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江苏作协领导的信任,我自2007年下半年,有幸跟江苏作协签约,成为江苏作协签约作家,给了我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江苏作协是全国公认的作家队伍最强、创作实力最雄厚、人际关系最简单的队伍,能够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深感自豪,同时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最初我计划好好利用这三年,静下心来写出一批好作品,现在回头看,距离自己的要求还有距离。因为这三年,我们国家和民族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2008年的冰冻雪灾、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2010年贵州、云南等地发生的特大干旱、玉树大地震和上海“世博会”,完全打乱自己的写作计划。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作家,我必须放下计划中的写作,投身到大事件中去,用自己的笔,讴歌那些时代的英雄。
2008年春节后,我独自赶往广州,采访广州市公安局在处置广州火车站旅客滞留事件中的感人故事,写出了6万字的报告文学《生命通道》,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当年度最优秀的中篇报告文学之一。
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我跟随中国作家“抗震救灾采访团”奔赴陕西宁强县,深入到青木川镇、广平镇、乐河乡等灾区采访。在完成中国作协的采访任务后,自身从陕西汉中进入四川地震重灾区,冒着生命危险,从广元市的青川县城、木鱼镇、姚渡镇、沙洲镇、关庄镇、红光乡,之后赶到德阳的绵竹市、什邡市、汉旺镇、湔氐镇、八角镇、红白镇,再奔赴绵阳市、安县、北川,最后采访了都江堰和汶川县的映秀镇。22个日日夜夜,我几乎走遍了所有重灾区,采访了100多位公安民警和100多位受灾群众,最后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震区警察的记忆》和中篇报告文学《德阳灾区的警察们》,用最真实的故事、最真挚的情感、最感人的细节,反映了四川公安民警在这次大灾难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感动了无数读者。为此公安部宣传局、中国作协创研部、群众出版社、江苏作协联合召开了作品研讨会,与会专家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大地震中诞生的最优秀的报告文学之一”。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读完作品非常激动,给我写了贺信,称这部作品将成为“公安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研讨会后,还分别在王府井大街和四川彭州,举行了新书签赠仪式。在彭州的签赠仪式上,四川公安民警把我亲切地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好兄弟”。
今年许多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后,我前往贵州受灾最重的几个县,深入采访,准备写一部反映抗旱救灾的长篇报告文学。
文学作品一定要来源于生活、贴近现实。三年中,我多次跟随中国作家采风团,深入到基层体验生活,先后去过四川广安、河北唐山、浙江青田、河南洛阳等五个区县、山东栖霞苹果之都、公安系统监管场所。在深入公安监管场所的采访中,我几次被监管民警所付出的心血感动了,于是放下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写出了中篇小说《看守所长》和长篇小说《女看守所长》。
尽管这些重大的采访写作,占用了我三年中大半的时间,但我无怨无悔,因为一个作家能够赶上这样一些重大的事件并参与其中,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我的人生写作的时间还有许多,像汶川大地震这样的重大事件,一生恐怕只能遇到几次。
这三年,我的主要作品共计17篇(部):
中篇小说6部:《女人不是篮子里的菜》、《漂》、《杜鹃花开》、《爱情西街》、《没有爱情的日子》、《养父养母》、《看守所长》。
短篇小说4部:《老房子》、《棉花被子》、《青田石》、《傻人满仓》。
中篇报告文学3部:《生命通道》、《德阳灾区的警察们》、《施术护肾 救治黄金水道》。
长篇小说2部:《看守所长》、《站起来说话》(已完成大半)
长篇报告文学1部:《震区警察的记忆》。
其中《女人不是篮子里的菜》、《没有爱情的日子》、《爱情西街》、《漂》、《养父养母》,先后被《小说月报》转载;《老房子》被《青年博览》等转载。
《爱情西街》获第十三届《小说月报》百花奖;《震区警察的记忆》获第十届“金盾文艺”一等奖。
目前,我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站起来说话》正在封闭写作中,预计今年10月1日前出版。
三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我跟江苏作协3年的签约到期之时,我要再次感谢作协领导和同行们对我的关照。尽管只有三年,但在我的一生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三年,也是我永远怀念的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