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十品:中国清味的文化解读——评万福建长篇植物随笔《人间清味》

        (2021-03-11 09:42) 5950883

          中国是农耕民族,缘起于对土地的依赖,对驯养和种植的倾心,对定居生活与和平环境的满足和期待。我们的先辈在原始的生存状态下,驯养了家畜家禽,培植繁育了粮食和果蔬,学会了从树上下来,建筑了挡风避雨的房子和各种生活建筑。文明的源头往往是从我们现有的生活经络和细胞中寻找,或许这可以定位于寻根的话题,抑或可以归类于回望主题。我们知道文学的价值是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探索精神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立足于当代从三个维度介入,即:过去、现在、未来。纵观千绿葱茏、万花争艳的文学世界,回望过去的作品无疑为我们打开一扇回味无穷,感慨万千的窗口。读了万福建的《人间清味》(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12月版)更使我坚定了我的感慨事出有源。

          《人间清味》就是一本写蔬菜的书。我们的先人在繁育了粮食作为主食的同时也从野草中发现繁育了各种蔬菜作为副食品,这与游牧民族肉食类的荤味大不相同,因此,可称之为清味。在我的阅读视野中写作蔬菜的也有不少了。如周建人、梁实秋之大家们写蔬菜总穿插于他们的为事与感怀中,蔬菜只是他们大作中的一个道具而已。当我们的时代进入改革开放,全球视野与人类命运上升为主旋律的时候,作家们的笔触也伸向了方方面面,蔬菜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话题了。我就读过一些这类作品。徐斌的《蔬菜月令:我的耕读笔记》以自己为中心,写自己种植蔬菜的快乐故事,意外的烦恼有时会是一段佳话缘起。蓝紫青灰的《蔬食者》则是一部非常认真的随笔集。这书的副题就表达的非常明确:“蔬菜记忆与乡愁”,细腻的笔调抒发了与蔬菜不解的情缘。胡弦也有一本写蔬菜的书,名字就叫《菜书》他自嘲道:这是一本写菜的书,也是一本“菜书”。从书中标题也能看出端倪:“白菜的歌声”“大蒜的江湖”“苦瓜人生”“穿过洋葱的层层鳞片”“菠菜的命相”等等不一而足。聂凤乔的《蔬食斋随笔》可是对蔬菜做深入研究的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这本蔬菜书显得有一点“高大上”。张玉祥的《菜趣·蔬菜的学问与吃法》则深入到对蔬菜的烹调与吃法阶段,正确食用与营养搭配成了主调。还有更甚者,探讨蔬菜还没有成为蔬菜的时候,各种草类的食用价值,后来成为蔬菜了,那些蔬菜中的草的原始本能。杜怀超的《苍耳:消失或重现》就是一本富有柔情地记录野草与大地,并从野草中发现了蔬菜的前世今生。好大的一篇文章呀!仅仅是蔬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副食品;是农耕民族特征之一的清味。就让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声音,不同感觉和不同味觉来接受这个叫做“蔬菜”的东西。万福建写的蔬菜又会给我们带来是么样的惊奇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蔬菜清味:游弋于文化典籍中的脉动

          中华文化是一个丰富而又非常独特的伟大体系,涵盖中国人从物质到精神的方方面面,其各种文化典籍是传承的主要方法和路径。每当我们看到这些典籍,捧读这些典籍的时候,心中悠然升起一种敬意和自豪感。而万福建的《人间清味》一书则是真实而客观地反映,他的文中记载各种蔬菜,都在我们中华文化典籍中看到出没的身影。在《南瓜:秋深瓜是老来红》中记述道:“《本草纲目》记载:‘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二月下种,宜沙沃地,四月生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十余丈……其子如冬瓜子,其肉厚色黄,不可生食,惟去皮瓤瀹,味如山药,同猪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一部着名的药学书,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倾一生医疗成就和考察经验编写而成的。全书五十二卷,190多万字,分为1660类,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医学集大成者。《本草纲目》自诞生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经典,有这样的经典作证明,比多少文字语言更有说服力。其实在《本草纲目》中也专列出一个“菜部”,而“菜部”中就有记载了包括冬瓜、南瓜、胡瓜、丝瓜、苦瓜、水芹、茴香、荠菜、莴苣、甘薯、百合、竹笋、茄、壶卢、苦瓠、石花菜、紫菜、木耳等有56种,我们常吃的很多蔬菜都是有着药用价值的。

