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傅宁军:与大学生“村官”同行

        2013年05月24日 09时54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村官代表: 

          今天,在2011年开春的时候,我非常高兴能参加《“大学生村官”一日》的写作启动仪式,非常荣幸能与在座的诸位文学界着名作家一起出发,奔向大学生“村官”生活的乡村田野,亲身感受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工程,用手中的笔记录这一改革开放中涌现的新生事物。 

          鼓励作家深入生活、直面现实,是各级作家协会一直强调的主旨。作为作家队伍中的一分子,我从2008年到2009年,在省委组织部和省作协的关心支持下,曾经跑了十多个县市,采访了一大批大学生“村官”。在《大学生“村官”》写作和推介过程中,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帮助指导,经省作协推荐,列入2009年中国作协重点项目,这些对我是很大的激励。 

          我对大学生“村官”的熟悉,也是在采访中逐步有所了解的。江苏的大学生村官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些80后给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带来了哪些不可忽视的变化和启迪? 

          答案确实就在深厚的生活土壤之中。大学生,“村官”,两个似乎毫不相干的词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我们用笔触及的,就是一个校园到田园的契合过程,一个意义深远的伟大实践。 

          傅溪鹏老师当时给我写的书评,题目叫做“一个时代使命”,我想不是说我的书,而是对大学生村官这个伟大实践的认知,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大学生村官事业的历史定位和现实意义。套用现在最流行的词,可以这样说:你写,或不写,他就在那里。大学生村官也是这样,你可以用不同的视角去看,用不同的方式去写,但它本身是有时代意义的。之所以说时代的使命,是因为大学生“村官”事业扎根于社会现实,它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应运而生,蓬勃生长,并非哪一个作家在倡导,而需要更多的作家去关注。 

          向大家汇报,我在2008年下半年采访,09年上半年成书,所采访的上百名大学生村官,主要是江苏率先实施全省统一招聘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即07年和08年到村任职的。我追踪这些大学生的足迹,在几乎被城市遗忘的角落,感受到了大学生“村官”投身于乡村的勇气,他们所体现的青春活力、创新意识与推进能力,以及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褪去外界的光环,直抵情感的深处,我在倾听大学生“村官”的真实心声。一个从家门到校门备受呵护的大学生,一个整天跟农家琐事打交道的村官,似乎相隔着十万八千里,他们并没有打退堂鼓,而是知难而进,经历了一番痛苦转变乃至脱胎换骨的磨砺过程。对于大学生“村官”应有准确的定位,盲目贬低不可取,一味神化亦不可取。这些大学生“村官”的感悟很实在:“一个贫困了多少年的乡村,靠一个80后村官,很短的时间就翻天覆地,显然并不现实。我们要与当地干部与群众并肩奋斗。” 

          但是,他们是种子,他们是希望,他们是明天。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拉近城市与农村的距离。大学生走进农村的千家万户,把城市文明的理念带进农村。大学生与城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把农村信息反馈给城里的千家万户,让城乡之间频繁互动。大学生“村官”已经给或者正在给许多乡村,带来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多少年来,大学毕业文凭等于跳出农门的标志,没有哪一个父母会说,把孩子培养上大学,然后回村当农民。我记得,一位苏北的村支书告诉我,村里孩子念中学就住到镇里,每年考上大学,那一家人发喜糖,放鞭炮,可是恢复高考30多年,没有一个孩子大学毕业再回到村里来。以前考上大学的不回农村,现在考不上大学的也不回农村了。“城里少一个大学生没什么,村里多一个大学生了不起。”他的话道出了大学生“村官”的份量。 

          大学生“村官”的国家战略,是一个年轻的事业。80后使我感动,我不厌其烦地写下他们的出生日期,1983、1984、1985……,写下他们到村任职的准确年龄,22岁、23岁、24岁……我知道,这是一生中最宝贵、最充沛、最出彩的时光。我记录了一段又一段真正的青春岁月。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赞美纯真,欣赏直率,然而在农村现实中,所有的一切毕竟与书本不同。相对落后的生存环境,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都需要坚韧的毅力,需要理性与成熟,也需要讲究方法,甚至需要斗智斗勇。他们中间很多人最可贵的,是仍然拥有理想。拥有理想如同拥有阳光,村官的日子尽管青涩,但他们朝气蓬勃,坎坷的道路充满光明。 

          今年,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此时启动《“大学生村官”一日》采访创作,而且有这么多的着名作家、文学精英亲自参与,意义非常重大,也非常符合大学生村官事业本身的实际情况。 

          我深深感到,大学生“村官”事业充满活力,在历史潮流中与时俱进。上接现代思想,下接底层地气,处在一种八面来风的开放状态。从2007年初江苏启动全省大学生村官统一招聘开始,今年是第五个年头,越来越成熟。大学生村官是三年一个任期,我采访的2007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有的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了,选择了其他人生道路。这当然可以理解。犹为可贵的是,组织部庄部委告诉我们,有一半大学生“村官”选择了继续坚守。2008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今年即将到期。现在的大学生“村官”,有80后,也有90后。当时全省只有两名清华大学生,比如在座的村官代表石磊,清华毕业当村官才20岁。而现在名校大学生已经很多,还有硕士生,藏龙卧虎,人才济济。我们江苏有2万多个村庄,选派2万多个大学生村官,他们的前面是数以千万计的村民,他们的背后是数十万计的家庭成员以及亲戚朋友。因此,这件历史性大事的涵盖面非常宽泛,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应该说,值得采访、值得书写的大学生村官,遍及苏北和江南。一个人与一个村庄的故事,浓缩着,勾连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变迁。这么多作家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这个群体,从而汇成一部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相信会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就我本人而言,对大学生“村官”有特别的情感。虽然我曾经采访的横断面,已经是过去式。但我仍希望,重新走近他们,写出现在进行式。在座的组织部领导,在座的大学生村官代表,在座的着名作家以及优秀的同行,都是我的老师。我将跟着你们,再努力,为推介大学生村官这一伟大事业贡献一点力量。 

          祝愿此次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陈进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