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禁城下棋
今天的文林乡民们说起朱熊,仍然是很尊敬地称他为朱棋官。
自朱铉入赘文林包氏,到朱熊时,已经是第三代。经祖父、父亲的努力,文林朱氏在澄东地区的财富榜上,已经名列前头十名。在财富积累的同时,朱熊的父亲把自己没有走到头的那一条科举的路,叫朱熊走下去,并寄很大的希望,希望他中举人后再中进士,像辉煌过朱氏的先祖朱熹一样,再辉煌朱氏。朱熊聪明,但对科举必读的经书一类,兴趣并不大,只是敷衍着读。朱熊喜欢读杂书,因为偷窥他是否在认真读书的眼睛太多了,读杂书时,杂书上总是要垒放着一本经书,听到什么声响,他就迅速地合上杂书,打开经书,装得十分投入地读着。此事后被塾师发现了,熟师和朱熊的父亲朱积联合一起,冷不防把朱熊抓住了。这一次朱熊读的是南宋董煟的《救荒活命书》。这是本离科举十万八千里的书,朱积大怒,用家法教训了朱熊。
朱熊一时难以接受,就离家出走进了无锡城。在城里游荡了半天后,想出城回家,可是城门已关,城里没有亲戚,身上也没有一文钱,只能无奈地露宿在人家的屋檐下。夜半时分,城里人家喊捉贼,真正的贼没有捉到,睡得迷迷糊糊的朱熊,被人误会是贼,一顿痛打,打得鼻青脸肿。
朱熊不敢回家,只得在乞丐之中混日子。在南禅寺的山门前,一个独眼老头,在青石上摆着一副黑白棋,等着人对弈。与他对弈的有寺院的老和尚,有衣着光鲜的读书人,有贩鱼卖肉的。对弈有输赢,但独眼老头总是赢。朱熊好奇,一天到晚坐着看。朱熊记性好,好得能把老头棋子走的路线一步不差地记着。看出了些门道后,并且悟出了些什么。
一天老头闲着,提出要与他下一局。老头笑着应允。没有想到,从午后下到太阳落山,还没分输赢。老头问他,怎么你的棋路都会与我一样,你的师傅是谁?朱熊说我没有师傅,我是看你与人下时学会的,要说师傅,你才是我的师傅。老头嘿嘿一笑,对朱熊说,你给我记着现在的棋局,把子和盘收好,明天你一着不差地摆好,等着我来继续下。
到明天,朱熊摆好昨天的棋局,等候老头,可老头没有来,到吃中饭时,寺院里的一个小和尚,拿着一册破烂的棋谱,对朱熊说,是独眼棋师送给你的。朱熊问他人呢?和尚说不知道。也是在这天,朱家的下人找到了他,朱熊夹着本棋谱回到了文林。
朱积见儿子科举没有兴趣,只能任其自然了。朱熊对围棋着了迷,老头的棋谱读得滚瓜烂熟,可是在偏僻的乡下,大多数人对围棋听都没听说过,不要说会下了。直隶昌黎人进士周斌,出任江阴知县,他为了疏浚流经文林的南新河,到文林实地勘察。在一次地方绅士举行的宴会上,县府有人夸奖周斌大人的诗文时可追韩愈、杜甫,有幕宾说周斌大人的围棋,在南直隶(江苏、安徽)首屈一指,若是唐代国手王积薪在世,一定会自叹不如。此时不知谁插嘴说,本地的朱熊的也会下围棋。周斌是个棋迷,听说有人会下围棋,想来晚上也无事,结束了晚宴,坐轿到了朱熊家中。听说知县大人要与儿子下棋,朱积急了。他急的是不知朱熊枝艺的深浅,他不想赢,知道儿子也赢不了,他要面子,只是要求儿子输得不要太惨。朱积叫来了儿子,不抱希望地说:能多打几个回合,给自己一个台阶。
这局棋下了整整一夜。周斌眼看一着下去要赢了,朱熊的棋子像是从天而降,这着棋顿时改变了棋局的胜负,又眼看朱熊一着下来,必输无疑了,可这一着下来,又顿时活了周斌的棋局。周斌的输赢像是由朱熊指挥着。天明时,周斌认为自己输定了,可阴差阳错地赢了。周大人赢了,传遍了文林,可周斌心中有数,这局棋是输的,是朱熊让给他赢的。若大进士输给朱熊这个小秀才,传开后总是丢面子的事,不管是什么原因赢的,但总是赢的,周斌很感谢朱熊。一到江阴,周斌一有机会,总是夸奖朱熊的棋艺。在周斌的推荐下,朱熊到江阴下棋,接着到常州下棋,再到南京下棋。苏州有不少着名棋手,朱熊又邀请到苏州下棋。朱熊谦逊,棋风又好,赢赢输输,总是不放在心上。下棋时,他总懂得谦让,对手输,尽力让他少输些,多给他一些自尊。
