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姜琍敏:别具风采一棵“树”——读韩丽晴《寻意古南街》

        (2022-04-03 18:43) 5968180

          “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按说韩丽晴“寻意古南街”,付出几多辛苦,历经几多砥砺;收获几多,满足几多,成就几多,原系她的感受,非看官们能尽体会。然而作为同是一个写家之我,读前粗粗一览,即已心生敬意,更生几分畏叹:洋洋十八万言,尽是“凡人俗事”,全靠一趟趟采访,一点点发掘,一片片灵性汇聚而成。实在说,这样的写作不仅分外艰辛,亦难确保成功。“老滑”如我者,是轻易不敢生此雄心的。毕竟没有大波大澜、纵横捭阖的情节,没有叱咤风云、感天动地的人物形象,乃至足以供作家凌空高蹈、纵情升华的由头,是很难攫住饱读诗书、胃口十足的读者之神经的。鲁迅先生谈写作曾特别强调:“选材要严”;而某种程度上说,韩丽晴在选材上就有点犯傻呢。然掩卷之余,我却又甚为叹赏韩丽晴的信心与意志;敢选此题材,愿到平常的古南街上“寻意”,恰是其灵性与眼力独到的体现。“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罗丹此言甚是。而对于发现,缺少的同样不是美,而是“眼力”——审美、学识、表现力,尤其是对写作对象充沛的理解与爱,对于文学本质深刻的体认,促使韩丽晴敢于去啃这块“硬骨头”。尤其她要“寻意”的古南街,是紫砂名镇丁蜀的街。而紫砂乃古今名士、各路方家反复吟咏过的老题材。人云亦云地再去嚼这块馍,不如避开套路,放下身段,把视线投射到其实最具本真意义、最有人生内涵的“凡人俗事”上去,庶几有一方施展自己身手的好天地。从这点上说,从实际结果上看,韩丽晴是明智而成功的。也充分体现了她作为一名作家本该具有的文学自觉,即追求独到的发现,嚼自己的“馍”;而其笔触看似在写壶、写街、写花鸟虫鱼;实质乃是在写自己、写人文、写出自身的姿态、立场和情怀。

          说到情怀,韩丽晴的情怀是丰沛而诚挚的。如同一颗颗晶莹的珠玑,从她的字里行间,篇章之中及她笔下众多人物的性格、形象、生命历程中,淋漓酣畅地闪现出来。特别是,她的这些篇章,你读来既无矫情做作、更无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甚至可以说,你时时能够感受到,她几乎是和自己笔下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时时共情着。我们总说,写作要有感而发,而这个“感”是憋不出来的,更是糊弄不了人的。“从喷泉中出来的是水,从血管中出来的是血”;读者都是有情人,真耶假耶,一目了然。因而,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对底层平民真诚、由衷的怜爱与同情,是韩丽晴本书最令我赞赏之处。当下的散文创作风起云涌,佳作迭出,却也仍然充斥着大量虚情假作。甚至,还有不少当年林语堂痛嘲的“方巾气”之作;即如古代某些迂腐文人那种无病呻吟、谈玄论道而全无真性情的“道学”之作。从这点上说,韩丽晴的创作路子很正,特色鲜明而见性见情。坚守了中国文学关注平民的生活史、激扬世道人心的优良传统。

          其实很久以前,我初读韩丽晴作品后,就曾为她的文学天分与细腻精致的文字功底而叹服。以今再看,韩丽晴作品数量仍然不算很多,文字更显老道而思想越趋深邃。之所以写得不多,乃是因为她宁缺毋滥,对自己要求几近苛刻,写作态度特别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这一点,从这本书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而从书中还能看到,韩丽晴越发擅长描摹庸常生活、雕塑普通人群,几乎是信手拈来般捕捉个性化的细节;使其笔下的人物,寥寥数笔便觉灵动起来。难能可贵的是,她不是在写小说。她歌咏的都是现实中人,由不得你恣意想象或虚构。这与其天分分不开,亦与其孜孜不倦的辛劳分不开。她在《流芳》中引用的里尔克言论,恰也是她自身得以成功的写照:“为了一首诗,我们必须观看许多城市,观看人和物,我们必须认识动物。我们必须感觉鸟是怎样飞翔,知道小小的花朵在早晨开放时的姿态。我们必须能够回想异乡的路途、不期的相遇,逐渐临近的别离;等到它们成为我们身内的血,我们的目光和姿态,无名地和我们自己再也不能区分。”而我是知道(其实也能想象得出)韩丽晴为了“寻意”,奔波过多少次古南街,寻访过多少工匠们,付出过多少心力与思索!

          韩丽晴在《气韵》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明明是一只空瓶却元气淋漓,我不禁为这位年轻的摊主叫好。他于这凌乱、繁复、杂芜的万千世界中,让一只无声的花瓶述说了千言万语。”而这又何尝不是她的自我写照呢?她以书中老赵千辛万苦般“找泥”的精神与毅力,于这看似凌乱、繁复、杂芜的万千世界中,让一条“无声”的街道述说了千言万语。而实际是直抒了自己的胸臆,直指了读者的人心。更有意义的是,她在书中赞叹年轻一代无名工艺人,在传承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与“突围”,使自己的作品“一改从前留给人的刻板印象,不再只是上了年纪的人才喜欢的传统器型,更不是价格昂贵得神乎其神吓得无人敢问津的神品;紫砂、陶器在这夜空下的露天集市上变得时尚、年轻、可爱了起来。”而我从中看到的,则是韩丽晴在自己的写作中,也在坚持不懈地“突围”着——突破自己写作的惯性,突破题材与时势变易的局限,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年轻、可爱”起来。如她在后记中所言:“我想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在内心里种植一棵树。”

          而当我观赏了这棵树后,不由得要为她自豪。她植出的乃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树,一棵别具风采的树!

          韩丽晴:江苏东台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莫愁》杂志总编。先后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女性文学作品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姜琍敏:一级作家,曾任《雨花》主编,现为江苏省散文学会会长。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32部,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