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陈法玉:因为想,所以写——王孝玲“皂河散记”系列散文阅读印象

        (2022-04-18 09:29) 5968673

          自去年以来,王孝玲“皂河散记”系列散文频频见诸《宿迁日报》《宿迁晚报》等报刊和“学习强国”等新媒体,东鳞西爪地读过几篇,便觉得这个宿迁中学的老校长平时在地方文坛不显山、不露水的,一旦拿起笔来便表现出非同凡响之势,足见其是厚积薄发,对文学是早有准备。近日集中阅读了王孝玲三十多篇的“皂河系列”,更觉得她的散文作品不仅文采斐然,而且还有异乎寻常的意趣。这意趣包括对小镇风情的描画,对小镇人文的追溯,对小镇美食的回味,对小镇故事的讲述,对小镇人物的记忆,对小镇乡愁的抒发……总体说来,王孝玲的作品日臻于散文大家张守仁先生所言的好散文标准:要有我,写独特,独特写!

          一、以我的视觉,书写一个不一样的皂河古镇

          一般人熟知的宿迁皂河,除了乾隆行宫、皂河抽水站抑或皂河船闸,便是皂河糁汤、叶家烧饼。而在王孝玲的“皂河散记”里,除了这些之外,她还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关于对皂河的认知。在这个小镇上,有辐射周边三省、方圆数百余里的皂河庙会,有绵延千年、特征鲜明的民风民俗,有“不听拉魂腔、吃饭也不香”的柳琴戏,有颇具特色的萝卜豆、萝卜丸、萝卜肉和皂河炒鸡蛋,有辞官回乡、创办实业、兴办教育回馈桑梓的卢举人,有干练率直、声名远扬的“阿庆嫂”,有1974年骆马湖那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王孝玲以她的亲身经历,以她的独到视角,以她的体察认知,以她的真切感受,让我们重新走进皂河,去认识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底蕴深厚的小镇、民风淳朴的小镇、丰富多彩的小镇。王孝玲在讲述这些时,是那样地充满感情、充满怀想、充满留恋。正如她在《百看不厌》一文中所写的那样:对于皂河老家,一没有旧宅可访,二没有老陵可祭,但还是要去看,要去想,在梦里一次次地重回。基于此,她拿起笔来书写,用文字打捞记忆,以此作为给家乡尽一丝绵薄之力,作为对父老乡亲一种感恩的回馈,并把书写家乡当作未来生命航船中的一块压舱之石。

          我们在王孝玲书写皂河的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事物、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中,都能看到作者的存在。在《赶庙会》里,我们看到她怎样地陪同小表弟、小表妹们逛庙会,“手里的那点压岁钱不花出去心里难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的庙会盛况如在眼前;在《看戏》里,我们看到她小时候怎样如此痴迷地喜欢看戏而条件又不容许,只好和母亲在演出将要结束之际去“拔戏根儿”;在骆马湖那场百年未遇的大洪灾中,我们看到她怎样在床上、桌子上、柜子上、箱子上摆满了盆盆罐罐接着破屋的漏雨,同时感受持续暴雨、充满险情的惊心动魄。即使是写卢举人这样的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也同样能看到她对卢举人是怎样地敬重和赞叹:贤哉,卢举人!壮哉,卢举人!

          家乡是一个人的精神之根,也是作家最丰富、最熟悉的创作资源。王孝玲如此地热爱自己的家乡,怀想自己的家乡,在文学的起始阶段就让家乡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温暖着自己的文学历程,是需要持续坚持的。况且,她的家乡皂河还是一个古镇、一个名镇,还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遗产点。

          二、以我的经历,讲述一些不一样的人生故事

          王孝玲的人生是奋斗的、励志的,也是精彩的、丰富的,她以自己的独特经历,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不一样的人生故事。