朱熊下棋的大名传到北京,在周斌等人的推荐下,在天顺三年(1459),喜爱围棋的明英宗朱祁镇,把他征召到北京。朱祁镇在便殿接他时。当即要在便殿与朱熊下一盘。这难了朱熊,对手是万万人之上的皇帝,自己则是满身泥土气息的乡间草民,赢了会怎样?赢了皇帝,皇帝的脸面往那里放?失了面子的皇帝会把他怎样?输了又会怎样?自己因下棋名闻江南,输给了皇帝,皇帝一定会私下里说,江南的棋手,水平不过如此,说不定会立刻请他回家。这是一盘赢不得又输不得的棋。
只是个秀才的朱熊,没资格与皇帝老儿坐着对下,只能跪着,由太监代他走子,如下盲棋。朱熊说:东五南十二放一子。太监放好,朱熊说:西九南十放一子。……总共走了七十二着棋。忽听朱祁镇说,我们下了个平局。乡民们传得更神,说朱熊是钻在棋台底里下的,他嘴里说,由太监代他走子,也是下了平局。孰真孰假?这是一段关于朱熊与皇帝下棋的的趣话。
朱熊到北京,他没有空着手去,他给朱祁镇的见面礼,是南宋大书画家赵孟頫书写的《莲花经》七卷,这是文林朱氏的传家之宝。朱祁镇没有白要他的礼物,用金银答谢了他,并赐了个通政司知事的官职。朱维吉留在北京“供奉大善”,专门下了三年棋。三年之中,朱熊升了阶官(没有职务的官职)。天顺八年(1464),朱能辞职回到了文林老家,因为是围棋名人,多方邀请,可是他的足迹不入城市,你们要下棋,就到文林来。朱熊在世时,文林成了大江南北围棋爱好者的朝圣地。朱熊写过一本围棋《十八诀》,可惜没有留传下来,只有一本《救荒活命补遗书》流传了下来,作为存目,收进了《四库全书》。
青阳异人
青阳周岐凤,具体的生卒年代已经无从考证,大约生活在明代的永乐朝到天顺朝期间。周岐凤初名周凤,他的左右脚上有六只脚指,多的脚指叫岐指,街坊邻居同学伙伴,当着他面叫他周凤,背后都有些岐视地叫他岐凤。他听说了,没经父亲同意,叫塾师给他把周凤改成周岐凤。塾师先是不解,后略一思考,说这名改得好,凤是神物,多一个脚指的凤就更神了。周凤改名周岐凤,这一年,他只有八岁。周岐凤记性好,人又机敏,书读得杂,对什么都很好奇,对好奇的又肯下一番功夫钻研,经几十年努力,精晓了老子庄子、孔子、墨子、韩非子、释迦牟尼,诗写得很好,字又写得不错,而且对裁剪、缝纫等诸多技能还能露上一手。
周岐凤为人豪侠,不拘小节,吃酒喜欢与好友在酒肆中吃,大家吃得高兴,诗兴来了,会大呼小叫地吟起诗来,有时吃酒吃得忘了时间,夜很深了,青阳那酒肆一条街上,还能听见周岐凤豪爽的笑声。周岐凤有江湖风月神仙的外号。有人说这外号是他自起的,有人说,这个外号是别人给他起的。当然,这并不重要,周岐凤真正活得像个风月神仙。
周岐凤除了经常出入酒肆外,他还不时进出僧寺道院,有时宿住其内,会好几天不归。一个读过圣贤书的知识分子,不去走求取功名的光明大道,篾视礼教,一而再再而三地与传统挑战,青阳镇的孔孟信徒、富豪士绅先是对他不满,见他已无回头的可能后,把他视若仇敌,寻找机会要把他绳之以法。
曾是周岐凤酒友的乡下葛财主,多次盛情邀请他到他家喝酒。实在难以推却,周岐凤去了。在葛财主和他的年轻夫人陪同下,周岐凤醉了。夜已很深,不能回家,葛财主把周岐凤安排在东厢房住宿。半夜时分,奇事发生了,葛财主的年轻夫人,久久不能入睡,几次开了房门,想出去又不敢出去,不出去又不甘心。犹豫不决时,开门关门的声音,把葛财主惊醒了。葛财主问她在做什么?她神神道道地说,像是听见周岐凤在叫她。葛财主悄悄地到东厢房一看,只见周岐凤披头散发赤身露体跳踉着,在行使一种能制服人并能把人呼唤而来的叫做厌胜的巫术。葛财主一脸奸笑,大声骂道:好呀,你在用厌胜之术勾引我的夫人。立时叫来了几个身强力壮的仆人,不容分说,把周岐凤打得几乎死去。事后,周岐凤知道这是葛财主他们在酒里下迷药设的一个局,但他有口难言。
