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中见真情 平淡中见智慧
——评陈亚林散文集《沿河拾蚌》
十品
阿拉伯有一个谚语说“人类畏惧时间,而时间畏惧金字塔”,因为金字塔可以见证人类的历史和曾经的过去。我们是一个很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的民族传统也印证我们的民族性格。几千年来,凡是过往的历史,我们的史籍典章;故事传说;话本小说;戏剧舞台等等,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加以叙述和演绎。因此,“曾经的过去”很可能就会出现在我们的当下,而当下的事件或许就会是未来的历史。
读陈亚林的散文集《沿河拾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年12月版)我是从她的第四辑“蹉跎岁月”的文章开始的,这一辑中写的都是她的“知识青年”插队岁月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不远的过去,四十年前的往事在记忆中还是那么新鲜,那么逼真而有趣。那可是特殊年代的特殊事件,城里的学生大都正是初高中阶段,在领袖的挥手号召下,集体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知青”在那个时代是个独特的存在,而经历过那个时代的“知青”们无不是快速生长,成为“苦难辉煌”参与者和见证者。从当年“知青”队伍中走出来的我国各领域的人才和名人正在影响着中国当代的走向。国家领导人中就有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等。文学艺术家就更是数不胜数。作为老“知青”的王佑贵写一首歌叫《我们这一辈》,唱得我是泪流满面。感慨之余,“知青”岁月的印痕已经深深地前进我们的骨头中了。
作为一位有着多年写作经历的人,陈亚林的散文是有着他自己的思考的。许多文章看似琐碎和清淡,其骨子里却透着真诚和热爱,以下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沿河拾蚌》的艺术性和特点,
一、苦中乐与青春祭
陈亚林的知青生活伴随着她的青春年华,走过了一段常人没有走过的岁月,当她用笔记下那些日日夜夜的时候,一定交织着五味杂陈和深深的眷恋。因为青春的短暂和绽放只在那些懵懂与未知时候;因为奉献的匆匆与留住的空空都使一代人付出了成长与成熟的代价。陈亚林记载的知青生活是很细很日常的,从这些标题上我们就看到了那些知青们在插队的日子里,与农村生产劳动紧密地连在一起。如《拔草》《剥玉米》《打场》《上河工》《打玉米叶》《种菜》《烤山芋》《拔秧》等,还有《乡村看电影》《抗震的日子里》《春节写对联》《寒露时节》《煤油灯的故事》等中我们看到了知青们的苦中有乐,苦中寻乐,一群天真的青春年华的年轻人是那么的热情可爱。理想和现实有时并不浪漫,相反还相当的残酷。但也是锻炼和造就一代人品格和智慧的熔炉。陈亚林写到:“日子过得好快,转眼间已是寒露,冷热交替的季节也开始了。插队农村时候,这个时节正是秋收、秋种大忙季节,芝麻、稻子都是在这时登场的。我记得芝麻和绿豆,都不能等到十分成熟时候再收,而要提前收割,太成熟了豆荚会在地里就炸开,果实也会散落在田里,芝麻趁着秆子还没有泛黄时,就要割下来运到场上,一簇一簇竖立在那里,等晒了几个太阳,才能把芝麻靠人工敲下来,绿豆也是如此。很有意思,现在想起来,对待农作物的习性,农民其实很聪明,他们靠着自己的经验和前人的流传,均能无师自通。”(《寒露时节》)是的,知青的生活场景就是这个样子的,而每一个知青也都是在这样的现实中度过自己的热血青春。
知青年代虽然离我们一天一天的遥远了,但那是深深嵌入中国人记忆的事件。我也曾是一个回乡知青,从我的见证和一些资料表明那个时代真一个了不起的时代。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代,大都是新中国创立后的第一代儿女,他们成长过程中大都受到英雄主义的熏陶,既造就了“文革”时期的盲从冲动,也成就了他们肩负的历史责任感。在逆境和曲折当中,在不公平和磨难当中,约有一千七百万知青中的多数人用青春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奉献。他们在荒原戈壁、热带雨林、农村边疆,在苦难中铸就辉煌,他们屯垦拓荒,辛勤耕作,修桥筑路,教书育人,传播知识,推广农业科技、传播农机知识、抢险救灾,医疗济困,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曾经造福一方。对于知青的各种表述还是很多的,每一个知青、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故事都会有不同,陈亚林的知青生活就有着她的特征,也是她的切身感受。她的知青生活让她获得了成长和成熟:“当时我就想不明白:每年挖河,这些河水,最后到底是流向何方?怎么总也挖不完呢。但不管怎样,有了扒河的经历,在以后的人生中,什么样的苦也难不倒当过知青的人!”(《上河工》)那一代的知青们都是这么想的。
二、一地鸡毛与一路珍珠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生活什么样子的呢?生活自从存在的那天起就一直没离开过繁琐和庸俗,并持久地与我们每一天息息相关。正如刘震云说的那样,生活就是“一地鸡毛”, 日常琐事,鸡毛蒜皮,无所作为,平庸卑下,纠缠不清。但生活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在于作家的表达,从这“一地鸡毛”中发现美,发现价值。陈亚林的《沿河拾蚌》中就有许多篇目是描述普通市民的平凡生活的,并且从中琐碎叙述发现有价值的“河蚌珍珠”。如《贴心小棉袄》《喜迎‘马铃薯’》《小荣姐姐》《暖心小事》《小外孙的最爱》《咸菜情结》《童年爆米花》《自己动手腌鸭蛋》。显然,作为细心的女人,更多的是在乎平凡而日常的生活,她们希望这些生活有滋有味,她们渴望从艰难的生活中获得幸福感。因此,她们专注于生活的细节时,趣味与快乐就油然而生了:“现在的日子,幸福的像花儿一样。早餐的选择余地太多了,人们追求的是色、香、味俱全,营养成分更趋于全面合理的早餐,谁也不会因为吃了一碗阳春面而欢呼雀跃。有时我还会常常自己动手制作阳春面,也学饭店师傅把面条挑成梳子形状,以了对阳春面的相思情结,尽管在阳春面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还增添了不少食材,但无论如何也吃不出小时候的那个魂牵梦绕的味道,恐怕阳春面的精髓部分,都融在那汤里面”(《舌尖美味阳春面》)。从饮食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曾被或略的东西,但是认真了,品味了,感受了。那就是不可多得美感享受:“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我吃过超市里的速冻汤圆、南瓜馅、蛋黄馅、鲜肉馅等各种好吃的汤圆,花式品种应有尽有,但那些汤圆,再也是吃不出童年母亲做的汤圆的那种味道”(《母亲的汤圆》)。
生活碎片有可能是现实与理想中最近的方式。我们在陈亚林的众多的生活碎片式的叙述中看到希望、看到勇气、看到对过往的生活的依依眷恋。他在一篇《自行车的故事》中这样告诉我们:“那时候并不是每家都有自行车。没有车的人家,在需要用的时候,就去借别人家的,那年月,有辆好的自行车,若是‘凤凰’‘飞鸽’或是‘永久’这些名牌,车主会有那么点小小的荣耀感觉。多数人都喜欢买加重自行车,可以驮货物,也可以载人。我单位有个男同事,技高人胆大,一家四口一车多用,大人上班、俩孩子上幼儿园,前面车杠上坐个大的,后面老婆怀里抱着小的,车篓子里放着两大饭盒”。自行车是那时候的时代印迹,我们走过那个时代,曾经目睹过中国人对自行车的依赖和荣耀,甚至是一点点的骄傲和炫耀。最后作者语句十分自信地写道:“不管时代如何进步,不管将来高铁的速度又会提升到多少,我仍对自行车情有独钟,既低碳出行,又方便快捷,除却堵车的烦恼,现在的我们可是今非昔比了,可是拥有三辆自行车的大土豪呢,还有共享单车做后备,偶尔有聚会,别人问我咋来的?我都会自豪地回答:开自行车来的!只要自行车不消失,我还会坚持开着自行车满街跑,还是会怀念过去骑自行车的岁月。因为,那时的两个轮子承载了许多的儿时美好,许多的幸福回忆,还有许多不再会重来的青春和感动。”这就不是一般的表态了。她那是生活的“一地鸡毛”中做一个清醒的人,不为潮流所动,不畏时人左右,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坚持沙里淘金,一路拾蚌,从一些表象中发现“美”,从琐碎凌乱的生活碎片中寻找用语言表述的那份真情和珍珠。
