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刘欢欢:一个理工大作家的成人仪式

        2013年05月26日 17时12分 

          ——黄梵长篇小说《等待青春消失》研讨会侧记  

          

          研讨会会场 

          2009年5月27日下午3时,由南京理工大学文化艺术素质教育中心、诗学研究中心举办的黄梵长篇小说《等待青春消失》研讨会在该校艺文馆举行,这是南理工有史以来首次为一部文学作品召开研讨会。研讨会由南理工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宗刚博士主持,评论家汪政、晓华、黄发有、张光芒、何言宏、贺仲明、李美皆、傅元峰、姜广平,诗人马永波、育邦、马铃薯兄弟,小说家黄孝阳、修白、海波,南理工文化艺术素质教育中心主任何振才博士及《文学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等相关媒体记者3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南理工数十位大学生来到现场参与研讨,共同见证了这一理工大文学盛事。 

          虽说是理工科院校,但南京理工大学与文学却颇有渊源,曾有不少学生发表、出版文学作品,当年红极一时的网络小说《理工大风流往事》即出自南理工学子之手,目前该小说已由知名导演范小天拍摄成36集青春偶像剧《女孩冲冲冲》。而大名鼎鼎的作家王朔也出生于南理工,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童年的一部分。拥有诗人和小说家两重身份的黄梵,现为南理工诗学研究中心教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文学创作,成绩斐然,着有长篇小说《第十一诫》、小说集《女校先生》、诗合集《Original》、诗集《南京哀歌》等,被称为“后新生代”代表作家、“中间代”代表诗人。近年,作为老牌重点大学和“211”名校,南理工先后引进了知名青年文学评论家、诗人张宗刚博士和知名诗人、翻译家马永波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加上在诗坛有一定影响的校内诗人江雪等,该校的文学力量获得了空前壮大和发展;有了几位高手的强强联合,南理工诗学研究中心的成立遂变得水到渠成。 

          黄梵的长篇处女作《第十一诫》2003年出版后曾引起热烈反响,被视为书写年轻知识分子校园青春忏悔录的杰作。这部最新长篇《等待青春消失》则是他潜心数年几易其稿的结果。该作以简约平实、富有张力的语言和日常化的冷静抒情风格,描写了当代中国一个底层少年成长的过程,折射出许多社会及人精神世界的问题。“我用了一个晚上把这本书看完,这绝对是一本足够吸引人的小说”,该校大三学生陈晓阳对记者说。“一是小说的写法非常新颖,作家用一个成年人的眼光去审视青春,不同于任何80后写的青春小说,年轻人往往过多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而成年人却可以写得力透纸背;另外小说还用另一条线勾勒出了主人公母亲的青春,让人深思。”的确,这是一部并不暖心但足以令人欣慰的作品,一个仿佛随手可拾的当下底层故事。主人公陈小楠父亲病逝,母亲清月独力撑持着贫寒之家,她为改变儿子未来的命运而苦苦挣扎,儿子却在青春的躁动中不能自拔,反抗,叛逆……作品最初首发于《作家》杂志时标题为《南方礼物》,小说在描绘青春的多副面孔和多种可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黄梵将人性的复杂倾注在傅洋夫妻、武云飞、杨倩和蒋双、颜玉和樊颜刚等小人物身上,而对小帮会老大马林人生轨迹浓墨重彩的描绘,依稀看得出《美国往事》和《沉睡者》的味道。 

          对于黄梵的写作,与会专家给予极大的关注和较高的评价。汪政、晓华夫妇是中国评论界的资深“双打”明星,汪政还是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的双料评委,对作品的解读不乏独特视角。专门从北京赶回参加研讨会的汪政指出,知识分子的小说往往因其强烈的个性、形而上的思考而无法被大众普遍接受,但这部小说无论如何不会淡出公众视线,因为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青春、少年、爱、生活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成长小说对于作家就是一种成人仪式,它对于写作的意义是重大的。晓华表示,从《第十一诫》到《等待青春消失》可以看出黄梵创作风格的转变,尤其书中人称的变化,标志着黄梵在文学道路上的不断尝试,让人感受到了非同一般的青春的厚重。主持人张宗刚博士则借用诗人何其芳的话,称赞自己这位同事兼同仁的写作是“寂寞的孩子有着最好的想象”,妥贴传神地概括了黄梵坚守文学家园、淡泊名利不断探索的创作特色。评论家姜广平说,《等待青春消失》是属于中年人的“青春的诗篇”,作者明快的叙事、简约的笔调以及渗透着诗性的思考,足以说明诗化的小说是可以与流行的小说划清界限的。与会专家同时也就小说的人称、语言和结构等方面提出探讨性意见。 

          黄梵很早即以诗歌出道,其诗歌冷峻内敛,哲思盎然,但《等待青春消失》却写得相当平实。黄梵似乎跨过了现代派的种种尝试,转回到写实主义。“多余的花枝不复存在”,受过良好诗歌训练的文字依旧干净、简洁,却用在了最平实的“记录”。他不想卖弄知识分子的聪明与说教,也不想津津乐道于各种主义,而仅仅是将目光锁定于最底层,去呈现“边缘人”的情感及生活。《等待青春消失》中随手可以拾到这样的句子,如“后悔像一把棒子”,言辞简约却意味深远。整部小说如同黄梵的诗句:“青春是被仇恨啃过的,布满牙印的骨头/是向荒唐退去的,一团热烈的蒸汽/现在,我的面容多么和善”。一部小说就是一场青春的告别仪式。黄梵坦言小说中有很多自己生活的影子,当过了40岁后再回顾年轻时代,就会觉得那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经历,不管当年有多么叛逆,总要一步步去迎接青春的消失,这个过程有时是悲剧的,因为青春的消失并不代表可以顺利成熟地进入成人社会,文学就是让人目睹这一蜕变的全过程的。 

          没有红包,没有礼品,没有打的费,但一支堪称“梦之队”的造诣高深的评论家、诗人、作家却欣然出席了今天这个“白水青菜”式的研讨会。文学历来就是孤独的行旅,这个喧嚣时代的研讨会,更让人看到了“文人相聚”的可贵。研讨会中各方发言妙语连珠,既有揄扬赞美也有热烈争鸣,一派铿铿锵锵的金玉良言中尽显对社会和人性的思索。对此,黄梵说他是幸福的,可以有这么多知音阅读并且思考他的作品;而文学也是幸福的,因为不论在什么时代,都会有人将这一孤独求索的精神薪火相传。

        文章来源:江苏网络电视台 责任编辑:程家由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