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参加一个文学评论期刊的研讨活动,会上涉及的话题很多,期刊的改制与生存,期刊对文学现实的干预,评论家的分化与改行,现在大学的学术体制对评论的影响。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上世纪80年代,因为参加会议的都上了些年纪,大部分人也都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所以不免有些怀旧。那不仅是一个文学创作的高潮期,同时也是一个文学评论的高潮期,而且评论与创作的关系非常的紧密,是难得的一个蜜月期。可惜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大家说起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评论,深刻的印象之一是它的文风,是它对评论家个性充分的显现。现在已经有学者在做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不知道如何描述那时的批评文风,那时的批评修辞,那时批评“人本”与“文本”的关系?80年代是思想解放的时代,是个性张扬的时代,也是一个没有学术规范的时代,是一个见人而不见制度的时代,它追求情感,追求感性,追求人与人的碰撞与交流,追求人与对象的真实的有效的联系。那是一个没有关键词、没有内容摘要,没有什么项目、课题、核心,也不在意什么转载与引用的时代,更不在乎表达者的学术身份。
在那个年月,谁也不会想到制度会有如今这么大的力量,身份会这么重要,利益与文章会被架上这么沉重而牢固的锁链,这一切在当时是被蔑视和唾弃的东西。形势的改变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学的扩张而愈演愈烈,这种改变经由学术制度这一中介具体化到了批评家们的写作方式上。他们被要求按照一定的格式来表达,从表达的对象(你的论述对象是否有“学术意义”),表达内容(是否有“学术内涵”)一直到话语风格(是否合乎“学术话语的规范”)。这样一来,文学评论不可避免地从现场撤出,因为那些正在成长的写作者和他们的作品是未被文学史验证的,当然也就没有“学术意义”;同时,情感的、个人主观的感觉也不能太多,因为这些东西都是“非学理”的,是需要在学术研究中控制的;当然,话语风格也就不能那么文学化了,必须使用规范的学术概念,必须是逻辑的推演,而不能是诗意的、感性的、描述的、想象的。而且,不管你怎么有道理,都不能三言两语无话则短地一说了之,还不能一个人说了算,而是要旁征博引,没有四千字、五个以上的注释那断然是写了也是白写!到年终是算不了工分的!一个作者可以说过时的话,可能将那些陈谷子烂芝麻再炒一遍,可以与你要言说的对象南辕北辙,但你不能不规范。学习文学研究与文学评论,不是从阅读作品开始,也不是从鉴赏文学开始,也不必知道当下的文学现实与文学环境,更不要熟悉你所选择的作家,管他是怎么想怎么写的,只要你掌握了“论文”写作的技巧就可以了。
如何评说这样的文学评论现状?如何从文学评论有效性的角度来看待现在的学术制度的功过当然不是一篇短文所能说清的,一个从80年代走过来的人更要警惕因立场与局限而产生的误判。但是许多现实却又不能视而不见,比如有多少人,有多少读者和作者还在关心文学评论?比如,这样的制度产生了那么多的学者,但却少有如当年那样似过江之鲫的“青年批评家”。
文学批评沉落的原因很多,但我只做这样简单的年份的比较,也只说文体与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