          她讲上学的故事,暗中听到别人几句漫不经心的夸奖,就成为自己坚定成才信心的一块基石,不仅从农村的“带帽”初中考上了县中,后来还考上了大学吃上了“皇粮”;她讲打平伙的故事,幼童时期就和几个小丫头一起分别从家里带东西出来,一会儿工夫居然攒出一个饭局;她讲当伴娘的故事,长途跋涉、身疲力竭,还险些弄出差错;她讲小时候本镇三个孩子替父亲打酒的故事,感叹当年喝酒的人都老了,都走了,打酒的人也开始慢慢地走上了老年。她写伯家三哥照看自己父母的故事,让我们深为三哥的一诺千钧和始终不渝的善良而感动;她写父亲的梦想,一辈子就是想换一台新机器把棉花店做大,但最终也没有实现;她讲在小学五年级时候就给邻家不识字的姐姐代写情书,看到她眸子流露出掩饰不住的羞怯、嘴角浅浅的梨窝如同盛着蜜……当然,王孝玲讲得最多的还是母爱的故事。母亲不仅把爱给了自己的子女,也布施给其他有需要的孩子。她将姑姑不幸去世后留下的两个孩子接回来视为己出,她小心喂养捡回来的迷路孩子等待着人家来认领。王孝玲甚至也充满人情味地去写家里喂过的猪、养过的狗。眼看着割了一年猪草养肥的猪因为过年明天就要性命不保,鼻子就忍不住酸酸的;名叫黑子的狗被过路车子撞死了,一家人再穷、再饿也不吃杀狗人送来的那碗狗肉。

          王孝玲作品里的故事是新奇的。她善于从过往的岁月中捕捉那些值得回味、值得书写、值得纪念、值得和读者们分享的生活片段,倾注深情地去表达、去诉说。因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她一同感受曾经的喜怒哀乐。在《吃香喝辣》中,我们既看到了李老爹家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困境,也看到了邻里乡亲相互帮衬的民风;在《打平伙》中,我们既看到了打平伙的变化升级过程,也看到了对清贫而快乐时光的留恋;在《淑琴和元松》中,我们嗟叹姑母一家人的命运际遇,也欣慰于父母亲对两个无娘孩子的养育和他们长大后的心存感念……

          三、以我的笔法,营构一种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学养深厚、视野开阔的王孝玲以她恬淡自适的表现风格,或秉笔直书、不扬不抑,或亦庄亦谐、幽默调侃,或娓娓道来、直抒胸臆,以其温润、质朴的文字力量,展现了皂河古镇浮世绘般的瑰丽画卷,给人以一种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首先,语言生动活泼而又极具个性。王孝玲散文的语言特色十分鲜明。她经常在一篇文章中口语、俗语、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等交替使用,而且看起来又是那样地恰到好处、浑然一体。比如《赶庙会》中母亲给大姨哥怀陵介绍对象友莲,可是友莲父母嫌弃怀陵家境贫寒,友莲态度坚决,说了句“图的是‘猪’,不是‘圈’”。这句话在苏北年轻人谈对象时经常说起,意思是只要人好不管家境如何。作者在后文中就沿用了“猪”、“圈”之说,说姨哥结婚后第二年就有了“小猪”,目前正筹备资金盖“圈”(盖房子)。第二是善于用简明的语言描写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打平伙》中几个小伙伴凑东西在红娟家打平伙、凑饭局,红娟的姥姥瞧着他们几个小孩子在眼皮底下瞎折腾,竟能做到三不:不嫌烦、不添言、不插手。就是这寥寥数言的“三不”,姥姥和蔼可亲的性格就出来了,慈眉善目的形象也出来了。《家有三哥》中写三哥生前对子女有过交待,说平时不要太过麻烦我,说我当校长不容易。两句话,也让三哥一以贯之的敦厚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第三是意蕴深厚。王孝玲“皂河散记”系列作品,大多数描写的是一个个的生活小景,一个个的故乡人物,正如她自己所言,都是普通人的生老病死、鸡毛蒜皮。其实并不这样。透过作品,我们看到了隐含其内的深厚意蕴。《吃香喝辣》中通过描写姚家、李家的穷困,反向说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淑琴和元松》中通过描写姑姑家的种种遭遇,歌颂了人间大爱。《看戏》里具体写古镇有自己的戏班子、古镇有自己的戏园子,表现出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自豪。而在《百看不厌》《夜半笛声到客船》《老屋记忆》等篇什中,作者浓郁的乡思、乡愁,更是漾漫了整个字里行间……

          步入人生之秋,一切该收获的已经大抵收获。但是,秋天也是有些作物播种的时候,比如小麦,比如油菜籽,过了一个冬天,我们还可以再有一次收获。王孝玲在退休临近之年找到了文学这块压舱石,一下子又让自己的生活明亮、丰满起来。值得庆幸,值得祝贺!

          王孝玲的生命之舟从此有了文学这块得体的压舱石,一定会行稳致远!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