三、真情中的智慧与智慧中的真情
在陈亚林的作品集《沿河拾蚌》中,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她的流露出真情的文字,也看到她充满智慧的思考,充满正能量个人行为。《淮安有大爱》中为救一位外地的白血病患者,她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救助活动,并通过媒体的呼吁和传播,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救助。这件事本身来说就是值得点赞的,何况她又是参与者和倡导者呢。根据资料显示,陈亚林在登报、募捐、开导患者家人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工作。因此在这篇文章中详细地记录了过程,并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朴实无华的检点语句,饱含了人生的哲理,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尽自己绵薄之力帮助别人,也就在关爱他人之中得到快乐。别人对你有感激之情,那是爱的回馈与感恩心灵的表达,别人得到你的温暖同时,也在温暖着自己,也许这就是当今社会所要提倡的和谐之美。”我感受到了她那真情中的思考,完全建立在个人品质上的典型表现。《烛光里的父亲》中把沉默、坚强、为人淳朴、表情严肃的父亲形象,推到我们面前,她的字里行间透着对父亲的爱和尊敬。我们从中看到了不仅仅是她的父亲,似乎也包含了我们自己父亲的影子。“烛光里那专注的神情,如山的父爱,也刻骨铭心的留在我温暖的记忆里。深沉的父爱,需要放在我的心中,用一生来品味。父爱如山,大爱无言,父亲一直以他疼儿不给儿知道和他特有沉静的方式,来爱他所深爱的孩子们。”陈亚林从小就在运河边上长大,看着里运河上的水门桥和两岸的变迁,在《水门桥》中我们看到了乱中有序,层次不同的叙述,将一座桥的静态与动态如画一般地呈献在我们的眼前。如:“桥南桥北巷陌四通八达,我们上下学无论从哪个巷子进去,都能闭着眼睛从那铺满青石板、麻条石、又带着百年沧桑的另一个小巷里走出来。水门桥南的下坡路坡陡路窄,没有人行道,是车马行人混行的。常见有拉板车的人,要把车把竖起来,车屁股贴着地,人车一起沿着下坡路‘直刺’!上坡呢,自然是非常吃力,小时候见到拉平板车的人整个身体向前倾,艰难、费力地上坡时,当时是小学生的我们,常常会学雷锋帮忙做好事推一把。”“桥下风景纷繁多彩,桥面上也不乏精彩有趣的回忆。桥面上的水泥栏杆,常有顽皮的小孩没事就趴在栏杆上往下看,顺便把每一段栏杆都用小手拍个遍。水门桥面上两边高出桥面尺把的样子,那是专走行人的。桥面两边的路面上分别有几个小碗口大的洞,我们这些孩子,总会好奇地蹲在小洞旁边,从洞里观看桥下南来北往的船队帆影,看的时间久了,头会有点发晕,就感觉不是船在动,而是桥在动,小孩眼中的那种感觉很奇妙。”难道你不觉得这篇文字里是多么生动地展开了一座桥的水墨画吗?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和智慧是所有常态中的“伴生品”,需要有发现和提炼,更需要有意识地寻找、体会和感受。在陈亚林的许多文字中读来似乎平淡,有些却也随意和不够精彩,但是,闪光点恰恰就会出现在这些平凡而直白的文字中。根据我的阅读经验也是希望从平淡中看到闪光,让你获得意外的惊喜。比如《每个人都是一座山》中被逼出来的个人能量是怎样在新的岗位上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幸福就在不远处》中的鸟语人话;鸟与人性;鸟于世界,快乐中的不和谐的画面还有多少。《窗外》中的一天风景和人生的四时变化:窗外的景物在向后滑行,而我的心和神却在向前延伸。《人生的围城几丈高》中不同年龄对婚姻的理解不同,而不同的理解正是需要成长的代价。平凡,朴素,真诚,坦率,热爱,简约,亲和,明亮。陈亚林的散文作品留给我的印象还不止这些,她在用她自己的方式向着目标靠近,她的努力有目共睹。她曾说道:“我很欣赏不知从哪本书上看过的一句话:爱是心灵溢香的唯一妙方。是啊!只要拥有了爱,人就可以拥有快乐的人生。人生苦短,免不了磕磕绊绊,但只要有爱就足够了。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爱可以等待?我们一路走来,需要忘记所有的不快,但要永远记住的,这就是爱。爱情、友情、亲情,爱的故事。让爱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爱在心里》)。
《沿河拾蚌》就是沿运河捡拾河蚌,河蚌里有珍珠,有真理,还有真情和爱。陈亚林依然不放弃自己,留下的文字就是一个证明。套用她自己的话说:什么样的苦也难不倒当过知青的人。
2019-10-21(古盐河边)
感受生活的温度和浓度
——评荣根妹散文集《不待风吹》
十品
我们心目中的优秀作品都是从形式到内容给我们以无限的提升和遐想的,散文尤其是这样,虽有“文无定法”和“神散形不散”之说,但读之有味,阅之入心,听之神往是我们每每渴望而又欲及的。比如读到沈从文,那湘西的青山绿水,风土人情就赫然流进了心田;读到杨朔,那“雪浪花”“荔枝蜜”“樱花雨”如诗如画,浸心入脾,美不胜收;读到汪曾祺就出现了里下河的水乡风貌,连口语都是那么纯粹,扎实,浑然的入情入理,身临其境一般。多年以前曾读梭罗的《瓦尔登湖》,开始的时候读不下去,语言沉长啰嗦,事件单调重复,没有一丝阅读的愉快。后来我坚持往下读,当我读过一半以后才渐渐改变看法,直到读完,我才感悟到作者梭罗有着另一种情怀,并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重塑自我的人格与心态。这是作者在用另一种方式带给我们和这个世界的精神传递,是散文是生活更是一种态度。是我们用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感受。什科洛夫斯基在他的名着《散文理论》中就明言:“散文——这是通向不可能的世界的诚实道路”。
荣根妹的散文集《不待风吹》(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年12月版)带着一股清新的风来到我们面前,并且通过她的文字,让我们走进她的世界,聆听她的独白,感受它的温度和浓度。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她的散文作品。
一是关注人生与命运,拷问生命的意义。
每个人只要来到这个世上,就会与他的命运有关。富贵也好,贫穷也好,或是惊天动地地过一生,或者庸庸碌碌也一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认命吧。因为,一个人总有一个命运与之相符,而每个人又是都不相同不重复的,这就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命运带来无限的遐想、猜测、预言和判断,甚至算命也是一门文化学科。我们相信命运是有其规律和可以判断的,我们也相信文学和艺术是可以记录描述命运的过程,阐述现象中的痕迹或成为一种提示标识。有许多文学大师们在这方面具有很深的探讨的研究,比如鲁迅比如茅盾可都是探究命运的大师,他们超越个人,直达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荣根妹有一篇散文名曰《胎记》,是写“我”的生长与这个家庭的种种关系,与父亲的,与母亲的,与姐姐的,还有与弟弟的,在这些亲密又矛盾的关系中长大的人,都会带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命运感,仿佛落在心灵上的胎记。并写道:“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许多年后,我们长成为某一个人,如同树苗长成颗树。失意时,我们不禁回溯,回溯尚是一颗树苗,甚至还是一粒种子的时候,土壤的贫瘠或是肥沃,日光的爆裂或是和煦,雨水的恣肆或是温和,这些都决定了一粒种子的生长走向和生命质地,这些都融入生命成长的月月年年,以致最终由内而外显现在身体的某个隐秘处,成为一种标签般的存在”。那么这种宿命是否可以跳出,又是否可以化解于无形呢?作者始终在寻找答案。这已足够证明作者的思考和设问都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的,对现实他从不虚拟,也从不敷衍。在《那些不是你的》中说:“一切生命皆平等,一切关系也从不隶属,只是一种遇见和陪伴。孩子之于母亲,如同种芽在日光雨露下恰如其分的打开自己,如果阳光对禾苗说,你是我的,我给予了你一切,那无疑是对天地大道的一种鄙夷和折损”。我们对人生对生命的认识一直来源于间接,一旦觉醒过来,其认知就不是一个自我,而是一种态度。
