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赵翼如新作:反思“成功”毒药 告别“虎妈”回归“平常妈”

        2013年05月24日 17时48分 

          

        赵翼如新作《有一种成功叫“毒药》出版 

          反思“成功”毒药 告别“虎妈”回归“平常妈” 

          “听说过吗?有一种毒药叫成功!毒药?毒着呢,它逼你交出整个童年。”当有一天儿子硬邦邦的话,蹦到作家赵翼如耳朵里时,她傻了。10多年来的辛苦是为了什么?难道是让孩子失去童年?她开始思考,发现,“被砸疼了的妈妈岂止我一个?”于是,她们联起手,决心告别“虎妈”,回归“平常妈”。 

          她们就像中了病毒一样 

          不用说,天底下最疼孩子的是妈妈。可今天的妈妈,知道孩子哪儿疼吗?“一位妈妈告诉我,她家的铁质防盗门,因为强力拧歪,已经换了3次,不是与小偷搏斗,而是‘内战’打的。这一切是为了分数,掉到底线的分数。”昨天下午,坐在记者面前的作家赵翼如女士情绪激动,她说,不少妈妈明明知道对孩子是折磨,对自己也是伤害,但她们就像中了病毒一样。 

          “看到孩子的分数落在别人后面,忍不住冲口而出的咆哮,没缘由地加以拳脚。”另一位妈妈对她说。还有一位妈妈则气愤声称,自己家中的电视机被砸了,因为世界杯。“分数、分数,没完没了的考试,我几乎天天都在做溺水的梦,无法控制的恐慌。”听了这些妈妈的“控诉”,赵翼如沉思了。 

          都做人上人谁做人中人 

          忽然有一天,赵翼如也被吓着了,儿子硬邦邦地对她说:“听说过吗?有一种毒药叫成功!毒药?毒着呢,它逼你交出整个童年。”原来自己的儿子心中也有痛。难道你不想成功?她问儿子,“假如我对自由的向往,超过对成功的渴望呢?假如我只是一辆自行车,你为什么指望我成为一列火车?都做人上人,谁做人中人?”儿子一番话语让赵翼如后脖一阵发凉,“孩子们的勇气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妈妈心中大都有“鬼” 

          “细观我们这些妈妈们的内心,大都有‘鬼’:太渴望孩子成功。这本来也正常,该质疑的是成功的定义,仅仅是高分、高薪、高人一头吗?”联想到某些“祸害”,赵翼如思索:是不是这“鬼”闹的?“成功学”大行其道,病了的母爱,是不是隐形推手? 

          赵翼如从一项调查中看到,现在百分之三十的妈妈,将自我价值建立在孩子的成败上。比如“直升机”妈妈,这样的妈妈像直升机一样,时刻在孩子周围盘旋。会突然从空中俯冲而下,解决孩子的问题。还有所谓“护墙型”妈妈,“套娃式”妈妈,“女巫型”妈妈等等。“病了的母爱,有火烧火燎的倾向。妈妈在分数竞争中奋力参与,脚步是匆忙的,目光是焦虑的,身影是慌张的。” 

          写出来是一次“排毒” 

          听了许多妈妈心里的故事,赵翼如难以平静。“如此下来,会摧毁他们整个人生的意义。由此看到孩子内心的艰难处境。那疼,不是踢球受伤的疼,而是他们目光中的硬,身体上的紧,童年的缺失。” 

          “90后”被誉为电脑上的一个插件,因此被称之为“无心”的一代。难道能怪他们吗?家的冷漠使他们不得不在学校组成虚拟家庭,寻找家的温暖。“想不到儿子居然又找了一个‘妈’,女孩只有16岁。我不成为在场的失踪者?”赵翼如告诉记者,这本书写得挣扎,写得断断续续。副标题其实应是“失败妈妈的挣扎实录”。“因为我面对的,不只是天下的黑暗,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黑暗。但慢慢发觉,这是我不得不写的一本书,写出来是一次自身的‘排毒’,要紧的,是回归正常,回到平常。”(蔡震) 

          

          作者:赵翼如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书号:9787565104008 

          定价:19.00元 

          目录: 

          自序:病了的母爱 

          第一章 救孩子先救妈自己 

          受害母亲的担当:凶手也是妈妈的孩子 

          成功妈妈的失落:回不去了童年 

          质疑“中国虎妈”:每个孩子都应有尊严 

          哈佛女人的妥协:重要的是聆听生命 

          放鸭妈妈的从容:孩子身上兜满阳光 

          吸毒妈妈的呼号:戒毒一样戒“成功” 

          单身妈妈的隐痛:过密浓荫下,只长弱草 

          准妈妈忏悔录:面对生命的“陪审团” 

          老派女人的淡定:把生活欠下的,交给美去完成 

          妈妈聊天室私语 

          第二章  尊重独立个体的“自转” 

          行走中的问号 

          儿子又找了一个妈 

          妈妈的“监控器” 

          丢失母亲的“火孩子” 

          从战车上“出逃” 

          头撞南墙从“心”出发 

          孩子的公开情书 

          与“魔兽”共度良宵 

          安于边缘姿态 

          第三章 倾听生命流水的声音 

          痛着成长 

          90后的一篇日志 

          那只伸向夜空的小手 

          回访“从前” 

          “一场重建身份的战争” 

          快乐高于成功第四章身处“卑微”不失尊严 

          家有平常儿 

          半高处看世界 

          那些不结果实的叶子 

          当妈的“设圈” 

          百宝箱错当垃圾盒 

          悄然而至的分别 

          来路与去向 

          回归正常回到平常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程家由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