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来参加王忆新书《冬日焰火》的别致新颖背景特殊的发布会。说别致新颖,是现场几乎无人,大家在网上交流分享,所谓云课堂,这大概也要成为新常态,就如同我们要习惯戴口罩一样;说背景特殊,是因为疫情肆虐,虽然中国大陆,疫情总体稳定,但还是不敢松懈,不能麻痹,不能厌战,不能松劲,不能侥幸。但生活总要继续,人生还要歌唱,社会之河不能停止流淌。在这样的时候,我们来谈论分享王忆的《冬日焰火》,就有了别样的意义。
王忆这个名字,我早就知道,也每每心生敬意。看了范小青大姐的序言,对王忆更增添了几分了解,但细读她的这一首部长篇小说,还是对这样的一位年轻新锐,这样的一位文字同行,这样的一位文坛新秀,由衷地生发钦佩之情。我也看了一些媒体报道,恕我直言,偶尔会产生一种困惑或者迷惑:为何要经常提及王忆身体上的某些元素呢?为何不就文本本身进行深入解读认真评说呢?为何要老生常谈陈词滥调反复重复一些令人厌烦的话题呢?余秀华的诗歌,就当今诗坛而言,说她巾帼不让须眉,过分吗?所谓成人小说,王安忆的文本、迟子建的文本、铁凝的文本、蒋韵的文本,当然还有宗璞、凌力、霍达等人,这些女性写作者与男人同行比肩,又逊色在哪里呢?
实际上,自新文学发轫以来,丁玲,萧红,张爱玲,让多少同辈或后辈同行黯然失色啊,更遑论海外的乔治·桑、阿伦特、杜拉斯了,还有当今的门罗、多丽丝·莱辛,与南京有着密切关联的赛珍珠,等等等等,不胜枚举。置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们来谈论王忆,不是说她已经达到了这样的令人炫目的高度,取得了这样的丰盛灿烂的文学成就,但我们可以说,就《冬日焰火》这一文本而言,她出手不凡,感觉细腻,叙述有序,敏感多思,文字流畅,已经展露出她在文学赛场上的勃勃雄心。
《冬日焰火》带有自传性质,但是它超越了个体经验,展示了相当自信的文学功力。整部小说,写出了一个小女孩来到这个人世间的十年生命旅程人生体验,而这样的体验与经历,不是博人眼球的哭哭啼啼,不是缺乏真诚的一味讴歌,不是一己悲欢的缠绵悱恻,它写到了期待与绝望,希翼与波折,写到了大家庭的亲情浓烈,但也写到了世态炎凉,人性幽微,它还展示了一个大家庭面对人生中的重重打击后的节哀顺变,达观昂扬。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不少所谓打着儿童文学幌子的伪抒情伪浪漫伪崇高,而处处散发出一种本真的力量,质朴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说王忆感觉细腻,视野开阔,是讲她已经脱离了肤浅的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肤浅直白,她已经有了洞察世事沧桑察勘人性复杂的文体自觉,即使是自己所在的大家庭,又何尝仅仅是杯水风波一地鸡毛呢?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固然是一种很令人神往的境界,但面对不幸与灾难,如何面对,怎样选择,可不是一言以蔽之的如此简单。没有人说《红楼梦》仅仅局限于家庭琐事儿女情长,因为它写出了人间小天地,社会大观园。《冬日焰火》从小冬出生,到四处求医,乃至后来的康复治疗,生活日常,真是如针脚一样绵密繁复,小说都一一表现了出来,舒缓有致,引人入胜。
说王忆叙述有序,文字流畅,是说她深谙小说章法,不发空洞议论,通过细节、故事来展开情节,推动小说摇曳生姿,跌宕起伏。父母绝望之时的公园散心湖中游船,真是令人伤心欲碎。凡为人父母,读到此处,真是感同身受。京城求医,钱物被盗,幸亏母亲心细,“鸡蛋没有放在一个篮子里”,颇有柳暗花明绝处逢生,给人以难得安慰。面对苦难,没有沉沁其中,不能自拔,而是擦干眼泪,勇于面对,在面对残缺生命的葳蕤蓬勃中,分享艰难中,彼此成长,你我慰藉,相互砥砺,成就一段生命传奇。
《白日焰火》是一部很有名的电影,有人说剧本是刁亦男原创,有点白野圭吾的意味。但王忆的《冬日焰火》为她自己所独有,她写出了一个残缺生命在滚滚红尘中的十年艰辛,一个顽强而坚韧的生命火焰的炽热燃烧,十年风雨不寻常,但不管白雪皑皑,朔风凛冽,生命的火焰,却坦然面对,熊熊燃烧,照亮自己,也温暖人间。由衷恳切地向王忆致敬,向王忆的家人致敬,也期待王忆有更为精彩的文本,次第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