          再看万福建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读出的情感和艺术的审美效果。比如《莲藕:留得莲藕煨粥香》中写道:“《诗经》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在诗中,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子,戏谑心上人的欣悦情态跃然纸上。也正是这份欢喜让我注意到:生长在两千多年前的荷花,是如何通过时间隧道,把说不尽的美好和追求传递给我们?这倒像泼墨写意的荷,独枝俏立,让动态自然走入静物的画面,情景交融,令人浮想联翩。”《诗经》毫无疑问是我国最着名的文化典籍之一,蔬菜的存在出没于这部典籍中正是因为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诗与当时的社会时尚,意识形态以及个人情感有着特殊的表达。所以,作为一种证明和依据,作者让这些最出色的文化精髓如血液一般的流淌进自己的散文作品中。并且,我们还感到了鲜活的脉动。

          中国文化典籍经历的五千年的岁月淘洗和磨砺,洋洋大观,深邃经典。在众多的典籍中都有蔬菜的影子,因为蔬菜与中国人的关系非常密切,这存在着两个向度认识:一是农耕民族培育繁殖了蔬菜,并成为自己膳食材料的一部分,即使是外邦引进的蔬菜,也在中国的大地上进行了本地化的培育,以适应本土的气候和环境。二是中华典籍的文化传承将蔬菜这样的食用品记录下来,并且不同时代不同年月又有不同的生存状态,这使得我们对于蔬菜的情感更加深厚和无法分离。这是一种情怀,甚至是一种中国人与蔬菜的情怀。其实,我大略框了一下,在《人间清味》里大约参考的数十种中国文化典籍,除上面引用的《本草纲目》《诗经》外,还有诸如《春秋》《周书》《周礼》《礼记》《尚书》《大戴礼记》《史记》《新唐书》《晋书》《山海经》《论语》《庄子》《离骚》《楚辞》《说文解字》《博物志》《齐民要术》《农政全书》《梦粱录》《唐诗三百首》《闲情偶寄》等等不一而足。可见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比拟的。

          生活清味:相伴于每一日的生命光芒

          在阅读《人间清味》的时候我常常想:我们的先人们发现、繁殖、培育和引进了众多的蔬菜,才有了我们今天这么丰富多样的蔬菜品种。我们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四季时令没有一天可以缺少蔬菜的,而且很早就具备这样的条件。万福建在《韭菜:夜雨敲窗剪春韭》中这样写道:“但是,‘不时不食’是古人的饮食原则,提倡顺应时令、随节气变化而食。比如旧时的老北京,立春吃萝卜谓之‘咬春’;三月要采龙须菜,图的是沾沾仙气;四月吃樱桃,谓之‘尝一岁百果之先’;五月不仅吃粽子,还要品尝新采摘的玉米,称为‘珍珠笋’。”历史上的许多记载中都告诉我们一个现实,蔬菜的生长是“随时令而配寅卯”,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就有不同的蔬菜生长,还有些蔬菜生长和食用周期很长,跨季节,甚至是反季节。那么,蔬菜与中国人的饮食生活形影不离,朝夕相伴。

          我国真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仅南北就跨越5500公里的距离,气候、土壤与环境的不同使得所种植生长的蔬菜也有很大的不同。北方种植的大多如耐寒耐旱的大白菜、土豆之类。而南方盛产则是大量的根叶类和水生类蔬菜,而所有蔬菜又都有着各自的传奇和话题。真有如胡弦在《菜书·菊花菜的味道》中写道:“菊花菜不起眼,甚至有点柔柔弱弱的,其中的味道却甚为复杂,有传统、有文化、有诗情画意,有历史兴衰,有人生感慨。宋代大诗人陆游在回到故乡山阴时写道: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可逃。仿佛只有在种菊花菜的菜圃里,才能逃离人世的烦恼。”中国人的蔬菜似乎每一天都要相见,不论天南地北,也不论春夏秋冬;不论平原山区,也不论民族习惯,蔬菜的那种与世俱来的青绿、清爽、亲情感总是中国人饮食上除了粮食外的第一选择。