荣根妹的散文常常以她淳朴的笔触描述周边人的生活和生存,他们的愉悦和愁苦在他的笔下就会是急风暴雨,雨后天晴,留下一串耐人寻味的文字。比如《大姨》中写道:“她没有文化,也无所谓的事业成就,她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滴水,对洋洋大海毫无意义,但对它近旁的那些水滴,对这样的一颗颗水滴凝聚而成的水浪却有意义。他们相互触碰,融合,亲密的荡漾着,他们记得彼此曾经的存在,曾经的体温,曾经的气味,那些相互碰撞产生的纷纷扰扰,然后带着对彼此的记忆各奔东西。我和大姨,就像这样的两滴水,大姨已涸干而去,留下我,带着大姨那些融入血液中的印记”。再比如《你是令人深深惋惜的一个人》中写道:“我站了很久,没有进去。你在的时候,都未曾靠近,如今,你已经走了,去与不去,都在做与活人看。‘生者寄世,死者归也。’也许,茫茫一生,我们都在了了生死中。得失死生,也只是自然现象而已,看通了这个自然生命的规律,方是多知之人。如此,我愿意保留对你的朋友之谊,在心中,为你太早离去的生命惋惜并平之定之,毕竟,‘由来才命两项妨’”。在荣根妹的作品中我们除了看到她对待人生她和命运的清醒与理智,更多的还是感受她精神境界的豁达与阳光。
二是从现实中感受身边生活的真情实感和无限力量。
在荣根妹的许多散文文本中,我们注意到他常常写自己身边的人,从熟悉任何事说开去,于是,她文笔下的人也好,事也好都是那么逼真和鲜活。在《表里婚姻》中写道:“王姐待人诚恳谦和,外冷内热,对人对事都是淡然处之,心里却很为别人着想的。朋友乔迁,邀我们去家里吃饭。王姐坐公交竟然坐反了,我们等得饥肠辘辘时王姐打来电话说到楼下了,可久久等不来敲门声,打电话过去询问,原来王姐到了朋友原来家楼下,真让我们哭笑不得。于是有人说王大姐头脑轴,有人说她呆板,有人说她跟不上形势,正在我们说的热火朝天之际,王姐扛了个特大号漏勺进来了,像猪八戒扛了个大钉耙。王姐气喘吁吁的将漏勺递向我说,给你的。原来是有一次王姐来我家包饺子,饺子要上桌时,我家没有装饺子的漏勺。王姐却记住了,这次便替我带了来。”这段描述,活灵活现,人物的言行呼之欲出,仿若就在现场。这里除了是感受作者的文字功夫非常了得外,更重要的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能力非常出色。短短的一席描述,道出了“王姐”的为人处世方式、言行一致的承诺和她外冷内热性格特征。我之所以选这段文字,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这就是作者是个对生活有着细腻感受、细致观察、细心体验的人。这不仅说明了作者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更是个理解和关心自己身边的人。
有一种体验是自己切身感受的,但在普遍意义上有可能是某种特殊的经历,那么表现在文字上就会显得那么突出和惊艳。荣根妹的《血桃花》中对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有着深情而直观的描述:“疼痛集中在腰部,从里到外,由外及里,还绕着圈,一圈又一圈,无休无止,你在出汗,一层又一层,渗出来,流下来,循环往复。你不知道还要等待多长时间,你困极了,你要求剖腹。医生笑说,疼也疼了,再来一刀,你傻啊,快了……”。当新生命降生了以后,又感慨道:“原来,原来的生活还在,疼痛也还会在。人生在世,此身就要承受多少的苦痛,男女皆如此,而且无论如何健康的人,也都会有疾病的疼痛。女人的疼痛更是与生俱来,也更变本加厉,一生都要承受,如同命运。那么,当机会到来,为何不能从这饱尝疼痛的肉身挤出一些快乐,以消解所受的那些疼痛,终其一生,我们也只是在疼痛的间隙,或者说,趁着疼痛歇息时,抓紧做些愉情悦性之事”。这些感受,非切身是无法说出的。有生活的体验才会对生活的有深刻的理解。当然,还有许多。如:“推开病房的门,白色棉被下娟姐侧躺着的高耸后背。我叫了声娟姐。娟姐扭头,泪汪汪望着我。我一把抱住瘦弱得只剩一把骨头的娟姐。这是几十年来第一次拥抱娟姐,娟姐却病弱得伸不出手拥抱我。我要给娟姐一个最最漫长的拥抱,把过去几十年欠娟姐的拥抱全部补回来”。(《漫长的拥抱》)这段白描般的文字读下来,鼻子一酸,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再如:“深呼,深吸。呼出体内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生命需要这般酣畅淋漓的吐故纳新,这是一种超越,自我的超越。这一切,需要一个执拗的姿势,执拗的面对疼痛,筋脉拉伸时的那些疼痛,新鲜、饱满、尖利、深刻,亦如生活之手无情翻转间,倒下一大片,伤痕累累,失意怅惘。瑜伽十年,十年习练。……一呼一吸声,拉长筋脉声,骨骼咯吱声,如春日惊蛰,激活板结的身体,让骨骼与骨骼,血肉与血肉间一片融合,满目汗水中,决意将生活好好进行下去”。(《从我执到我爱》)为了真实的生活,感受与生活有关的一切都会是一种乐趣,都会是一种有意义的延伸。哪怕是简单的健身运动都会被情感和趣味包围着,因而还会被无限放大。
三是追求语言的艺术境界,追求审美的普遍价值。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文学作品所承载内容、形式、结构、技巧和审美等元素,又是超越时空而独享的存在。每一位有理想、想作为的作家都会通过文字留下一点值得留下的东西,而不仅仅是记载自己的感念。这时我们就会将一个作家的名字与他的作品紧紧连在一起。比如说提到鲁迅就会想到他那辛辣尖刻如投枪匕首的杂文;提到赵树理就会想到他那乡土味极浓的山药蛋派小说;提到孙犁就会想到他那充满浪漫主义富有诗情画意的荷花淀派小说和散文。他们之说以具有这样的影响力,除了时代赋予的必然性以外,他们的作品文本才是存在的根本,而他们的作品无论从语言上还是风格上都是那么的有特点有个性有风格,那么的与众不同并成为一面旗帜。在读《不待风吹》的时候,我常常会伫立于其中的语言表达上面,因此我相信荣根妹的语言是有着自身特点的,我想从两个方面分析探讨:
一是语言描述有着出色的画面感、流动感、现场感。我们知道散文再宽泛的原则下有着非常严谨描述功能的,或者亲历,或者间接经验,都可以将描述的人和事件生动的表达在文字上。在荣根妹的散文中语言描述非常用功,达到的效果就会使文章出彩,印象深刻。先看看她的一段描述:“一身灰蓝色中山装,一个破公文包,一辆叮当作响的自行车,你出发了,像个朝圣者,一个求取百姓文化真经的圣徒。你走村串户发掘戏曲人才,你到处争取演出经费,你殚精竭虑创作剧本、排演节目。许多个晚上,望向你回来的方向我心神不定。路灯昏黄,大雪漫天,迷迷蒙蒙真像一场梦,心中恍恍惚惚掠过‘等不到了等不到了’,而当漫天飞雪中传来‘咣当咣当’的车声时,我的泪都下来了。”(《文化站长》)这里是写他的父亲——一个乡村最基层的文化站长形象。穿着“灰蓝色中山装”,拿着“破公文包”,骑着“叮当作响的自行车”,白描式语言很轻松的勾勒出一个文化站长的风尘仆仆的形象。没有完,继续道:“一个求取百姓文化真经的圣徒。你走村串户发掘戏曲人才,你到处争取演出经费,你殚精竭虑创作剧本、排演节目。”乡村文化站长的工作就这么些,却是最难最啰嗦的事,在这里的描述却是准确和典型。在许多个晚上等父亲回家,望着回来的方向,可是“路灯昏黄,大雪漫天,迷迷蒙蒙真像一场梦”,而且耳边仿佛声音“等不到了等不到了”,而幻觉中答复的声音是“咣当咣当”的灵车声,再也回不来的父亲是的读者泪水与作者一同流下来了。这样短短的一段描述,有动有静,有颜色还有声响,如梦如幻地追忆故人,可谓“欲语泪先流”。