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台湾诗人郑愁予与徐州作家交流

        2017年06月02日 09时56分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是台湾着名诗人郑愁予先生在大陆流传60余年的经典诗篇。5月27日-28日,郑愁予来到了徐州,与当地的文学界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学交流活动,生动地演绎了一曲“两岸一家,诗耀中华”之歌。

          系列文学交流活动包括报告会、对话会、座谈会等。郑愁予先生在江苏师范大学作了题为《汉字玄意的建筑》的学术报告。他以具有文明本意、思维能量、德行道场、美学哲理等特质的汉字为例,用诗歌串联,展示汉语独特魅力与玄妙无疆,体悟形象中的内涵,抽象中的实用,以及诗情画意和人文关怀,探索真善美的自然和谐之道。

          报告会后,郑愁予先生与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师生进行了文学交流与对话活动。当天晚上,还举行了两岸诗人座谈会。当地作家、诗人叶炜、了了村童、王建、田崇雪等20余人和郑愁予先生一起,探讨了两岸诗歌写作的历史与现状。

          这次文学交流并不限于两岸文学。作为第一位受邀参加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的华人 ,之后又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研读、获创意写作硕士学位的郑愁予先生,得知刚刚从美国爱荷华大学访学创意写作归来的我国新乡土写作代表作家叶炜博士也曾于2012年赴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时,高兴地谈起了中美两国在文学观念上的异同。他们都认为,一个作家也好,一个诗人也罢,都需要有一种国际性的视野,作家要扎根本土,更要走出国门,和世界上所有的作家诗人交朋友,以此涵养自己的文学眼光,共同谱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郑愁予先生,本名郑文韬,生于山东济南。曾任教于美国爱荷华大学、耶鲁大学等高校。其诗“综合古典与现代的美,熔铸中国与西方的真”“诗怀跌宕宛转、诗境空灵清华”,其中贯穿着两种气质神韵:豪放的"仁侠"精神以及曲折动人的婉约情韵,这两种气质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来源:现代快报)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江苏作家网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