          万福建在《茄子:珍蔬长蒂色胜银》一文中更是将诗人的一首用蔬菜比喻人身生各种器官的诗全部录下,并通过这样的诗语阐释蔬菜:“把世俗的蔬菜写得如此优雅,需要一种非凡的能力。路也的诗,让人从此不敢忽略天天见面的蔬菜。还原自己,还原生活,才有资格去品尝、咀嚼、吞咽,并消化我们的世俗。这也正是我想表达的,对茄子、对所有蔬菜的由衷敬意。有关蔬菜的诗歌,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关照,它表现出现代人质朴而真切的情感。看似平常的茄子,蕴藏惊天动地的故事,刻骨铭心的感情激发我们的神思。‘一、二、三——茄子!’有了它,我们一起打出‘V’形手势,生活便充满阳光,充满欢笑!”这里,我则想到的是另一种观点。诗人路也的诗不是拿身体世俗来写蔬菜的,正相反,而是拿蔬菜以及特性来写人生和人性的。从蔬菜中发现人性的丑陋,也可从人性中透露出一点蔬菜的生命光芒。

          语言清味:朴素文字凝聚的殷殷乡愁

          万福建的散文我读过很多,有时读到了,即使不署名我也能从一些语言风格和语气声调中认识到是他的文字。当我读了《人间清味》以后,这部书的内容形式确实代表了万福建的水平,是他精心创作的又一本散文集。散文的语言是有散文语言特色的,每个作家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最后流淌出的文本一定会打上作家的烙印。《人间清味》在语言表现上至少在两个方面展现出自己的特点。一是细腻繁复而又有条不紊。作为一位有着多年写作经验的作家,他懂得写文章的需求和选材,在整部《人间清味》中的所有文字叙述中都很细腻地从蔬菜的表象开始,再到历史典籍和古人的诗词文章中寻找依据,药用价值和养生价值都一一道来,一层一层,一步一步,把蔬菜的前世今生都如考证一般呈现出来,让读者很快跟上作者的节奏,成为与作者一同品尝蔬菜的滋味同行者。在这个过程中还获得了知识、文化、趣闻的感染,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审美的享受。如:“薹菜的紫花,让满园飘逸奇异的芬芳,不是丁香的幽,不是桂花的甜,也不是荷花的清香,而是薹菜特有的味道。‘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如果一定要‘深杯酒满’的话,只要清炒一碟紫菜薹,外加几分超然物外的心态,便得人生的大逍遥,大自在”(《薹菜:雪圃乍开红菜甲》)。再如:“豆腐衍生出各种变身,呈现出不同地区百姓的口味和性情。它的无限包容性,也给擅长烹饪的国人,创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或者说,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用豆腐表达了柔韧变通的适应性,豆腐文化的真谛原来在这里啊。母亲还坚信,豆腐凝聚一方水土的精华,到异乡先吃当地豆腐便能‘服水土’,消除肉体和精神的隔膜,搭起身心的桥梁。不管走到哪里,经历漂泊回到故乡,也会把心平铺在乡土上,让享用豆腐的民俗,融进我们奔腾不息的血液”(《大豆:煮豆为乳脂为酥》)。这也是万福建的散文风格之一。二是真挚真情而又感人至深。在我阅读《人间清味》中还常常被作者真挚的情感所打动。比如:“秋意越来越浓,陪伴我们走过绵长的岁月,眉豆花经受凄风冷雨、白露霜降,开始凋零、枯萎。人到中年,满架的眉豆藤被连根拔起,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落叶般随风而去,唯有眉豆花盛开在心中,挥之不去,眼前有一片莹莹的紫。现在,冬天也可以吃到眉豆,它是用温室大棚和激素,改写春天的雨水,改写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一株蔬菜的生命密码。怀想农耕时代的慢生活,每一种庄稼都是天作之合,与阳光、雨水和田野赤诚相待,彼此直见性情,而且息息相通、心心相印。”我相信,每一位读者读了这样的文字一定心升情意,思绪澎湃,一番感慨呀。

          话回到开头,我们中国作为农耕民族后裔,饮食习惯是以土地为本,在种植养殖业中讨生活,所有蔬菜都是副食品,与主食粮食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有土地和家园的色彩,所以乡土的烙印深深地打在我们身上,乡愁也不可避免地如雪花一般的落在蔬菜上,落在我们食用蔬菜时的一言一行和一举手一投足中,落在我们与灵魂的陪伴里。

          《人间清味》的难得之处是万福建竟用一种低姿态深深地亲近了被我们忽视的东西。因为天天见而熟悉,因为熟悉而被忽略存在感的蔬菜。所以,这部书的出版我称之为是一部蔬菜的赞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