荣根妹的语言描述功力可见一斑。其实,这样的描述在她的作品了比比皆是。比如:“十三岁的盛夏,日暮的庭院,夕阳最后一抹余晖使一切都隐晦不明。你斜倚在一张旧藤椅上,裸露双腿高高跷起在椅背上,稀里哗啦吃着西红柿。母亲蹲在水井旁洗一篮蔬菜,清白的水光,深绿的叶片,像那一刻之前的岁月。就在那一刻,母亲静静地望向你,又直直向你走过来,走得很近,浓重的气息吹在你脸上:腿放下,到屋里来。你想,能有什么事呢。你跟母亲进屋,嘴里吸溜着半个西红柿流淌的汁液。母亲不说话,进屋探头从柜子里翻出一卷卫生纸,叠成厚厚的长条型,递给你说:戴上。你木然,母亲掀起你的裙,你这才看见,白色的裙上有红色的痕迹,和所有的红,都那么不一样,这红里有半个西红柿残缺的凉意。”(《血桃花》)女孩子的初潮来了,竟是这样的描述,让一件原本不平静的事件场景仿佛简单地从指缝中流出来一般。生动而生活,有意似无意。再比如:“临走时父亲说,这个给你,我接过了递过来的这方手帕。他开门走了,我打开手帕,手帕里是一叠钱。我握着钱,泪水便下来了。我跑到阳台上,他瘦小的背影渐行渐远,忽然父亲停下了,回身望向我的方向,我弹簧般向后退远。我拒绝亲近他,拒绝时间的流逝,我怕流逝的时间会冲淡过浓的情感,那就一直淡淡的。”(《旧物所携带与留下的》)这里的描述仿佛就发生在自己身上,画面与镜头聚焦这个场景,仿佛看到“父亲”回头的时候,自己也倏地躲开“父亲”的目光一般。语言是工具,语言描述的成熟与扎实的基本功会使散文提升一个档次,会使文本精彩,会使作者与读者之间更容易融合。
二是语言方式有着很强的审美效果和启迪效应。语言方式会确定一个作家风格和表述方法。在我读到荣根妹之前一直忽略她的作品的存在,但自从读了以后,显然感到她的散文是被埋没金子,当然“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尼采语)。我看到的正是荣根妹在散文文本中的语言方式,在她平静的叙述中总是带有一丝情感的流露,这种情感中或是哀愁;或是惦念;或是怀想;或是遗憾;更多的是同情中带有一份期冀;伤感中坚守着一种信念。比如这里:“旋开一个琴键,像打开一扇轻盈的门。旋即,一个空灵的女声如坠入凡间的天使,落在心门之内,轻盈又潮润。我感到了血液的温度,绝非那种躁动的热度,而是沉着的稳重的有备而来的,发自内心的颤动。乐声化为没有触角的经脉,顺着皮肤一丝丝蔓延,身体仿佛是透明的,直达心灵深处灵魂深处,安静而又坚定的充溢整个身体。”(《音乐的倒影》)在她的这种语言氛围中感受到了音乐的旋律的美妙,也感受到心灵被净化被陶醉的状态,审美的效果悠然上升。再如:“岁月不言,一天天匀速流逝,在语词的表达中,你借文字取暖。可文字却如忽冷忽热的情人,阴晴不定的情绪使你饱受打击,多少次想放弃,又多少次厚颜无耻的吃起回头草。分分合合间,牵惹诸多情绪。这些情绪,是毒液,也是蜜糖,将你打入地狱,也带给你饱满的生活。”(《北方在高处》)其实,这些片段截取只能感受她的局部语言表达,更多的是她全篇所展呈的精神状态和思考空间会带来许多想象和启迪。人与人之间有些微妙的心理状态在他笔下有许多不同,甚至的多次多彩。有来自她至亲的人,比如《文化站长》《大姨》《八哥》《二姐》中的父亲和母亲、大姨、八哥、二姐,作者了解他们熟息他们,他们的形象非常鲜活。在“生为女人”一辑中不同女性依次走来,也是各有各的生活和人生。爱好书法的月明,虽是一人却也活的小资小润。下岗的王姐,倔强的性格也在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依赖婚姻活着的晓文,怎么就不能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呢。正如她在文中引用的佩索阿一句话:在一种维度中我们生存如肉体,在另一种维度里我们生存如灵魂。因为作者喜养猫,那些以猫为主角的文字依然表现的那么优雅,还有形有情。但我们从作者的所有作品的表现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对美的向往和对善的渴望,感受到作者坚持信念,不放弃追求的信心。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写作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这里我依然坚持这个观点。荣根妹的这本散文集《不待风吹》是她多年写作的文字积累,也是她人生历经的精神寄寓,她的思考,她的三观都在以一种倾诉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读了,一旦进入了她的境界,就会通体透亮,顿觉耳充目明。她的散文实属才气型的代表,知性,至纯,智慧,致雅。我相信荣根妹的写作空间很大,还有她自由飞翔的天地。
2019-8-6(古盐河边)
百态风情 在乎唯美
——评张秀荣散文集《七里河水潺潺流》
十品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以农耕民族建立起来的文明和国家,与土地河流有着养育之恩的血脉关系。因此,栖息在这片广袤国土上的人们更是对大地和家园、对生存和生活、对生命和繁衍传承都有着切身的感受。诗意的理想化存在是我们每个人为之向往和追求的,更是我们当下走过风风雨雨,经历开放崛起的中国人无法回避的现实。那么我们记下来,咀嚼着岁月的粗粝,抚摸着遥远的温情,静听着古筝的诉说。将泛黄的照片打开与儿孙的天真摆在一起,将模糊字迹的情书打开与远去的歌声摆在一起。这就是我们这一辈人要做的事情。
张秀荣的《七里河水潺潺流》(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年12月版)就是这样一本有着诗意理想的栖息在大地河流上,记录着乡情、友情、亲情、感恩之情和时代风情的散文集。透过全书的描述,我们会感受到一个善良的人,文字也会那么有魅力,也会有我们期待的审美享受。
一是记住过往的善良就记住了花开的美丽。
张秀荣的文章中无论是描写还是叙事,都是有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语)。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善待别人,也需善待自己;善待家人,更在善待世界。于是,善心、善良、善意、善举、善事、善言都是源于此的道德与精神规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理念。在张秀荣的散文作品中这种理念一直贯穿始终。《一碗南瓜汤的故事》是说早年在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母亲辛劳种植的南瓜被邻居偷了,可当得知这个南瓜被制成汤救了一个五保户老人的性命时,事情的性质就变了,母亲从“又气又急”到想知道真相,“母亲用怜惜的眼光看着我们,安慰我们说:不要紧的,以后还会长的。不知道当年的母亲,是在安慰我们,还是在安慰她自己。”一个普通农村妇女,没有什么高深的思想理论,只懂得在别人遇到难事时,给一点帮助就是善良,就是善举。并说道:“是南瓜治好了二老爹的病,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并以此教育后辈,优秀的传统美德就是这样传承下来。《我家的水缸》中讲述的艰苦年代对水缸的深深记忆,深深眷恋。也印证了她父亲的话:“家可以一日无粮,缸不能一天缺水!有一缸水在那儿备着,这日子才过得安稳踏实。”再比如《一张陈年借据》中说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张学校集资办学借的一笔钱,当发现这张借据时,已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二十七年,学校兑付借据款的时间早已过去,而“我”也“权当支持学校建设了”把此事掩埋进记忆的深处。可当这张借据再次出现以后,学校认真对待这事,最后学校的老师特地将钱款送到家里,完成了一次“不可能完成”的诚信兑现。这里的善意得到了善举的回报,从个人到集体,从学校到学生,善心满满,爱意满满。正如歌词里唱到: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张秀荣的散文中这种充满友情、感恩之情释放正能量的故事贯串了全书。在《幸福是一种感觉》《一封特别的感谢信》《为三姐种一棵感恩树》等篇目中作者所集中表现出的人性善良和感恩之情都感人至深,美丽如花,甚至加以聚焦和放大。正所谓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在张秀荣的散文作品里还有一些是记录当地革命前辈故事。夏石清、吴宝福、张尊民、张尊衡、唐文秀、邵学圣等,他们走过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他们曾经为了共和国的诞生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的英雄故事应该传颂下去。虽然他们建国后没有到中央或更高层次工作,而是留在地方参加建设,他们发出的光和热一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这在张秀荣的文字里我们感受到了她的那种对革命前辈的深情厚谊,她敬仰先辈,崇拜英雄,更对他们脚踏实地,淳朴尽职的一生给予了歌颂。过去岁月所塑造的民族亮点和自尊至善,在我们手里希望能够得以继承下去,成为优秀的品质。
