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韩东:《小城好汉》不写爱情

        2013年05月23日 22时52分 

          话剧《斯特林堡情书》去年12月在人艺小剧场整整上演了26场,这部剧的主要情节取材于诗人、小说家韩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我和你》。上周,在南京,记者见到了自由写作人韩东,幸运的是,他还能接待我,因为第二天,他就要闭门谢客,开始动笔写他的第三部作品《小城好汉》。 

            《小城好汉》不写爱情

            记者(简称记):最近在忙什么?

            韩东(简称韩):酝酿了一段时间,马上闭关正式开始写我的第三部长篇。

            记:你的写作过程是怎样的?

            韩:我写长篇是有时间表的,先闭门写初稿,大约用三个月左右,20万到25万字吧。我是电脑写作,但与手写差不多,要先把内容打印出来,写第二遍时几乎把以前的都删节掉重来,一般写三遍稿,一部20万字的小说,最后成稿时实际上我敲进去的有60万字。有人越改越长,我是越写越短,《我和你》的成书稿字符显示是16万字,但初稿就写了25万字。

            记:与前两部比有风格变化吗?

            韩:我每一部作品都会力图有变化。第三部小说是写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那是个发生了许多故事的年代……我是写1976年前后的事,政治背景并不过多涉足,我只是写了在那个背景下三个生活在小县城的少年的生活,初定名叫《小城好汉》。

            记:会涉及爱情吗?

            韩:不会写爱情,那些少年也都十五六岁。

            记:迄今为止出版多少部作品了?

            韩:出了10本书,包括诗集、散文,中、短篇和这两年出的长篇。如果说第三部与前两部长篇最大的变化就在于语言风格上,用一种看似散漫的歌谣的方式来写。写《扎根》就是尽量朴素,《我和你》要精确简单,前者花了一年时间,后者用了两年时间。

            记:你写小说的秘诀是什么?

            韩:我认为写小说就要进入潜意识,这与有人提倡的自动写作不同,因为我前边做了很多工作,不是即兴发挥,而是从收集资料到酝酿有一个过程,真正写起来相对自由不受意识控制,修改时则是理性的状态。小说不像诗歌,诗歌是听天由命的事,不硬写。

            记:听说你在《晶报》上开着专栏?

            韩:散文我一般是不写的,给副刊写纯粹是为了谋生。

            

            我没职业全凭写作吃饭

            记:《我和你》出版半年了,印了4万册,销量如何?你对这个数字满意吗?

            韩:听说没有退货。对这个数字肯定不满足,我认为应该卖10万册左右,中国毕竟这么多读者。卖得不理想既不在我也不在读者,主要是发行渠道不畅,比如我家门口的书店就没卖过。

            《扎根》卖了3万册。出版社就是店大欺客,也有客大欺店的,比如余华这等级别,哈,版税高不说,印数也挺多。

            记:你什么时候也做到客大欺店?

            韩:我不想被人欺,也不想欺别人,事实上我与出版前两部长篇的出版社合作还是愉快的,但以前一直处于弱势,我以前出的书平均每本稿酬都不到1万元。

            怎么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从个人来讲就是成为大腕儿,哈,居于主动。但整个出版业特别不规范,有些混乱的发行渠道对所有写作者都不利。有的写作者可能认为自己吃亏了少挣了,我不同,我的底线是求生存。

            记:你的职业?

            韩:我没有职业,完全凭写作吃饭,我1993年就辞职了,以前在南京某大学当老师教《马列》,你知道我曾就读于山东大学哲学系,1982年工作,10年后辞职了。

            记:为什么当大学老师要辞职啊?

            韩:当时学校认为我不务正业。

            记:你教得不好?

            韩:我教得好啊,学生很喜欢我的课。我不像格非他们,他也是当老师还写作的人,怎么就没人说他?一来格非教的专业就是中文,另外他已经出名了啊,我不同啊,当时我默默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程家由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