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23日,由《花城》杂志、《扬子江》诗刊和无锡市梁溪区政府联合主办的“古运河文化与当代诗歌创作论坛”在无锡梁溪区举行。梁溪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莉,梁溪区文体局局长张唯,国内着名诗人、评论家、文学刊物主编、编辑叶舟、荣荣、龚学敏、朱燕玲、胡弦、晓华、陆梅、刘晓闻、谷禾、蓝野、晓雪、梁晓明、叶丽隽、李小洛、李刚、成秀虎、王学芯、龚璇、庞余亮、黑陶、达黄、白玛、杨碧薇、李倩倩、白小云、许泽红等3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论坛由朱燕玲和胡弦主持。
张莉致欢迎词,她代表梁溪区委区政府向全国着名诗人、作家、主编聚集梁溪、聚焦古运河文化表示欢迎和感谢。她向大家介绍说,无锡古运河穿城而过,有“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的美称,“古运河文化与当代诗歌创作论坛”在梁溪区举行,是与这个城市的文化积淀和氛围十分融洽的一次对接。她祝贺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与会嘉宾一起观看了梁溪区及古运河文化宣传片。无锡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春秋吴王夫差于公元前开挖,隋炀帝时代开挖通济渠,成为隋代大运河重要部分,北接长江,南达太湖,全长四十多公里,纵贯无锡城区。古运河孕育了独特的运河水乡文化。新建立的梁溪区,取名自梁溪古城,合并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聚集了老无锡的精华,拥有7个国家4A级景区、1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古运河旅游度假区,崇安寺、南禅寺、南长街、小娄巷、惠山古镇等五大历史文化街区,薛福成故居、钱钟书故居等名人故居23处。
本次活动为纪念中国新诗诞生一百周年,整理中国新诗百年取得的成果,探讨当代诗歌与自然、文化遗产的结合及发生关系。着名诗人、小说家叶舟说,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写作地理背景,创作出一首绝版的诗,让其因特殊人文的嵌入而无法模仿和复制,无锡古运河就是这样一条能够提供神品之作的河。浙江作协副主席、《文学港》杂志主编荣荣认为,古运河是强有力的纽带,把两千多年的历史、无数沿河城市串联起来,这启发诗歌创作需要打破艺术创作方式的隔阂,吸取各家所长,也需要借助其他文学艺术形式,完成诗思的贯通。《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谈地方文化的传播方式,他说小时候通过读民间故事认识无锡这个城市,在民间故事中印象好的城市,长大了以后印象就很好,当代诗歌创作也应承担起地方文化传播、传承的责任。大家充分肯定了无锡在古运河保护工作上的成绩,认为无锡旅游宣传做得有活力、有创新,古运河水滋养着两岸百姓,其文化流程清晰、传承有序,生活在古运河边是一件非常幸福地事情,是一种每天都在美好诗意中的以时间为背景的深度游,现代诗歌写作应像古运河一样,通达历史,看到历史对现在和未来的有效参与。
2017年是新诗诞生的第一百年,在越来越国际化、全球化的时代,诗歌面临着不断加深的地方性失去和精神故乡缺失的焦虑,此次论坛的召开在时间上具有纪念与面对的双重及时性。古运河水乡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独特存在,是江南诗歌传统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它提供了诗歌如何呈现不同地域、历史、个体丰富性的有效经验,也为诗人如何拒绝新时代环境下的娱乐化、消费化提供参考。同时诗歌对古运河两岸地方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作用,它帮助人们在自给自足、稳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上建立与之对等的精神家园。电子信息化时代,如何通过诗歌创作将已经因城市变迁、价值变化等导致的被碎片化的传统优秀文化、地方文明重拾重现,是此次活动的引发的重要思考。
《花城》杂志、《扬子江》诗刊作为国内着名纯文学刊物,通过对诗歌的择选、发表以各自的方式参与了新诗的评价、推广和传播,对新诗发展起到了范式化、经典化、诗学普及、美学教育等重要作用,此次联合举办活动,对办刊过程中涉及的诗歌地方性文化写作的方向及可能性进行了深度研讨。
与会专家还对梁溪区古运河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访和学习,参观了古运河清名桥、水弄堂、薛福成故居、钱钟书故居、环城古运河、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和丝业博物馆,在“杨柳风学堂”与老师们一起了解当地的儿童新诗创作教育情况,并举行“读者见面会暨现场诗歌作品签赠”活动,将自己带来的诗集与古运河两岸的读者进行现场分享。(蔡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