二是抓住当下的表达就种植了一棵常青树。
《七里河水潺潺流》是作者散文作品的结集。在选入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写作始终保持着一种状态,那就是发现积极向上的元素,尽量忽略负面和消极因素,在世情百态的人生路途中,总给人乐观豁达,亲切温情,再难的事也是一阵不愉快的风,吹过了也就过去了,明天的太阳照常升起。
一个社会的进步体现在个人的生活中,就是能否与这个社会同步和共进,与这个社会的变化从理念到心态都有相适应的融合,而不是拒绝和抵触。在这个方面张秀荣是能够与当下社会相适应并融入其中的人。她的作品也有所表现,在《购房记》《购车记》中就写出了人们在时代进步、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对房子和车子的需求,在购买中发生的曲折故事,以及购买过程中买卖双方的想法和忐忑不安的等待过程,惟妙惟肖中透着当下社会的民众心态。“北京的夏天,干燥,爆热啊,按照约定的时间,我们顶着38度的高温,满脸通红,一身汗水地来到交易大厅的窗口,准备办理资金监管手续。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我们目瞪口呆:你知道今天签的是资金托管协议吗?我说不是说好是签资金监管协议吗?那位工作人员说:那你们买卖双方协商好再来办。这么炎热的天气,我却感到背后的凉气阵阵倒逼。”(《购房记》)“最终我们以低于洽谈价三千元,成功签下‘马六’手动一体时尚型轿车。其实,买车子和买其他东西一样,只要符合自己的心理价位,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就是最好的选择。”(《购车记》)无论怎么看,若不是亲历,绝写不出如此生动的场景和心理活动。
当然,张秀荣关注的生活不仅仅是自己,他更关注自己生活的时代。比如《与食博会结缘》她就从“食博会”的现场联想到淮扬菜闻名天下,到“一带一路”的走出中国,畅想中激情释放。再如《春风吹过四十年》中把几十年变迁聚焦到几个关键词上:“母亲给我带的鸡蛋和盐豆子撒了一地”“我只要5毛钱就够了”“和孩子们挤在一起看《聪明的一休》”“赤着脚像蜗牛样艰难地背起孩子”。这样每一段都是一个故事,镶嵌在四十年的星空中,让我们感慨,让我们唏嘘,有泪有笑,还有伤感和希望。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穿越时空的记忆,四十年的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缩影,但它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我曾有一个愿望,通过写作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再打开另一扇门,用学习来弥补那些自己不足的地方。这次读了张秀荣的散文集《七里河水潺潺流》后,我忽然发现张秀荣还是一个不断寻求上进、弥补不足的人,她吹葫芦丝、弹古筝、做美食等等。当我的愿望还在路上的时候,而她已经抵达了这几个目的地了。还是先贤孔老夫子说得对:“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三是娓娓道来却是以洁净的语言透过生活,描写友情和亲情。
我在张秀荣的散文中看到了许多故事,有的有趣,有的有情。在她过往的人生中,通过回看镜头,看到了家乡和城市的变化,看到了单位和周边人的沉浮消长,也看到了自己不同时期的不同身影。她的这种语言表达我将它归为两大特点:
第一是叙述平稳,追求唯美。在《七里河水潺潺流》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她的叙述语言总是保持着一种平稳的状态,从容不迫,娓娓道来。大事急事她也不乱,有头有尾,有前因有后果,让阅读的人看个明白。若是说的是“长事”,几个月或者几年的事,她就更是平稳发展,步步推进。有些抒情的片段则是诗情画意,潇洒淋漓,寓情与理,颇使人动容。有一篇叫《我与古筝的情缘》就写的很美:“喜欢古筝,还缘于它最能触动内心。古筝诉说的情怀,如一片净土,没有污染。随着那优美动人的旋律从指尖流淌,每一个音符都拨动着你的心弦,都有震撼心灵的冲击波,每一个颤音,你都能体会到被拨动时不经意间那样一种‘欲把心事赋瑶琴’的颤动。有时不去刻意弹奏什么,只是沉浸在筝的情怀里,让弦随心走,每一根弦被拨动后发出的声响缓缓而来,如同岁月在缓缓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世间不变的情思。我为筝痴,我为筝狂,如果有来生,我还会选择与筝相伴朝夕。根根筝弦是心弦,当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当冷雨敲窗,狂风漫卷;当月朗星稀,晚风依依;当白雪皑皑,一剪红梅;它在吟唱,它在舞动;心里的那幅画,它总也不会淡去,倘若风中真有吟唱之声,我愿埋葬其中……我会执着地追寻下去,直到红颜退尽,青丝堆雪。”如此大段的抒情非常唯美,比抒情诗还要抒情,仿若古意清词,典雅中透着淡淡的哀愁。在张秀荣的写作中这该是具有亮点的存在,无疑我也特认可这段抒情以及它的审美价值。再如《别后四十年,相逢不算晚》中讲一个四十年前下放户插队时认识的少年玩伴,回城后一晃就是四十年,“我”从网上找到了她并再次相见,世事沧桑,百般感慨:“四十年,太长,童年的记忆被时间拉得太长;四十年,太短,儿时的影像仿佛就在昨天,而我们已然青丝堆雪,岁月也在额头上刻下一道道年轮;感叹人生短暂的同时,能在别后四十年重聚,又觉得令人欣喜,它使我们圆了一个共同的梦,今生能再见,四十年,不算晚,因为,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再不会把对方弄丢。”将粗粝的岁月洗净,我们会获得一种尊敬,一种无法替代的美丽。
第二是热爱生活,共享温情。在阅读张秀荣的散文作品时我常常被她热情而认真的生活态度感染。《我们的爱情去了哪儿》中当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夫妻回想爱情纪念日的时候,还会有那么多的甜蜜,那么多唏嘘慨叹和潸然泪下。文中老公的小诗同样打动了我:“我们的爱情去了那儿,我们的爱情在人生的旅途中,在每一个生活的段落里,在我们的柴米油盐里;在孩子的牙牙学语时,在我们共同经历的风雨中;在如今你我的根根白发中……”。生活可以通过岁月的积累让我不再年轻,但生活在情感的叠加中却让我们坚定了对爱的选择。作者在她的许多文章中把情感描述的既热烈又绵长,既留有记忆的痕迹又折射出子女的牵挂,一个简单手势或是一个飞翔的眼神就可能蕴藏着万千深情。在《七里河水潺潺流》的第三辑中几乎篇篇都在叙述这样的生活情感。比如:《母爱是儿女成长的摇篮》《天冷了,别忘戴棉帽》《你是我一张永不过期的存折》《假如有一天你找不到我了》等都凝聚了情感的露珠。在我们阅读和欣赏作者文字芬芳的时候,更享受情感带来的无限时光。
毫无疑问,《七里河水潺潺流》是张秀荣写作的结晶之作,是她展示自己从青春年华的追求到阅尽世间百态的积淀,从以文学笔触的思考到现实生活的精神归宿,她这样一步一步走来,把生活雕刻成平静而雅俗的立体,让文字流淌成凝练而唯美的风景。我在欣赏她的作品时也曾随着她的思路信马由缰,在另一个世界里我们还能有多少妙手文章、绕梁余音和诗情画意?
