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李寿生:黄东成与常州诗坛

        2013年05月27日 08时07分 

          常州文坛特别是常州诗坛能有今天,是与黄东成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我与黄东成同志相识于1976年5月。当时,省文化局与《江苏文艺》在扬州办了一期诗歌学习班。参加学习班的既有蜚声文坛的老诗人,也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工农兵作者。他们当中有宫玺、阎志民、贺东久、路桦、郭浩、杨本红、苏位东、冯新民等人,忆明珠、刘希涛也常去活动。常州的代表是邹国平和赵翼如。黄东成时任《江苏文艺》(后恢复刊名《雨花》)诗歌编辑,是学习班的召集人。黄东成给我的最初印象是,刚过不惑之年,头发乌黑并不稠密,黑里透红的脸庞似饱经风霜,一副黑边眼镜后面的目光炯炯有神,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字正腔圆,言谈举止温文尔雅。也许是长期当文学编辑的缘故,黄东成对于诗歌的鉴赏甚于他的创作。一篇诗稿到他手里,好在哪儿,缺点在哪儿,怎样修改,他能说得你口服心服。故而老诗人忆明珠、宫玺、路桦等人对他都很尊重。记得镇江青年诗人赵康琪(后来曾任镇江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有一首诗是写卫生局长水上巡诊的。诗的末句大意是:那双桨摇出的两条长长的波纹,不就是你与渔民们划出的闪光等号吗?(原句我已记不住)黄东成对此很加赞赏,他认为诗的高境界:不仅只是自然的描摹写照,更要能使人产生联想、感悟和深省。古诗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等,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当时,文坛“假大空”盛行,诗风过于追求豪言壮语,黄东成对于诗歌创作的不俗见解,令我们这些初涉诗坛者茅塞顿开。 

          黄东成与常州诗坛的联系,可以追溯到“文革”以前。他1956年即担任省级文艺刊物诗歌编辑。那时常州诗人陈弼、吉飘茵等人,都是《雨花》的忠实作者。黄东成与他们笔墨往来,结下了情缘。陈弼(原常州日报副总编)的诗歌名篇《每当我走过东大街》,即是黄东成慧眼识珠,精心修改首发,后被选入《江苏诗选》的。 

          在省级以上报刊编辑中,对常州诗坛情有独钟者,黄东成算是首推人物。1975年,文革被打倒的《雨花》重又复刊,时改回老刊名《江苏文艺》。当时常州工业搞得比较好,为配合宣传常州工业“八条龙”,黄东成专程到常州组稿,组织培训作者,办学习班(现谓“笔会”),通过当时市宣传部门,各个工厂推荐,首批参加学习班的有陈弼、周国平、管志怡、徐恺卿、陈克平、赵淑光、赵翼如、万忠群等,都是各厂的创作骨干。在黄东成的精心策划下,《江苏文艺》首次以诗歌专辑形式发表了他们反映常州工业建设为主题的一组诗歌,在全省反响很大。那时江苏的文艺园地,只有《新华日报》副刊和《江苏文艺》杂志,上上下下对这两块阵地相当关注。常州作者能在《江苏文艺》发表诗歌专辑,在常州文艺界算是盛事一桩。对于这组诗歌,从每一首诗的选材到构思,直至反复修改,黄东成倾注了很多心血。后来这批作者都成了黄东成的朋友,常州文坛的中坚力量,都是推动常州文艺创作的热心人。黄东成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在常州这堆干柴上燃起熊熊的烈焰。随后又涌现出新一茬有潜力的青年诗人,他们当中有张戬炜、黄瑞康、石花雨、沙滩、李寿生、黄智平、巢静安等。那时,常州诗歌作者创作热情相当高涨。 

          作为编者,黄东成和常州文坛的联系非常紧密。每年都多次来常州组织稿件,辅导创作,联系作者,扶植新秀。于是,邹国平、赵淑光、赵翼如、张戬炜、黄羊等人,在文坛崭露头角。常州钢铁厂邹国平的两首诗《加温》《一块钢》在《江苏文艺》发表以后,好评如潮。黄东成又约请评论家陆建华来常采访,撰写文艺评论提携新人。上世纪70年代末,常州工业发展战略有句名言叫“农字当头滚雪球”,继邹国平等人以后,石花雨、沙滩等人又成为《雨花》新秀。嗣后,冯光辉、谢雪梅、张晓娟、张方等青年诗人又脱颖而出。应该说,常州一大批诗人都是踩着《雨花》这块铺路石登上文坛的,是黄东成这位辛勤的园丁,催开了常州诗坛的满园春色。 

          黄东成不愧为一位有半个世纪编龄的资深编辑家,优秀的文学组织者。不只是常州,江苏甚至全国不少较有名气的老中青诗人,都得到过黄东成的提携,在他手中发表处女作。同时,他又是一名勤奋的诗人、散文家。在编辑工作之余,先后出版了诗集、随笔散文集《花魂吟》《香港多棱镜》《爱的琴弦》《黑风暴》《山魂》(长诗)、《黄东成抒情诗》《梳理的情绪》《意象的碎片》《绝顶之忧》等18种。创作高峰期,他几乎每日一诗,全国各地报刊上,都常见他的诗作。近年来,黄东成的创作由诗歌转向杂文随笔,且成果颇丰。他的杂文随笔的触角大至世界风云,小至邻里风尚,文风清新,见解独到,可读性强。这些年来,不少作家编辑都下海弄潮向钱看,把文学与文友看得一钱不值。然而,黄东成仍然死守文学阵地,依然不忘常州文坛。“常州常州,常来走走”,他还不时有作品惠赐《常州日报》、《常州晚报》的文艺副刊。 

          黄东成曾接受笔者采访,谈到乡土诗,他说:“写农村题材的固然应该可以认为是乡土诗,但乡土诗并不仅限于农村题材。一些土生土长在农村的诗人写的富有泥土气息和现代气息的其他题材的诗,也应是乡土诗。相反,一些新潮的先锋诗人,诗中尽管也出现诸如田野、高梁、镰刀、风车、麦浪、水牛、炊烟、季风等孤零的形象和意象,但整首诗无非只是杂乱无章、鸡零狗碎的意象的无序组合,毫无关联无法索解的词汇的胡乱拼凑,却不能认为是乡土诗。”后来,黄东成在其它场合和他的文章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意见,他对于乡土诗的精辟诠释,赢得了诗坛的普遍认同。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陈进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