新塘的富豪陆季圆死了,他的哥哥陆季方在分家析产时,极不公平,弟媳何氏不服上告。当时,大理寺卿熊概,奉朱元璋之命,为聚敛财产,借故查抄江南的富户。熊概到江阴,何氏上告。熊概的使命不是给人审冤,不予以受理,何氏急得要跳水自尽,熊概才勉强接受。季方急了,把周岐凤请到家,给他黄金十镒,到南京给他走后门。熊概的马师爷,与周岐凤很有交情,他想熊概在办这事,走办这事人的后门,是最稳妥的方法。他拜托了马师爷,并把黄金交给了他。马师爷的胸部拍得很响,周岐凤也就放心了。可是不久,马师爷失踪了,季方查抄法办了。在审讯时,季方恨透了周岐凤,供出了黄金的事。熊概下令捉拿周岐凤。周岐凤得到消息,连夜逃亡,变更姓名,住在一条小船上,一天一个地方,隐居在江湖。曾有一个晚上,他摸黑偷偷回家。久别赛新婚,欲与妻子行孔孟之礼,他的妻子说:我大了肚子怎么办?是呀,妻子大了肚子怎么办?周岐凤立即离开了家,从此再也没有回过青阳。周岐凤死后,一个叫刘珏的友人,给他料理了后事。
照理,人死了也就死了,可周岐凤死了,与迷信的扶乩搭上了关系。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在都市中成长的年轻人,一定不知扶乩为什么样的事。查《辞源》:“扶鸾:(扶箕、扶乩)旧时迷信,假借神鬼名义,两人合作以箕插笔,在沙盘上划字,以卜吉凶,或与人唱和,籍以诈钱。因传说神仙来时均驾风乘鸾,故名。起于唐代,明清盛行于士大夫间,……”
1962年3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亲眼见过一次扶乩,并第一次听到了周岐凤这个人。
生产队的小仓库失窃,给偷盗了几十斤留做种子的稻谷。当时公社、生产大队非常重视这次失窃,派人到生产队排查。排查下来,目标慢慢集中到中农黄金宝的女人阿胖身上。阿胖喜欢贪一些集体便宜,但这稻谷真的不是她偷的。当她听到偷的人是破坏春耕生产,查出来后起码要吃5年官司,她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化了20斤大米,到外县请到了扶乩的老仙师。
扶乩前,她请上了队里的主要人员,到她家的客厅里。关上大门后,扶乩就开始了。老仙师是个白发老头,他先在畚稻谷的漏箕顶沿上,绑上一根筷子,再在八仙台上铺上一层薄薄的米粉(代替沙盘)。队里不识字的12岁的张阿妹用右手,还没上学的队长的儿子用左手,托住倒扣着的漏箕的边沿。漏箕离八仙台的距离,是筷子刚巧落到米粉层上。老仙师嘴里咕噜着:长安万里月,杜陵三月春。一茗一炉香,清风来故人。咕噜完毕,说一声请周岐凤降笔。这时,阿胖颤抖着摸着心说:周岐凤仙师明察,假使你真要判决稻谷是我阿胖偷的,请画上一个О,我服从你的判决;不是我阿胖偷的,请你打上一个×。阿胖说时,筷子头在米粉上抖动,真的划出了一个浅显的×。阿胖激动得哭了,对老仙师捣蒜般地嗑着头。接着有人问,偷盗谷的是男人还是女人。筷子头又是抖动,米粉上写着很糊涂的一个“男”字。满屋惊叹声中,有人又问,小偷是不是自己队里人?筷子头在米粉上抖出了认了好久才认出的“不是”两字。当有人还要问及其他事情,屋外传来了公社干部来了,扶乩也就匆匆收场了。过了一个月,联防队抓到一个小偷,他坦白,生产队里的稻谷是他偷的。
周岐凤死后,苏州有个召仙的人,在一次召仙时,召到了周岐凤,知道他现在已为扶乩之神。扶乩时,只要吟祝“长安万里月”四句,周岐凤就即降乩坛。松江守备家中丢失了金银首饰,扶乩时,乩盘上写下了四句: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不懂什么意思,再求乩仙把这四句话的意思写出来,意思没写出来,却写出了周岐凤三个字。守备认为鬼神之语不足为凭。此时一个学官说,这四句是民间的四喜诗呀,守备大悟,说夫人身边有个婢女叫四喜。回去讯问后,真的是四喜偷的。
扶乩之事不可信。我观察过后,认真思考过,米粉上所显现的汉字,是队里的阿妹和队长的儿子,手持的漏箕,重心不稳,人很紧张,呼吸急促,筷子头轻微地料动时划写而成的。
至于青阳周岐凤附会成迷信中扶乩之仙,不过是后人对这位青阳异人怀念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