2019-11-5(古盐河边)
文化审美的心灵探寻
——评胡健散文集《我的桃花岛》
十品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难以企及的。仅从文章的角度来看,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先秦及以后的文人儒生,无不以文章立身,儒学经典成家,以至于形成了中华文化的独有表现形式和审美体系。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无论王朝经历怎样的风云变幻,时代更迭,在文人那里却始终坚持着一种真理,那就是能写一手妙笔生花的文章。于是科举时考的是文章;当官的奏本与弹劾是文章;民间的节庆祭奠与史志记事也是文章。历史就这样形成共识,以文记事,以文载道。“文”的所指是除了诗和有韵文字以外的所有文章,甚至包涵对话录和志怪文。其实,古代文人以圣贤为推崇的榜样,流传下来的文章大都以描写山川美景,主张时代特征,抒发个人情怀,纵论天下大事的主题为多,这也成了我们学养的最初源头。因此,每当读到优秀精妙的文章时,总有一种与古圣贤交流沟通的感觉,长此以往,也就对好的有价值有趣味的文章比较敏感,读到了便是一种享受。
胡健的散文集《我的桃花岛》(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年12月)就是我近期读到的有话可说的一本书。书分两辑,即行走偶拾和开卷偶得,前者为“行万里路”的所见所闻,感慨山川美景之际确立家国情怀,静观时代风云;后者则为“读万卷书”的细心解构,在阅读优秀作品时总会抓住重点,铺陈开自己观点和一些美学主张,成为别人读他的一扇窗口。
一、观山观景,观世界观心灵
胡健是个真正的读书人,在大学里是美学教授,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的就不仅仅是风光景色了。《我的桃花岛》作为一组散文就没有平面描写桃花岛的风光,而是从四季入手,将传统的一年中二十四个节气中选出十六作为时间的刻度:冬至、惊蛰、春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将所见所闻,琐碎的生活都纳入这些节气中。有观景而发的慨叹,有报章的新闻消息,还有就纯粹的审美描写。从中看出作者的文化素养和文学才能。比如白露段写到:“桃花岛的小桥上,我又站住了,呆住了:桥东的荷花塘吸引了我:它三面都被绿树包围着,绿树枝叶绿得密不透风。荷花塘的东岸边,站着一架橙色的荷兰水车,橙色的水车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谁设计的?真好!就像是从梵高的某幅画里走下来的一样,静静地站到这绿树的树海边,站到这绿色的荷花墉边。荷花塘却又是一番模样:粉红的、白的荷花没了,一朵也不见了,荷花塘里都是婷婷如盖的荷叶,因为荷叶长得太壮硕,壮硕的荷叶又把“婷婷”给消解了,一片荷叶挨着一片荷叶,一片荷叶挤着一片荷叶,一片荷叶压着一片荷叶,满塘都是荷叶、荷叶、荷叶、荷叶,荷叶的颜色也不像此前,全是碧绿,而绝大多数荷叶是绿色的,但也有很少些变成黄色。”如此细致的描述,开合有度,充容稳步。这倒是让我想起了美国作家梭罗和他的那本名作《瓦尔登湖》了。梭罗就是在繁复的意识形态思考中疲倦了,来到瓦尔登湖边,以自己的方式亲近自然,在青山绿水中寻求精神的宁静。他获得了这种宁静,更在心灵融入大自然的同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慰籍。新的思考便由此而生,为他今后更大的出击蓄积着力量。
胡健在描述自然风光时总是带入自己的观点:“天坑好大,天坑好美!它是地壳运动留下的奇观,它是地质现象呈现的魅力,它鬼斧神工,它胜过人工!我曾提出,自然美有三种境界,一是神妙,一是神奇,一是神秘,武隆天坑以神奇为主,神妙与神秘兼而有之,它真的好美,在里头转了两个多钟头也不觉得累,不,很累了,也不怕累,美对人是有着一种巨大的精神诱惑力!”(《重庆采风录·天坑》)而在描述人文景观时又常注重实景的具象:“丽江的美丽还在于她的风格独具的古城。据记载,丽江古城建于宋末元初,因四周青山环绕,城中绿水滢滢,如块碧玉的大砚一般,故有‘大研(砚音)镇’的美名。大研古城建起来后,它自然而然地成了着名的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镇,成了滇藏与中印之间的商货枢纽。作为当年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丽江古城一度十分地繁华兴盛。建筑有着立体的史书的美誉,丽江古城区中的建筑可以说就是当年丽江繁华兴盛的最生动传神的见证。丽江古城区的建筑极有风味:道路条条,街巷深深,商铺座座,依街紧列,而客栈人家,大多是土木结构的瓦房,古色古香。丽江古城内房屋的建筑风格也非常别致,它集汉、藏、白等族建筑风格于一炉,而又有纳西人自己的特色。雪域高原把这些鳞次栉比的建筑群映衬得非常之美,而这些建筑群也把雪域高原点缀得很美很美。没有雪域高原,丽江古城是拥挤的;没有丽江古城,雪域高原则是寂寞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丽江成了名副其实的高原名珠。”(《梦萦丽江》)对一般游客来说,看风景就是看风景的美丽,看风景多姿多彩,与众不同。但在胡健这里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美丽的风景上了,而是风景的文化背景和自然源头,观看风景的同时要了解一些故事和传说,特别关注景点的文化含量,以及这些文化与别处存在着那些差异。来丽江他就有了丽江的故事,而写重庆就写出山城的风采。这些《庐山散记》《江西琐记》以及“江西鹰潭龙虎山小记”和“黟县传统民居散记”中,笔触所到之处,都有着作家的观景时联想和联想中的怡情怡景。
二、寻古人足迹,言当代市井,显文人风骨
胡健在他的大部分游记作品中总是表现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特别是在有文化积淀的人文景点上他会看的仔细理解的深远。在参观李清照纪念馆时他就进入了李清照的北宋年间,在李清照的诗词中体会着李清照的快乐和忧愁,感受着她颠沛流离中的苦难和孤独。写到:“国破家亡,漂泊无定,李清照中晚年的生活十分黯淡凄苦,但正是国破家亡漂泊无定的境遇与苦难,才造就磨练了她那漱玉般的诗心。没有‘人比黄花瘦’,没有‘载不动’的‘许多愁’,又怎么会有‘梧桐更兼细雨’这样凄然婉美的境界呢?除了李煜谁又能像她那样把国破而带来的家亡的愁苦表现得如此生动细腻、真挚感人!李煜是南唐亡国之君,而她只不过是一个宋朝的普通贵族妇女吧。‘穷而后工’如果不是那场社会的巨大动荡,李清照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闺阁诗人;实际上正是她咏吟国破家亡中离愁别绪的漱玉般的诗篇,才成全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卓越屹立的大词人的地位”。(《梧桐更兼细雨》)在肯定李清照文学成就的同时更看到那个时代悲哀,从古人的作品和思想精神中寻找人性的答案。《殷墟小记》中对殷墟遗址发现就怀有崇高的敬意,对博物馆的馆藏和有商代文化的特色的宫殿宗庙遗址建筑群有很高的评价。因此,才有这样的观点:“漫步在安阳殷墟博物馆的建筑群间,我会想西方哲学家卡西尔的名言:‘在文化意义上,人是符号的动物。’中国古人关于仓颉的造字神话也暗含着这样的意思:文字符号的发明,是可以泄露天地人神的奥秘的,从而使得人有个动物所没有的文化的世界或意义的世界。而甲骨文则告诉人们商人是信天命而重鬼神的,就是他们留在那些青铜器皿上的变形而狰狞的神秘造型也显露着这一点。我过去写过这段美学史,现在来到实地考察,对这段历史才有了一个更为真切地理解。”在殷墟博物馆中漫步,聆听着那遥远而又神秘的历史交响,由远而近地走来,回响声震撼在历史的天空上,也震撼着每一个走近他的人。
很显然,胡健在考察了福建永定土楼之后激起了他对土楼的历史风云的感慨。“历史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土楼里的构造(功用)与北京四合院的构造(功用)颇为相近,同样显示聚室而居的汉文化的特点,但土楼又与北京四合院以及其他的建筑又有明显的不同,它留下了低下的生产力与高度的文化之间的奇特的矛盾统一,把土楼视作客家文化的体现似更具体更合适更贴切,这也使我们又一次想到马克思关于艺术的繁荣与物质生产之间的不平衡的着名论断。历史就是这样偶然里掺和着必然,必然里又显露出偶然,没有客家人便没有土楼,永定的土楼群落就是作为中原儒家文化变异的客家文化的最好见证,是客家人在漫长的历史中为了生存发展而创造出了神奇的土楼,创造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振城楼畅想曲》)。胡健在写到洪泽湖大堤的时候:“漫步在洪泽湖大堤上,不能不感叹这座水上长城的坚固神奇,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完全凭人力建筑起这样一座雄伟大堤,其工程、工艺都足以让人赞叹!品味着堤墙的坚固与沧桑的意味,特别是堤墙上的那些‘石工墙’,它们大都为明清筑坝的石工所留,上面或刻着麒麟、仙灵、葫芦一类祥瑞的浮雕,或铭上‘风平浪静’‘一帆风顺’‘金堤永固’的一类吉祥的祝语,还留着他们的名字、承修堤墙的时间和段长。面对着这些,人们好像面对着消逝了的神秘的历史本身”(《在风浪中站成永恒》)。毋庸多说了,我们已经从胡健的笔墨中看到了他那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所形成的人文精神,和一位人文学者的特有的现代情怀与文人风骨。
