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南京原创文学影视交流改编会在南京召开

        2015年12月29日 15时57分 

          12月24日下午,由南京市作家协会主办、南京市影视家协会协办的南京原创文学影视交流改编会在南京市文联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历届金陵文学奖获奖、历届签约、当下活跃的小说作家,影视公司代表有:江苏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洪涛,江苏中天龙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隆晓辉,幸福蓝海陈应岐工作室总经理陈应岐,南京大华影视总经理李冬昱,南京电视台影视投资公司总经理顾海兵,南京电视台影视剧部副主任林睿,南京新雩坊戏剧戏曲研究所理事长、雩剧坊制作人、南京新雩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萧雁,大泰影业副总裁王真峥。会议由南京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鲁敏主持,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陈炜,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俊,南京市文联副巡视员、市文艺创作中心副主任章世和,南京市影视家协会秘书长王维平参加会议。
          陈部长在会议的开始做了简短的致辞,他指出,这个交流会的初衷是为艺术家搭建一个有效的服务平台,希望能通过这种沙龙的形式,作家和影视公司能毫无保留的交换彼此的想法,探讨并促成南京原创文学与影视结缘。
          各影视公司也就需求、合作意向等方面与作家进行深入的交流。(发言摘要按先后顺序)
          洪涛:作为一个文化商人,能有这样的机会与各位艺术家交流,非常高兴。幸福蓝海集团是做电影电视剧的,从生产上讲,它需要大量原创的东西,来支撑、保证产量。我们今年播出的篇目包括以往很多篇目,没有平台的限制,70%是现实题材,20%是革命题材,10%是古装剧,比较多的是从策划到剧本,也有大量是由小说改编的。但由于公司出于投资回收的考虑,对各位作家比较新的作品接触较少,很多合作还没有开始。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以后能有更密切的合作。
          隆晓辉:今天的交流会给我们构建了一个产品和创作资源沟通及对接的桥梁。从一个简单的故事大纲,最后变成一个剧本,这个中间是万水千山,经常感到苦恼的是有很多原创作品并不是来自于小说改编,仅仅是一个故事,在这个剧本转化过程中,和一个比较成型的小说相比较而言,我们感觉到人物实际上是没有根基的,这种创作非常多。大家真正在市场上看到好的作品,有很多是来自于小说的改编,改编把一个小说这样文体的东西能够转化为影视,转化为电视剧需要一些改造,把一些特别是横向或者不关联的故事,形成一个几十集电视连续剧,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还需要一个技术上的重新处理。
          陈应岐:非常感谢南京市文联对这件事的组织,这种机会越多,南京作家的作品在全国推广的机会就越多,只不过我们受制于很多因素的限制,在创作或者制度过程中,与各位作家交流合作的还不够,我们希望第一时间通过你们的作品,通过我们的蚂蚁劳动传递给大众。
          王真峥:在我的理解里作家和编剧其实是两个行业。作家偏重个人表达,编剧要考虑到市场和整个产业的需求。我今天想说的是作为编剧行业的两个趋势:一是作品给谁看的问题。不同的受众对不同的情节,反应是完全不一样的。二是要改变传统的单线叙事的写作方式。
          萧雁:我现在做的是主要是小众的市场,我们会选择做一些原创的小剧场,比较偏艺术性的一些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与各位作家对接可能会相对容易一些。我们会成系列的推出一些南京籍作家,适合做成小剧场戏剧的系列的作品。
          顾海兵:我们现在的运作模式跟原来有点不一样,今年开始用一种私募基金的方式来做电视剧。基金这种形式,有两个好处:一是资金相对比较充沛;二是决策机制可以相对灵活。
          林睿:很高兴文联能组织这样一次活动。我有一个建议,我们可以通过这次机会,建议一个网络平台,建立一个微信圈,这样未来有一些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推荐,对作家和影视公司都是非常好的。
          参加此次交流会的作家及他们带来的作品有(作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捷  《亢奋》、《如花如玉》、《现代诱惑症》
          邓海南 《漂泊的湖》
          余一鸣《江入大荒流》、《放下》、《风雨送春归》
          张铠  《少年幻兽师》、《守梦者》、《猴王梦》
          李敬宇《把官司打到底》、《卑亢》、《君子协定》
          李樯  《恐婚男女》、《非爱不可》
          周伟  《谁扮红娘》、《大马一丈高》
          赵菱  《厨房帝国》、《少年周小舟的月亮》、《如果星星开满树》
          赵锐  《魏特琳:忧郁的1937》、《不和妈妈说再见》
          高低  《安静的面纱》、《风云再起》、《借势》
          曹寇  《塘村概略》、《金链汉子之歌》、《新死》
          黄梵  《第十一诫》、《等待青春消失》、《浮色》、《玻璃的刺痛》
          雪静  《旗袍》、《红肚兜》
          章红  《小猪和圆妈》、《放慢脚步去长大》及升级版《杨等等的顽皮时光》
          韩青辰《每天都在失去你》、《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小证人》
          储福金《黑白》、《白之篇》
          鲁敏  《六人晚餐》、《此情无法投递》、《荷尔蒙夜谈》(南京市作协)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江苏作家网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