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李洁冰专访:探寻根植于民族基因的生命张力

        2015年01月22日 12时21分 

         

          记者:中篇小说《魑魅之舞》是以“我”对主人公小姉的追寻为线索,展示了一位美丽村姑变巫婆的命运流变,许多有过有乡村阅历的人,都能从中找到熟悉的场景对应,可以介绍一下创作过程吗?小姉是否有真实的原型? 

          李洁冰:好的。2010年,我从鲁迅文学院进修回来后,偶尔得知一位童年记忆里的邻家女做了巫婆,当时产生了很深的好奇心和久违的创作冲动。小说的主旨是写一位在无神论熏陶下长大的莒子国后裔,在现代社会濒临迷失的边缘,试图沿着苏北乡村女巫的羽化轨迹,重新找回远祖孑遗的生命元气,捋清现代人丢失已久的精神脉系;寻找途中,随着追寻与幻灭的交互推进,向人们缓缓打开了一幅承载着忧戚悲欢的世相图谱,最终却在无解之中,将一切留给读者思考。小说在创作手法上,应属于寻根系列的一种,它是我当时在各种新的创作理念、手法和思考交错并行的情况下完成的。 

          记者:《魑魅之舞》展现了社会最底层人群的精神困境,也显示了整个社会普遍性的精神空白与信仰缺失,在小说里,弱势群体似乎总是命运多舛,很难看到生活的希望和亮色,这是为什么呢? 

          李洁冰: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有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冬;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下地狱。”今天,拜金驱动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让人类的各种欲望瞬间喷发,变得越来越无法操控。处在这样一个万花筒般的世界,每个人都发现自己被一列狂奔的火车拖拽着,紧张,焦虑、诸多心理疾患由此而生。作家只是以文学创作为载体,具象化地解读了这种精神困境。所谓看不到希望,其实只是生活的表象,主人公小姉在九死一生后,她的内心依然是向善的,以人性的本能去完成灵魂的自我救赎。细心的读者亦不难发现,作家传递的其实是人类在生存困境面前那种百折不回的坚韧,还有根植在民族基因里的生命张力。 

          记者:你的语言风格绵密细致、大气空灵,同时又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作品人物职业涵盖多个种门类,对于在机关工作的国家公务员来说,你是如何处理好创作与工作关系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自哪里? 

          李洁冰:在积累了百万字的创作成果后,如何寻求突破成为一直困扰我的瓶颈。《魑魅之舞》在手法和语言上进行了有意的探索。正如专家点评,它运用“民俗地域氛围的个性化人物语言,带有文明反省意味的小说叙述语言,历史、人性的拷问,追索式的复式叙事”;《北师大评刊》亦作过类似的评价,“乡村俚语与现代元素犬牙交错,一边撕咬着,一边凝固成一座混搭的现代雕像……”现在看来,这种尝试比起早期的写作,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但我认为,如果还想往前走,绕不过这段路。 

          另外在很大程度上,谋生和精神追求是并行不悖的。在我们国家,职业作家其实只占很小的比例,大多数人都有着各种不同的生存方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写作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谈到创作灵感,它更多源自一个人对生存场域各类人和事的敏锐观察、思考以及多年生活的沉淀,累积到某种节点上,会有所触发。同时,持有一份不为世俗同化的天真和悲悯之心,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应具有的基本特质。 

          记者:当下,全省文艺界正在开展“扎根人民,深入生活”主题实践活动,你末来有哪些新的创作计划呢? 

          李洁冰:说来惭愧,手头有一部长篇小说。酝酿好几年了,中间也陆续做过一些人物勾勒,包括实地巡访。由于单位事务多,就耽搁下来。这部小说主要是写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苏北乡村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沧桑流变。跟这次实践活动的主旨应该是相通的,如能在创作的同时,借助于内外因素的催生,让这部书早日面世,将会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记者:2012年,你的长篇小说连获公安部“金盾文学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今年又将“紫金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收入囊中,这是否意味着,经过这么多年的写作坚守,已到收获的季节了? 

          李洁冰:是吗?写作跟农民伺候庄稼不一样,农民付出瓜豆耕耘之苦,秋天必有收成。作家由于特殊的创作规律,苦心经营的作品往往毫无声息,有时反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文学是作家一生的事业,获奖只是对写作阶段性的认可,仅此而已。当然能获奖毕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比如今年在接到首届“朔方文学奖”的通知时,我曾说过,这是路途上的一缕阳光。特别是宁夏之行,不啻于给自己的灵魂洗了一次澡,让我重新找回跋涉的神圣感和意义。 

          记者: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写作,你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作为一位思考和风格 

          都相应成熟的作家,今后创作的重点会放在什么地方? 

          李洁冰:一切顺其自然,就好。在我的作品里曾多次出现一个叫北乡的地方,那是我母亲的生命出发地。我写作上的秉赋,更多源自早年跟随母亲生活的乡村记忆,还有父辈传统经典文化的浸洇,举凡被业界和读者认可的作品,都与上述元素有关。北乡是我创作的精神图腾,正如拉美作家胡安.鲁尔福所言,在田园风光的表象背后,又有着残酷的另一面,它既是诗意的,也是贫穷与晦暗的……置身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北乡父老乡亲的悲欢与歌哭,无不牵动着我的触觉神经。在今后创作的书稿里,关于它的解读,才刚刚开始。 

          ——文化周刊/王艳 

          【作家简介】李洁冰,江苏赣榆人。中国作协会员,连云港市作协副主席,《连云港税务》副主编。一九九八年开始创作,已发表并出版作品100余万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青花灿烂》、《刑警马车》、中短篇小说集《乡村戏子》、《魑魅之舞》等,作品曾多次被《新华文摘》、《作家文摘》、《小说选刊》转载,并获公安部第十一届“金盾文学奖”、江苏省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紫金山文学奖”、首届“朔方文学奖”;连云港市第六/七届“五个一工程奖”、首届“花果山文学奖”等奖项。

        文章来源:文化周刊/王艳 责任编辑:江苏作家网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