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平原》:向着阳光奔跑

        2013年05月25日 21时42分 

          《平原》:向着阳光奔跑 

          房 伟 

          2005年是原创长篇小说的丰收年。以中篇小说知名的毕飞宇在时隔8年之后,推出了新长篇《平原》。 

          2005年金秋,南方实力派作家毕飞宇,继余华《兄弟》之后,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充满阅读快感的文学盛宴——《平原》。它不但有着飘逸灵动的想象力,机智而饱含温情的语言,不露声色的悲悯与批判,而且它的气象更宏大,视野更开阔,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令人赞叹。如果说,《青衣》优雅而漂浮,《玉米》紧张、内敛而凝重,而在《平原》上,毕飞宇机锋凌厉、舒卷自如的思考,实现了对20世纪70年代文本回忆、知青叙事、农村文化想象的颠覆;他美丽的语言狂欢,使毕飞宇式“节制抒情”显示了从未有的激情与速度。《平原》的发表,标志着毕飞宇在艺术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首先,这是一次对中国20世纪70年代文本记忆的颠覆写作。毕飞宇“第一次”以长篇小说的形式,集中对20世纪70年代文化语境作了细致的人性化回忆。我们的20世纪70年代记忆,主要体现在新时期文学的“追认”和“规范”。“现代性”和“人道主义”的思想诉求,与“民族主义”的历史进化观相结合,以“伤痕”为符号。而今在毕飞宇笔下,“70年代”思想观念转变的挣扎、阻隔和矛盾,显得异常艰难而触目惊心。毕飞宇对20世纪70年代的思考,是从文学入手,从人性入手,从汁液饱满的细节入手,在引发我们深思的同时,展现出一种独立而丰沛的主体意识。 

          其次,这是一次对农村文化想象的颠覆。不同于莫言的魔幻,张炜的华丽,刘玉堂式的幽默,尤凤伟质地坚硬的真实,毕飞宇给我们展现了一个20世纪70年代农村的文化“细部”,一个多元、想象的现代农耕文明。他对农村的描写,飞扬灵动,抒情而精致,既有经验上津津有味的描绘,也不乏深刻凝重的反思。最令人难忘的,是毕飞宇充满文化理解力和人性化思考的文本姿态。一方面,毕飞宇选择端方、三丫、吴蔓玲的爱情作为火山喷射口。他不停留在感情纠葛,而用“权力和人性的缠绕”来洞穿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爱情故事。端方挫败佩全的欺压,而三丫为能和端方在一起,用假死来威胁家人,不料却因赤脚医生错把苏打水当葡萄糖输液而死亡。反观端方和吴蔓玲,吴蔓玲的悲剧在于,她拒绝按游戏规则“出牌”,她以为用权力可以买来一个男人的心,然而,她滑稽地死在狗嘴下,并在临死的一刻,用传染的方式把生命记忆永远留给了端方。而失去了梦想和爱情的端方,其“带菌者”的结局,也暗喻了权力对人性的伤害和顽固的文化延续性。 

          另一方面,毕飞宇人性化的农村想象,也表现在他对农村生存图景的理解和体验。正如毕飞宇所说,这是一本关于“生存”的书,故事的场景是农村,但它是“内心题材”的小说。毕飞宇的高明之处在于,农村成了他想象力的重要源头,但他拒绝这种生活方式对他思想的引诱,他依然保持了一个现代作家应有的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批判性气质。他既不迷恋田园牧歌的和谐,也不以高高在上的叙事姿态作自以为是的批判,甚至对于农村“封建迷信”,作家也力避简单的“道德判断”,而是在鲜活、丰满、准确的文字中,寄托无限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同情,挖掘其中人性的悲剧。例如,对于仙姑拯救三丫这个情节,跳大神的“神婆”,已不同于赵树理笔下可怜可恨的三仙姑。仙姑的举动,已是农民为抵御不可抗拒的灾难时一种无奈的“心理解脱”,是一种愚昧但有其合理性的举动。她对三丫含泪的开导,已让“封建迷信代言人”有了一种“宗教”上的救赎意识,从而展示了民间复杂含混的思想状态。 

          再次,这是一次对知青叙事的颠覆。我们看到,张承志、陆天明、孔捷生,梁晓声的知青叙事悲壮而沉痛;王安忆的“回城知青”,有着巨大的失落感;老鬼“受难者的知青”,粗砺狰狞而令人震撼悸动;李锐写出了留守农村知青理想破碎的挣扎;王小波的知青故事充满智慧反讽和浪漫气息。然而,不可否认,他们都有一个逻辑前提,就是“知青写知青”。这些阅读经验中,知青作为受难者和救赎者的双重身份出现。而《平原》则第一次以新生代作家的身份,以一个农村青年端方的视角,拉开距离地观照“知青题材”。他笔下的“混世魔王”和吴蔓玲,作为留守农村的知青,呈现出灰色的调子。吴蔓玲为政治前途最终未得到端方,而“混世魔王”自私地毁灭了端方最后一点幻想。毕飞宇丝毫不掩饰对吴蔓玲批判中的同情,以及对“混世魔王”的厌恶。虽然,毕飞宇的“知青故事”,还显得比较单薄,但是,勿庸置疑,毕飞宇的思考和写作,为“知青文学”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门,其“柳暗花明”之功不可埋没。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具魅力叙事者之一,毕飞宇在《平原》上,发展了毕飞宇式的叙事文体,呈现出更加开阔和丰富复杂的叙事生态。他隐藏了早年意象式的抒情(如《雨天的棉花糖》),和哲学行而上的缠绕(《深夜和谁说话》),而发展了对人类心理深处体验的细致描绘(如《哺乳期的女人》),并加入了《玉米》、《玉秀》等系列作品中对现实问题的严肃思考。 

          毕飞宇说过,一个长篇小说就是一次漫长的旅行。在《青衣》之前,毕飞宇在飞翔,在《玉米》之后,他把飞翔带到了思考者沉重的梦里,而在《平原》之上,毕飞宇“第一次”向着阳光的方向奔跑。拉紧“批判和追忆”的背囊,他思想和情绪的旅行却拥有了"温暖而宽容"的美好想象。他的脚步从未停歇。 

          来源:大众日报

        文章来源:江苏网络电视台 责任编辑:程家由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