三、在构建的美学眼光中展现魅力
读《我的桃花岛》有一个事实不能回避,胡健本身原本就是一位美学教授,出版过几部美学专着,如《中国审美意识简史》《现代性与中国美学》等,还是省美学学会理事。美学研究是他专业的方向,而写作散文则是他的副项。在这部《我的桃花岛》的后半部分是写的几篇文论和评述,尤其是对文化现象的评述,胡健集合了他的美学理论,写的很有思想深度。这里我们先看看他收入本书的《宋代审美风尚漫议》一文,全篇从“时代特征”“文学艺术”“审美崇尚”三个方面展开他的观点,并且在他文中所涉及范畴基本上属于文化方面。美学是哲学和思想的高度结晶,可以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军事与战争美学、经济美学、建筑美学等,在宋代这个非常有特点的朝代,文化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作者的此文只集中笔墨于文化和艺术方面,从这个切口进入更熟悉更能说透罢了,而此话题未能展开也不能展开,若是展开就是一本书的容量了。此文中我感觉“文学艺术”部分写的比较到位。宋代的文学艺术,包括宋诗、宋词、宋文、书法、绘画、瓷器等几大类,每一类都有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要是想说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胡健以自己构建的美学理论对号入座的方式对宋代的文学艺术给以评析,将复杂的现象和特征化为点面结合的块状,让人一看就明白,一看就看到了那个时代审美风尚。“在审美风格上,宋人倡导的是平淡的审美理想。这种‘平淡’的审美理想,与同时代的理学的语言风格相近,也与说书的话本风格相近,可以说是宋代文人普遍崇敬的审美理想。欧阳修曾这样评价梅圣俞的诗‘圣俞平生苦于吟咏,以闲远古淡为意,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水量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是对他对‘平淡’诗风的高度评价。”再则,以“韵”为审美鉴赏的标准,刻意举“韵”在艺术作品中体现,也就产生了众多的书画家见面必谈“韵”,说画也问“韵”处。“可见,艺术作品无论是什么风格,只要是‘寓意于物’,只要是似淡而实腴的,就必然会有余意,就可让人仔细玩味,称之为有‘韵’,便是美的。这样一来,‘有余意’就成了‘韵’的核心内容,而‘美之极’则成了‘韵’的外在体现。”胡健在这里表述的够清楚的了。美学本就是他的专业,他将学术演绎成审美散文也是可点赞的。
《我的桃花岛》中还有几篇作品评论文章。以他的鉴赏水平写了评论韩开春的获奖着作《虫虫》的《含混的“虫虫”世界》;写老作家王蒙早年短篇小说《坚硬的稀粥》的《稀弼为什么坚硬?》;写了探析诗人斯蒂文斯的《观察乌鸫的十三种方式》的《乌鸫神奇而神秘的故事》;还写了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意象的《从孔已已到新青年》等等。胡健的评论一方面丰富了自己文学创作履历和经验,另一方面阅读别人作品时发现一些不足,并可以引为戒。
读罢《我的桃花岛》已是深夜时分,回过头来在浏览一遍全书,两辑也就分开了作品的两个方向。“行走偶拾”以行动说话:“行万里路”;“开卷偶得”是以读书读天下书为主旨:“读万卷书”。一个文化人忙碌一生不就是这两方面的真实写照吗。忽然想起元代诗人方回写过的一首六言诗,并以此结束我文字:读万卷行万里,酌一杯题一诗,颓龄如此如此,豪气已而已而。
2019-9-18(古淮河边)
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评胥全迎散文集《忆清江》
十品
作家阿城说过:城市是一种符号,带给人惊喜,也带来失落。城市里既有梦想的光辉,也有真实的陷阱;既有幻灭的渴望,也有意外的截获。城市被称为“现代文明的风暴中心”,我们都被吸入其中,不由自主,却也乐不思蜀。这或许就是一种对城市这一概念的最感性的定义吧。不过,当读完胥全迎的散文集《忆清江》(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年12月版)后一定会有新的感受,不是那种考察和探秘者的发现,而是一种融入感情的热爱,寄托梦想的追忆,渴望光荣的未来。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故乡”二字永远是一种怀想和回忆,而当这个“故乡”与城市成为一体的时候给你带来的可能就不是哀愁和思念了。因为城市是动态的,前进的。有一种力量引领着不断变革自己,迎来新的物质与精神。“故乡”就会变得那么有生气,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和明天。胥全迎的故乡就是清江市,他的《忆清江》完全就是一张张讲述清江故事的画片,将这座城市的四十年来风雨历程、改革变迁、四季轮回都呈现在他的笔下,成为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字浮雕。
以我的阅读,《忆清江》为我们展开的是三个方面的图景,即:曾经的过去就是历史的定格;青春的自己是最好的见证;动态的存在是未来的投影。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阅读感受。
一、曾经的过去就是历史的定格
每当我们谈到“历史”的时候总有一种庄严和敬畏之感,这与我们这个民族成长有关,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曾经有过的血泪和辉煌的历史有关。那么“历史”是什么?为这两个字定义的太多了,每个人都可以给出很多理由,每个理由都可以千差万别,但始终都不会离开“曾经的过去”这一概念。《忆清江》中的主要篇章都是在述说一个叫做“清江市”的城市“曾经的过去”,这就是现在的淮安市。这个淮安市就是六百年前的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建城的“清江浦”。后经朝代更迭,区划改变,名称也不同,有如“清河”、“淮阴”、“清江”、“淮安”等出现。用胥全迎的话说:“我1955年8月份出生于水门桥北现在的颐高广场处,这个地方就是那个年代大名鼎鼎的西长街,那个时候这座城市就称为清江市。六十多年来,除了在当兵四年外,我一直在这座城市的里运河两岸生活、成长、学习和工作。因怀旧情结使然,清河、清浦两区撤销,成立清江浦区时我兴高采烈。我就是地地道道的‘老清江’。谁不说俺家乡好?所以,我对老清江的感情绝对是杠杠的。”有这样的情感来看这座城,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会雨润春潮,浓情满满。于是在他的笔下就是老清江一幅幅风俗画,带着记忆,带着回望,从他这些文章的标题上就可以感受到文字中所表现的内容了:《老清江曾经的百家工厂》《都天庙巷里的大众剧场》《清江电影院》《亦庐照相馆》《饭店香飘清江城》《人声鼎沸的东西大街》《忘不了的还是那条大运河》《身手不凡的码头工人》《五十年前运河上的船》《六七十年代的河北路》《城南体育场和灯光球场》《清江市人民广播站》《清江旅客与蒋坝复兴饭店》《清江石化厂的青工政校》《我在花街站柜台》《清江市公园与清晏园》,从这一串标题看下来足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老清江熟悉的画面,更感受到他那浓情深意。
