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吉狄马加获雅尼茨基文学奖 获奖致辞:向河流致敬

        2017年06月23日 15时00分 

        悠悠运河,诗意连绵。6月22日晚,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闭幕式在杭州举行。着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和国际诗人代表,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朗诵运河主题的现代诗。在大会上,吉狄马加被宣布获得雅尼茨基文学奖,并举行了授奖仪式。吉狄马加则发表“向河流致敬,就是向诗歌致敬”的获奖致辞。

        雅尼茨基文学奖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创立于波兰。以16世纪波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代表人物,公认“最杰出的拉丁语诗人”克莱门斯·雅尼茨基的姓氏命名。

        在创立后的20多年里,波兰有许多重要的作家、诗人和艺术家都获得过此项奖励,近两年此项文学奖开始面向国际颁发。雅尼茨基文学奖给吉狄马加的授奖词这样评价他的诗歌,“他的诗既不追求复杂的隐喻,也不去诱惑那些热衷复杂语言的读者,它给出一种纯净的、叙述的诗歌类型,其惊人之处在于那些精确的警句,在于其表达心灵瞬间状态和神灵预兆的能力。……吉狄马加继承毕摩的传统,创作出能被中国和全世界广大读者所接受的现代诗歌。他的诗作被越来越多地译成外文,每一部译作均能在新的语言中得到完美的呈现。这归功于他的诗歌主题上的普世性和语言上的轻盈明快,归功于其近乎祷告和哀恸的声调,归功于其壮阔的颂歌和轻柔的抒情。”

        对于吉狄马加这位诗人,该奖项也给与高度的诗意评价,认为作为“最伟大的中国当代诗人之一”,吉狄马加是“一位守护记忆的人,他骄傲地站在一块岩石之上,俯瞰高山湖泊的水面,看着鹿、鹰和鱼儿渐渐熄灭的眼睛,道出纯真的真理,写出抒情的诗句,这些诗句拨动心弦,成为质朴生活的智性语境,即拥抱自然,伴随在故乡和宇宙深处进行的古老仪式。”

        在获奖致辞中,吉狄马加发挥他强大的诗意与哲思能力,深刻指出了诗歌与河流的内在联系,认为“向河流致敬,就是向诗歌致敬”,“正是因为诸位从不同的地方,甚至从十分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才让我们的相见和邂逅充满了某种不可预知的感觉,尤其是这条河流的影子通过阳光,被再次反射到我们眼里的时候,我们不能不相信人类的诗歌与河流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旺盛蓬勃的生命都来自于共同的自然和精神的源头,难怪在中国哲学中有“上善若水”的表述,其实诗歌和水所隐含的形而上的精神意蕴,就完全代表了人类至真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吉狄马加深情表达对河流、诗歌、哲学的敬意,“我们不能想象,在人类能够繁衍生息的任何一个地方,如果没有河流和洁净的水,人类的思想、哲学和诗歌还能在漫长的时间中被滋养和孕育吗?也正因为此,从某种意义而言,我们向河流致敬,其实就是向诗歌致敬,我们向水致敬,其实就是在向一切伟大哲学致敬。”

        在京杭大运河岸边荣获一个国际诗歌奖,具有国际诗歌视野的吉狄马加也提到诗歌对人类和平的重要推动作用,“今天我们大家从四面八方来到了这里,现在就置身于中国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京杭大运河的岸边,共同来见证这样一个对我而言十分重要的时刻,不知道为什么当看见身旁这条已经流淌了一千多年的河流,我突然想到了中国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其实,眼前的现实就已经不折不扣地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今天的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人类并没有消除核武器的威胁,同时不安全的其他因素也还在上升,如何进一步增进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仍然是我们今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诗人的神圣责任,我相信越是在一个需要包容、沟通和相互尊重的时代,诗歌的作用就将会越发显现出来,朋友们,难道不是吗?今天正是因为诗歌,我们才相聚到了这里,这就是诗歌不可被替代的作用。”华西都市报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江苏作家网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