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德(《扬子江诗刊》执行主编,诗人)
对江苏的诗歌状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诗歌队伍老中青少,四世同堂,阵容齐整,后继有人。
江苏除了省城有一大批卓越有成就的诗人外,每个地级城市都有代表性的诗人。从北往南数,徐州:王辽生、丁可、了了村童等;连云港:孔灏、颜景标,宿迁:刘家魁;淮安:赵恺、沙克;盐城:义海、姜桦等;泰州:庞余亮为代表的诗歌群体;南通:沙白;扬州:童嘉通等;无锡:庞培、黑陶;苏州:车前子、小海、长岛等等……
二、格局多元,风格各异,审美取向各有不同。
1.一批卓有成就的中老诗人:他们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诗歌艺术的感受能力;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他们是江苏诗歌的宝贵财富,他们一直笔耕不止,新作迭出,其中的一些诗人也在力求对自己有所突破。例如,写了《我爱》《第五十七个黎明》《周恩来》等影响很大的赵恺,这些年尝试“变法”,今年在本刊上发表的二十首新作《天耳听跫》就是一种尝试,诗人虽然年逾古稀,却依然能保持旺盛的艺术创造力和生命活力。正如评论家张宗刚所说:“诗作以干净利落的句式,充分整合了诗人对世态人情的深切体察……诗人眼是冷的,心是热的,血是烫的,中国传统文学的兴观群怨熏浸刺提各种功能,皆有彰显,一如辣椒之烈、又如姜桂之香。”
2.一大批青年诗人才思敏捷,风华正茂,创作出大量作品,其中也产生了一些具有探索性的作品,他们大都在扎扎实实地写作,少有浮躁之气,不像有些人那样对诗歌缺乏敬畏之心,为了尽快成名恨不能服用添加剂或者“激素”,从而产生浮躁和焦虑,也不像有的人那样一夜之间就拉起一面“旗帜”,甚至是制造一些与诗歌无关的“诗歌事件”。他们基本上都在那里进行基本功的训练,潜心写作,稳步前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江苏“70后”青年诗人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群体,除了本省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外省的打工诗人,如苏州、昆山就聚集了几十位年轻诗人,他们还在苏州办了一份《打工诗歌报》。本省的如朱朱、臧北、黑马、刘畅、管一、许军等等。外地的如许强、韩墨等,他们的作品,本地作者大都有着苦痛记忆和故乡情结,地域地理和文化影响在他们身上有着清晰的烙印,外地来的打工诗人大都抒写底层生活,热爱与焦虑并存,有沉重的现实感和责任感,他们的作品大都有着质朴的语言风格,受口语诗的影响多一些。“80后”的诗人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叛逆意识,很有锐气。
总体来看,江苏诗歌的发展态势是好的,但仍有薄弱之处。如:诗人虽多,非常突出者少,也就是我们说的,高地缺少高峰。真正艺术精湛、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又能口口相传、过目难忘的精品之作,还是少之又少。此外,写作的随意性、散漫性在蔓延。同时,诗歌又像宠物一样,被一些喜欢它的人勒得太紧,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事实上诗歌应该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对年轻诗人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