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
“江苏新世纪诗歌研讨会”的召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据我所知,以这样的规模与方式来关注本省的诗歌创作,这在江苏省作协的历史上应该说是前所未有的,所以很多诗人朋友都很受鼓舞,外地的很多诗人与诗评家一下子也都以新异和钦佩、赞赏的眼光来看待江苏省作协。在我们这样的时代,我们都不仅为江苏省的诗歌创作感到高兴,更为诗歌本身感到高兴。
谈到江苏省的诗歌,实际上我了解得并不全面,更不深入,但从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在全国范围内,不敢说我们是诗歌大省和诗歌强省,但说我们是一个越来越显得重要的诗歌省份,应该是比较恰当的。不用说我们这几年来非常活跃和很有影响的诗歌批评与诗歌活动,单是从创作上就能够充分说明。
这几年来,我们的诗歌创作在非常活跃的同时,呈现出多元、丰富而且具有显着的差异性的可贵局面。这种多元、丰富与差异,既表现在代际方面,也表现在个体的、地域的和精神特征、诗歌观念及美学追求等方面。其中我以为最有意义的,就是江苏诗歌中之南方精神和北方精神方面的差异。江苏省的诗歌创作存在着典型的北方精神,这在胡弦、张尔客、杨春生和刘蕴慧等“北籍”诗人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南方精神,在更多的诗人那里表现却更加突出,属于江苏诗歌的主流,比如像车前子、子川、朱朱、庞培、黄梵、马铃薯兄弟、小海、长岛、代薇和海波的很多作品,属于典型的“南方诗歌”。“南方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刚才霍俊明所概括的“日常诗学”外,它们的“吴声之美”、“水国气息”,还有内敛的、颓废的和把玩性的精神特征与诗歌意趣,都是非常突出的。当然这方面的问题还要进一步研究。至于其意义,我在一篇题为《中国当代诗歌中的南方精神》的文章中曾经认为,中国当代诗歌中的南方精神“与当下中国的现代性进程存在着突出的精神紧张。认真寻绎、发掘和评价这种丰富的精神紧张,并且在对我们的现代性进程予以反思的意义上从这些紧张中寻求资源,将是研究中国当代诗歌中的南方精神的重要任务。从大历史的意义上看,全球化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性进程在取得重大的经济成就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不容忽视的精神问题。对于这样的现代性进程,中国当代诗歌中的南方精神,既可能是一种对往昔与传统的沉缅或坚持,也可能是对现代性进程的反抗与规避,或者是对后者的丰富与补充。在此意义上,我们强调甚至‘鼓吹’中国当代诗歌中的南方精神,将绝对不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的文化政治实践,而是有着超越其上的更加广阔的精神关怀与现实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