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扬子江评论》2019年第3期

        (2020-04-26 10:03) 5865546

          《扬子江评论》2019年第3期目录

          大家读大家

          方  方 | 我读巴别尔——阅读《骑兵军》的笔记

          格  非 |  另一个地方,另一种状态——罗伯特·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上)

          文学史新视野(主持人 王彬彬

          孟繁华 | 善是难的,难的才是美的——当下小说创作状况的一个方面

          娄燕京 | 在个人与语言之间——论“九十年代诗歌”的“叙事性”问题

          

          新作快评(主持人 王 尧)

          郭冰茹 | 历史追述中的身份探寻——读《灭籍记》

          行   超 | 小说家的“中年”——读张楚小说集《中年妇女恋爱史》

          

          青年批评家论坛·青年写作的现状与前景(四)

          徐    聪 | 对于现实的迷思——李宏伟论

          周爱勇 | 从“湘西世界”到“巫傩三部曲”:论肖江虹乡土文化小说的承创

          

          作家作品论

          张学昕 | 阎连科的“梦游诗学”

          王双龙 | 飞翔的一种或几种姿势

          王东东 | 雪崩何处:《无名指》中的知识分子问题

          王春林 | 彝人“现代史”——论冯良长篇小说《西南边》

          李新亮 | 毕飞宇的现实主义及其叙事策略

          鲁雪莉 | 行吟之歌——王侃诗论

          汪晓慧 | 论姜玉琴小说中的女性叙事

          

          思潮与现象

          吴周文 | 五四散文传统的当代传承

          李   森 | 论原初写作

          谭逸辰 | 远去的风景:再读“第六代”

          

        卷首语

          方方说巴别尔的《骑兵军》“大多结构都极其简单,篇幅也极尽短小,有的甚至只有一千多字,极端短的,甚至千字不到。通篇只是陈述一个场景一个人物或某一事件,描述的细节相当写实,也相当真切,让人觉得非虚构成份远远多于虚构成份。这种介于虚构和非虚构之间的气质,很像我们曾经有过的一种文体:特写。......但巴别尔却以他别致独特的剪裁手段和简洁瑰丽的语言功力,使得它带着浓厚的新闻气质而成为文学经典。更精准地说法是,巴别尔独具匠心的语言,使得《骑兵军》中的作品超越特写,而成为优质的短篇小说。”我们等待着方方这样细读的文字! 

          我们将陆续连载格非先生对世界着名作家作品的分析文章。本期刊登的格非对穆齐尔的评论,绝非是文学史教程的篇章,或是什么评传式的着述,它是把具体的作品放在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大背景下鞭辟入里地分析作家,从思想到技术层面由表及里的剖析,让人看到的是一个有着学者情怀的小说家阅读世界的心灵窗口。  

          诚如作者所言:“我的初步结论如下:首先,在精神气质方面,穆齐尔与卡夫卡是相通的,他们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预言性。其次,两位作家的写作方式完全不同。卡夫卡倾向于将现实世界经过变形之后进行重组,从而用一种近乎寓言的方式展现世界图景;而穆齐尔采取的是直接对现实世界加以描述和阐释。最后,我认为,穆齐尔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涵盖卡夫卡的一部分主题,卡夫卡则无法涵盖穆齐尔。比如说,卡夫卡在作品中对国家机器、现代法律和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荒诞处境的批判和抗议,穆齐尔在《没有个性的人》中几乎全部都涉及到了。但穆齐尔对科学、理性、社会道德、文化史、知识系统和话语系统的深刻反思,卡夫卡则没有太大的兴趣。我这么说,并不是要向大家证明,穆齐尔要比卡夫卡伟大,而是想说明穆齐尔思想和文本的特殊性。如果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将穆齐尔与托马斯·曼、普鲁斯特进行比较——穆齐尔的哲学思辨能力完全可与托马斯·曼媲美;而在文体和修辞上,......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不是一个比较文学学者能够写出来的文字,也不是一个普通作家能够写出来的文字。

        己亥丁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