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网讯 9月22日上午,由《扬子江》诗刊主办的“中国新诗•南京论坛——诗歌写作与历史资源”成功举办。江苏省作家协会巡视员张王飞,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李朝润、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汪政,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王勇,《雨花》杂志主编李风宇,《扬子江》诗刊副主编胡弦,以及20余位专家和诗人出席了论坛。
江苏省作家协会巡视员张王飞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扬子江》诗刊编辑、推出了特刊《胜利之歌》,作协对此很重视,为此,该刊已在前不久,围绕特刊的历史命题、内质和诗歌艺术的联系连续进行了两次研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次研讨是这个大范围研讨的深化。
李朝润说,特刊《胜利之歌》和《扬子江》诗刊编辑得都很好。江苏是一个诗歌大省,江苏省作家协会对诗歌非常重视,尤其是《扬子江》诗刊,创刊十余年来,一步步地向前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中国诗坛名列前茅的有影响力的刊物。同时,《钟山》和《雨花》也有诗歌栏目。他表示,诗歌有许多问题需要讨论,诗歌与时代、诗歌与人民,以及诗歌的经典化,诗歌教育,诗歌如何自由地表达心灵等问题。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汪政发言说,在诗歌史上经典的理论文本,大部分都来自于诗人,而不是诗歌理论家。因为诗人的理论文本,包含了诗歌所有核心元素,他们都是与诗人和文本水火交融,血肉相关,这就是在诗歌理论史上经典文本,都是出自诗人之手最根本的原因。
诗人们发言活跃,内容丰富,涉及多种子论题,诸如“诗歌写作与中年阅读”、“过去的现在性”、“历史课题与宏大叙事是否可能?”、“地方文化遗存与诗歌写作的地方性”等等。(熊森林)
(熊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