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南京作家对话德国作家——黄梵施益坚畅谈“时间漫游”

        2013年05月24日 09时05分 

          上周六,应歌德学院(中国)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邀请,南京作家黄梵与德国作家施益坚(其中文名)于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店进行对话,朗读了两人即将面世的最新小说片段,并探讨了“时间漫游”的问题。除此之外,这两位被互称为“一个更帅”“一个更酷”的作家还大谈二人小说的异同,并自曝写作怪癖,令现场笑声不断。 

          不约而同写到旅行 

          2010年10月15日,施益坚来先锋书店朗读他的《边境行走》时初次与黄梵相识,那时的施益坚刚开始撰写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离心力》;无独有偶,当时黄梵也刚开始撰写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原色》。饶有趣味的是,今年春天,两人的小说几乎一同杀青。更巧的是,两人的小说都表现出了对时间的兴趣以及因时间的推移而带来的变化。施益坚小说中的人物在时间漫游中看见了不一样的过去,黄梵笔下的人物不只回到了过去,甚至还来到了未来,并且感知到未来也可以影响过去。 

          记者发现,两人小说中的主人公都在旅行之中展开了回忆与意识流,这成了他们小说中的主要脉络。施益坚说,自己的确喜欢在世界各地旅游,并在旅行中寻找灵感。黄梵承认自己在2000年之前,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用来旅行,乃至自己的小说鬼使神差地有不少都与公路有关,仿佛有种神秘的力量在驱使一样。不过两人都强调在这次朗读之前,他们绝对没有就此展开过交流,这种对于旅行的关注完全是不约而同。 

          一个更帅一个更酷 

          说到两人的共同点,黄梵开玩笑说可能是两人都“有点帅”,施益坚赶紧夸对方“你更帅”,而黄梵则“回敬”道“你更酷”。黄梵自曝从小就喜欢揣摩别人的心思,有点“厚颜无耻”,中文很好的施益坚立刻反馈道:“我开始有点怕你了。” 

          黄梵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在公众面前朗读尚未发表的小说,而施益坚显然更加适应这种原本来自西方的朗读会形式。他的声音低沉优美,以至于在场的观众发微博赞曰:“第一次感觉德语很好听,明明南京天气很好,却感觉屋外在下雨……” 

          在写作之外,黄梵还是一位诗人,但他谦称自己虽然“顶着诗人的生命,但对自己的诗作能否流传并无强烈的自信”,但写诗的确让自己更注重文体,也让自己的语言更有质感和美感。施益坚则直接否认自己的写诗才能,说虽然自己也写过一些诗,但“那些都很糟糕”。 

          两位作家还被追问到写作怪癖的问题。施益坚说自己平时有时会喝很多啤酒,但喝酒后绝不写作,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能让写作者得到解放与愉悦。“就像席勒写作时喜欢闻烂苹果味,海明威喜欢站着写作一样,我写作也有怪癖,那就是必须喝大量绿茶。”有一次黄梵家绿茶断了顿,他差点中断写作,幸亏好友何同彬立即送来新的绿茶……他解释道:“一般人可以等待灵感降临,但作家有时必须依靠怪癖迫使灵感出现……”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陈进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