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黄东成:记创办江苏诗刊三十年的曲折历程

        2013年05月27日 08时03分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思想解放的三十年,社会急剧转型的三十年。三十年,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由青年,中年,步入老年,风风火火又踏踏实实地走了过来。每一个脚印,都展示着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与巨大变化,中国,由千疮百孔到振兴崛起繁荣富强,社会,由鸦雀无声到众说纷纭思想活跃,文艺,由八个样板戏大一统而百花凋零到真正的满苑春色繁花似锦,作为这一特定时期的亲历者,怎能不激动万分感慨万千。

          江苏诗人们渴盼了几十年的第一本诗刊《扬子江》,就是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在省委领导直接关怀、支持和亲自扶植下,于1999年正式创刊,终于遂了江苏诗人三十年未遂的夙愿。这个三十年,是指创办诗刊历经曲折跌宕的过程,数度几乎成功又失败终于成功的三十年。

          起始还得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思想解放运动说起。

          思想解放带来文艺思想大解放,冲破极左文艺路线的禁锢,迎来了一个真正百花齐放的新局面。怀着重新振兴被“四人帮”砸烂打散了的江苏文坛的宏愿,省作协领导顾尔镡自告奋勇出任《雨花》杂志主编,第一个动作,重新组织并建立以当年《探求者》作家为基础的创作队伍。随之,狠批“四人帮”推行的“三突出”模式,回归文学本源,发表了一批有全国影响的优秀作品,《雨花》于是成了全国文学界公认的一流省级期刊。紧接着,他即将注意力转向诗歌,找我征询多次,谈他创办诗刊的设想。说“你是五十年代的老诗歌编辑,应该多关注诗歌队伍的建设。”不几天,他告诉我,创办诗刊的构想已经得到党组认同,决定近期就召开一次党组扩大会具体研究,让我赶紧拟一个与会人员名单。我知道老顾的雷厉风行作风,立即与孙友田拟了一个包括几名代表性诗人在内的名单交给他。不到一个星期,就在省文联所在地的总统府西花园桐音馆,召开专门研究创办诗刊事宜的党组扩大会,与会的有李进、艾煊、顾尔镡、章品镇、赵瑞蕻、杨苡、丁汗稼、忆明珠、魏毓庆、孙友田、黄东成等十数人。沙白因事请假未能到会。会议由顾尔镡主持,魏毓庆记录。会开了整整一个上午。老顾谈了创办诗刊的构想与细则,李进作为当时的省文化局长兼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表态支持。会上讨论得非常热闹,甚至连刊名、开本、印张、定价都谈到了,也就是说,繁荣江苏诗坛的举措已成定局,诗人们无不为江苏创办诗刊欢欣鼓舞。可是,党组的报告送上去以后,久久渺无回音,诗人们耐不住了,一碰面就询问。渐渐,大家都明白,未获上面批准,终于不了了之,老顾不再作声,诗人们不免失落。第一次就此夭折。

          第二次创办诗刊的夭折不在体制内,那是90年代初,因不满当时诗坛的混乱局面,出于繁荣江苏诗坛的责任感,时任省文化厅厅长的诗人王鸿找我商量,想创办一份江苏自己的诗刊,就取名《扬子江》,我们再三研究可行性。王鸿表示所有经费由他筹集,困难在于刊号,决定与香港诗友、一家出版公司董事长取得联系,终于获得对方热心支持,经协商,由香港出版公司聘请我们办刊,特聘王鸿任主编,我为执行主编,完全由我们独立办刊,经费自筹,港方出版公司没有附加任何条件。随即寄来聘书与印章,以及十几张印得十分精美的理事聘书。万事俱备,我们诚邀诗人孙友田、冯亦同出任副主编,在金陵石化宾馆召开了第一次创刊编前会。会后即开始组稿。我时在《雨花》杂志任职,完全出于志趣相投兼职办刊。当晚王鸿忽然对我说,这事我想应该向省委汇报一下,不要让人觉得是非组织活动。谁料一汇报问题就来了,当时负责意识形态的省委副书记孙家正对他说,你是政府官员,香港还没有回归,这种时候你与港方民间合作不妥。与此同时,省作协党组副书记葛韶华也找我说,家正书记让我告诉你,你们与港方合作办诗刊的事搁一搁,你知道吗,这个时候,家正书记正在找王鸿谈话呢。就这样,最后一刻事情又搁浅。这是第二次夭折。

          《扬子江诗刊》正式获准创刊是第三次。那是已经到了1997年,正在筹划着建设文化大省的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找我去谈了好几次,让我汇报江苏诗坛的历史和现状。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诗人,他对江苏诗歌建设十分重视。成竹在胸地问我,建设文化大省,不能少了诗歌,江苏如果办一份诗刊,条件成熟吗,存在什么困难?我说江苏诗人队伍整齐,写出过不少有全国影响的好诗,比一般省份要强,完全有条件出诗刊,但是太难了。我便将前两次的夭折经过向他详细作了汇报。他听后默默点头,困难总是有的。他要我邀集江苏一批有代表性的老中青诗人,他要亲自主持开一个会,听取大家的意见。我乘着纪念《雨花》杂志创刊40周年的机会,以《雨花》的名义,邀集诗人们至江苏作协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出席会议的南京诗人有吴奔星、杨苡、王鸿、忆明珠、王知十、李萌、丁芒、化铁、华田、孙友田、王德安、冯亦同、杨德祥、葛逊、陈咏华、王安雄、吴野、叶庆瑞、徐明德、曹剑、方政、季华、高翔、龚学明、韦晓东、戚建国、徐延平、辛明水等包括了老中青各个方面,外地诗人赵恺也来了,王辽生、朱红因故未能赶来。与会的还有省作协党组、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及《雨花》杂志的领导葛韶华、陆建华、周桐淦等,会议室坐得满满,我在向主持会议的顾浩书记一个个介绍诗人时首先声明,不报各人现任职务,一律平等都是诗人,比如王鸿就不报省文化厅长了。此创举得到大家的赞许。会上诗人们畅所欲言,对繁荣江苏诗坛提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气氛十分热烈,最后顾浩书记总结,谈了6点意见:江苏建设文化大省的意义和任务;诗歌在改革开放中的现实价值取向;诗教应该从小学生时代抓起;各个诗歌流派应该并存不要相互排斥;诗人必须团结为繁荣江苏诗歌事业共同出力;准备创办一份江苏自己的诗刊。会后,他让我拟定一份创办诗刊的方案,我于是趁热打铁连夜拟好草案交给他。时值全国报刊整顿的紧缩时期,各地纷纷传来停办报刊的消息,我觉得这时办诗刊难度更大,尽管有省委领导人亲自督办,怕也相当不易。然而出乎意外,记得是1997年9月11日夜晚,即十五大召开前夜,正当我不抱太大希望的时候,忽然接到顾浩书记从北京打来电话,他告诉我,“诗刊已经决定办了,与宣传部长和出版局长研究了一天,将该整顿的报刊一个一个过堂,新创刊就一个诗刊,来不及商量,就用了你们原来《扬子江》刊名正式上报了。一研究完就来北京参加十五大,现在赶紧告诉你,你好着手筹办起来,这事我也已告诉了作协党组。”完全没有想到,顾浩书记会连夜从北京给我打电话,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使我万分激动,抑制不住欣喜,我为顾书记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感慨,更为他那么郑重其事一直将诗刊摆在心上感叹。我不由想到前两次事倍功半的夭折,这回,因有省委领导直接经办,才得以事半功倍的成功。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陈进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