老清江到底有多少让人记住的东西,可在胥全迎的眼里可是清清楚楚的,如一篇《东大街上的新华书店》这样写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清江市东大街工人文化宫东50余米,有一座门朝南的两层小楼,门脸不宽但修饰大气:店门上方有凸出来约一米宽、五米长的圆角雨檐。在二楼房顶上,还有一约1.5米高的旗杆方座,过年过节时,插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国旗之下,毛主席手书的四个红色题字十分醒目:新华书店。新华书店南北向,进深二十来米。建筑和装饰都很考究。地面为彩色的水磨石子地坪,四扇紫色的木质大门,中间两扇,两边各一扇。门上装有镀铬的长把拉手。大门两边,分别为两个玻璃橱窗。房屋质量在东大街上是一流的,好像就是解放后才兴建的。U型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各种书籍,墙上挂着各种年画、宣传画和对联等。”这难道不是就如昨天才见过的感觉吗?也只有对这座城热爱,并爱这座城的所有地方的人才能记忆深刻,几十年过去了,一旦回想起来,依然如数家珍一般。还有《清江电影院》:“位于现在清晏园北的清江电影院是当时全市资格最老、档次最高、名气最大的电影院。一是位置好,几乎处于城市中心,又在全市唯一的城南公园的大门旁边。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清江电影院和城南公园是互连互通的,彼此不分、交相辉映。在那个年代,看电影、逛公园,按照我们老清江人的话说:那是绝对的精神享受。”“清江电影院的银幕很讲究,在白布前面,有一个绿色的帷幕。当快要放映时,在音乐声中,在观众的众目睽暌并热切的期盼中,帷幕徐徐拉开,标志着电影要放映了,我的心跳得更快了!记得: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片头是工农兵三人雕塑形象,八一厂的片头是闪闪发光的八一五角星军徽,上海厂的片头记不清了。放映时经常中断,打出‘正在跑片,稍待片刻’几个字。如果等的时间长了,观众会吹口哨,鼓倒掌起哄。片子放完,一般是‘完’字或者‘剧终’两字。我们意犹未尽,很不情愿地离开。”“1980年3月份,我与妻子相识约会看的第一场电影,就是在清江电影院。之后,我们多次去清江电影院。清江电影院见证了我们的爱情。当年清江市更多的同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吧!”曾经过去的不会就那么“过去”,因为历史是要让我们记住它们,记住那些永不变色的爱情,记住那些曾经遍地疯长的光荣与梦想。
二、青春的自己是最好的见证
热血年代自有一种话语可以表述那时的特征,这就是“青春”二字,对一个人来说正是“青春无限”,而对一座城市来说更是“青春处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从人到城市,从工厂、商店、学校到工人、店员、学生,无不踏上中国大变迁的道路,这同样是一个国家脱胎换骨,青春勃发的热血时代。胥全迎正是目睹并亲身投入了这样的时代。因此,在他的《忆清江》中我们读到了变革事件的历历在目,以及改制中痛楚与新生,这里有工厂企业转身离去的身影,也有熟人友人对过去的不舍与对未来憧憬。如《工厂和工人的时代变迁》中描述道:“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清江市、淮阴市和后来的淮安市,同全国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般地变化。就工业、工厂和工人而言,其巅峰值在1989年。因那时期,工人虽然不在政治舞台显身手了,但其他方面依然居于优势地位。那时,几乎所有企业都红红火火,每月都能拿到或多或少的奖金。过年过节还大包小包地发东西。反观机关事业单位,普遍收入和福利比不上工厂,比效益好的工厂的差距更大些。”后来改革开放,从工厂和工人开始,一连窜的改制大动作使清江市的各类企业进入‘脱胎换骨’式的变化。工厂被兼并、转型和变卖,一部分工人遭遇了下岗、买断、待业等境遇。阵痛过去以后,改制的企业渐渐恢复了生机。清江市也在逐步恢复元气。胥全迎非常有感触地写到:“每年我都会高高兴兴地过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为何?因为在这一天,‘工人阶级’这个词会频频出现;因为在这一天,一直默默无闻、辛苦劳动的工人兄弟会出现在电视和报纸上,出现在各级庆‘五一’的大会上,朴实憨厚地披红带花;因为在这一天,可以听到《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让我们热血沸腾的歌。今天,我作为光荣的工人阶级的一员,依然要说:我无悔、我骄傲、我自豪!”至今还有一种青春的激情燃烧在作者的心中。这不证明什么,只证明“曾经的过去”我们来过;“曾经的过去”我们见证;“曾经的过去”我们奉献过宝贵的青春。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随着岁月的推进在悄悄地成长着、壮大着、进步着。伴随作者生活和成长的城市“老清江”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老清江”城是个老城,有四条河流东西穿城而过,中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也因古淮河穿城而分城为南北。胥全迎的《王营大桥与南北地理分界线》中不仅详述了桥的变迁,也详述这个有意义标志的来历。“标志园外表是微缩地球,位于红桥中间,也就是河道中心线位置,与红桥景观相结合。在河道中间分南北两半球,北侧渐变冷色调,南侧渐变暖色调,寓意地球上的南北气候特征。自古以来,中国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南北分界线。市政府这一招,实际上也是对这七十多年历史文物的保护呢!三十年代的建筑物,淮安市还有几座?如果只是那15根斑驳陆离的水泥钢筋桥墩,直挺挺地戳在河中,不是大煞风景吗?现在这里既是一处游览公园,又是一处具科普意义的园地,深受市民好评。同时,也遭到淮河沿线的河南信阳、安徽蚌埠等城市的不满:都是淮河城市,风头被你抢走了……在城市全方位发展的竞争中,淮安市政府这一大手笔。”因为爱一座城就会细致地观察这座城,就会关注这座城的每一个春夏秋冬,就会在这座城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里享受她的气息,并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三、动态的存在是未来的投影
“老清江”自开埠以来已有六百多年了,无论在明朝还是清朝,抑或是民国和当今的共和国,动态就是她的常态,不断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贫困变得富有。现在已经成长为现代化的都市,走在更加繁荣昌盛的路上。胥全迎在《忆清江》的字里行间中始终充满着一种信念,带有感情和无限的期待。比如:“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我一想起林茶摊,头脑中浮现的是茶,还有那块焦黄喷香的薄脆呐!”(《清淮路上的林茶摊》)。“因为没有排外心理,没有地域歧视,促进了清江市民与更广泛的外界和更发达地区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形成了豁达开朗、积极向上的城市社会风尚和城市性格,使这座小城真正成为‘融南汇北、兼蓄包容’的城市,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与腾飞,提供了不竭的能量。”(《建国后清江市几次重要的人口迁入》)。“轮埠路,你那段历史风采,犹如路边的一颗颗挺拔的大树,永远屹立在市民的心中!”(《轮埠路》)。“我始终关注着大运河。现在到了晚间,若天气尚好,我们夫妇俩定会去轮埠路的清江浦运河文化风光带散步。置身于波光粼粼、灯影连连的两岸风韵之中,心旷神怡、如梦如幻。我们偶尔也会走到大运河桥下,感受这黄金水道上的船来船往、川流不息的震撼,浮想联翩、感慨无限。”(《忘不了的还是那条大运河》)。我们在他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感受最多、感受最深的就是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曾经有人把淮安大地形容为“漂浮在水上的黑土地”,那么“老清江”市就是这片土地上的指挥塔和“舰岛”,不论遇到多少大风大浪都不会沉没。相反,还会坚定不移地驶向美好的未来。
时间只会向前,不会后退。在时间的巨轮下一切都是过眼烟云,一切都是瞬间。由《忆清江》我们认识了胥全迎,再由胥全迎我们喜欢上了《忆清江》这本散文集,喜欢上了“老清江”城,现在的淮安市。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说过:“你喜欢一个城,不在于它有七种或七十种奇景,只在于它对你的关注所呈现的结果。”
2019-11-4(古盐河边)
(十品 本名叶江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着诗文集《热爱生命》《十品诗选》《一个人拥抱天空》《穿过时间的河流》等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