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苏童谈作品“触电” 不介意他人改编

        2013年05月23日 22时48分 

          正在上映中的电影《茉莉花开》,改编于着名作家苏童的小说《妇女生活》,苏童一度是电影导演的“宠儿”,他的众多小说都曾经被改编成影视片,是影视圈最抢手的作家。《茉莉花开》上映,苏童趁着节日长假在南京看了《茉莉花开》。不是第一次看自己心里的故事“活”在银幕,一向谦虚的苏童说,每一次都要看的。看了《茉莉花开》,他很爽快地就这部影片的观感谈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每一次在银幕上看到自己的作品有什么想法?

          苏童:就是在单纯看一部电影,然后会想一想和原作的出入,不过这些并不重要,我尊重别人再改编创作的权利。

          记者:《妇女生活》当时侯咏买下其改编版权后,你们做过改编方向的沟通吗?

          苏童:没有。我的小说被买去影视改编版权后,我基本不和编导做什么沟通,因为他们是专家,我完全放心他们去做。我到现在都没有和侯咏见过面。五一前,我正好去电影院看《茉莉花开》,侯咏从上海打来电话。我平时手机是不开的,这些年手机也换了好几个,估计侯咏想联系我也联系不上,那天很巧。

          记者:你看完《茉莉花开》满意吗?对侯咏对后两部分的改动怎么看?

          苏童:侯咏对《妇女生活》后两部分改得非常好,很电影化。特别是第三部分,原小说中第三代的女人是肉食店卖肉的,拍起来不好看。侯咏完全用表现主义的方法,把三个跨度很大的不同的时代给做在整部电影中,他的胆子很大,我没想到他会这样拍。

          记者:你觉得侯咏对《茉莉花开》的改编是表现主义的?

          苏童:是。高度浓缩。抽离时代的具体事件,完全集中写人,都是点到为止。这和现在很多中国电影导演的自然主义的纪实方法不一样。我是一个专业的电影观众,我看的电影很多。侯咏对《茉莉花开》的处理,很少有导演这样做。这种高度浓缩的表现主义方法,对导演、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你可以用非专业演员去演《小武》,但绝对演不了《茉莉花开》。因为侯咏给演员塑造角色的空间不大,每场戏都要求演员做到精确,所以《茉莉花开》这样的电影很考验演员。

          记者:你对章子怡在《茉莉花开》的表演满意吗?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程家由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