉悲壮,江南作家文章中浸透着水光山色的那份灵动秀气,不免感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育一种地域文化,完成和实证着客观环境对主观意识培养的作用。因为任着主编,所以每期《太湖》都有他写的卷前语。我翻看了几期,以为点评得很到位,而且文风极好,明快、犀利,既不故作高深,亦不流于浮泛,随建议他最好出个《太湖》优秀小说点评本,收历来写的卷前语配相关的优秀小说成为一册,也是很有价值的,他谦逊地说待后考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共同的话题便不觉时间之流逝。虽初次相见,但均情同故交,晚六时许,他送我们过南禅寺咸亨酒店时执意要请我们进去小餐,说是风味正,绍兴黄酒又地道的好,不可不坐坐。恭敬不如从命。想想进咸亨酒店还别有一种纪念意义,自当人有敬意须当领之了。果不其然,数日来苦苦寻觅江南小吃饮食文化的我们,在这里才得稍尝心愿。一盘绍兴油炸臭豆腐和鱼炸豆腐卷,一碟茴香豆,让我们也做了一回孔乙己。绍兴黄酒呈浓重的黑红色,如红色蔗糖水般。酒度约10余度,劲道醇厚绵长,需含在口中慢吮细品。奇妙的是温酒的青花磁器,两只容器大小相叠,中盛开水以保酒的温热,新奇而雅致。席间最深刻的一道菜是醉虾。那竟然是将小虾活生生地腌在汁水中,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在玻璃罩里折腾,慢慢死去,然后食客挟了,将还一息尚存,虾尾摇动的活物抛在口中生吞活剥,在残酷中品活虾之鲜。老陆指点道:虾本来就是繁殖了为人享用的,比起北方人杀猪宰牛,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血腥和残酷那就文明多了,这也是南北方饮食文化的不同吧!他特别提到不忍见为人一生奉献的耕牛之被宰杀,以为于情感上道德上实在不能接受,叹息中隐隐着感伤,厚德载物之心显然。无锡三白(白鱼、白虾、白米)是无锡人引以为荣,以为最能代表无锡饮食文化的菜肴,他也特地为我们点了。席间,我感着饭菜江南风味的浓厚,特地录了菜谱,以为再来时便于照此办理,折叠起来,也更是对陆主席深情厚意的收藏。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和永基先生一见如故,未离无锡城,竟就有了怀念和梦忆,想来当是其中原故吧? 

          同去坐而论道者,乡人武德平,近年忙于在各地办报组稿,亦一文化人也。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陈进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