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周桐淦:活着,还应该做点什么——一位“退休”作家的前线采访感悟

        (2020-09-03 11:08) 5926758

         

          我今年66岁了,退休前的岗位是记者、编辑和报告文学作家。有媒体介绍,说我是本次武汉抗疫江苏军团中年龄最长的战地记者、江苏派出的唯一战地作家。所以,有人问我,以你这样的年纪,是怎样“混进”武汉前线的?我说,这要从今年春节收到的几条拜年微信说起。往年的拜年微信,多是吉祥如意的祝福和祝愿,今年收到了好几条“活着真好”的劝慰和庆幸。活着真好——是汶川地震时,我从前线回撤到成都写的一篇小散文的标题,当年的痛苦经历,又一次浮现在眼前。2008528日,我们车从震中附近的聚源中学原址驶过,聚源中学,就是因为教学楼坍塌,上课的师生大多遇难了的那一所中学。那一天,车窗外骄阳似火,坍塌的教学楼废墟上覆盖着厚厚的石灰,路边的野草迎风挺立,花坛的月季摇曳怒放,鲜花野草都有着鲜活的生命,但是,数百名孩子的生命没有了,一车人都在无声地流泪,回到成都,我写了散文《活着真好》。12年过去了,当年的散文标题还有朋友记着,我一边翻看着微信,一边翻看到一批批医疗队出征和迎接的悲壮场面,就想,人活着当然很好,但活着还应该做点什么。武汉机场迎接江苏医疗队的标语中,有一条是“鄂苏一家亲”, 既然是一家人,湖北那边的家人遇到灾难了,我们除了关注,还应该做点什么、我能够做点什么?

          我任职记者和编辑工作近40年、从事报告文学写作40多年,我深知让人流泪的新闻背后肯定有大把大把的故事,作为记者,我已经退出一线采访岗位多年,作为报告文学作家,我可以借助一线记者的敏锐发现,找寻新闻来不及展示、展示不了或没有被注意的幕后内容,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还原生活,记录历史,回答人们对前线的关切。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向江苏省委宣传部和省作协党组表达了想去抗疫一线采访的愿望,试图为抗疫做点有益的事情。

          感谢省委宣传部,感谢省作协党组,感谢我退休前工作的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在各有关方面的精心安排下,312日至328日,我到武汉、黄石等地进行了17天难忘的前线采访;其后,又和部分医疗队员朝夕与共,度过了隔离休整、梳理羽毛的14天。

          一个月的采访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省前指副总指挥、驻黄石医疗队总领队鲁翔对两个数字的敏感。鲁翔这次是“快闪” 一样被推上武汉抗疫主战场的,他是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医大附属南京逸夫医院院长,210日下午下班前,卫健委电召谈话,宣布已经省政府领导批准了的决定,要其领兵出战湖北黄石,完成国务院“一省包一市”的战疫任务,11号上午省领导谈话,谈话的内容就6个字,“打胜仗,零感染”,为了保障6个字的完成,前方要什么,后方给什么。谈话1030结束,下午200医疗队包机去武汉,103012点,去机场前包括吃饭时间在内仅有的一个半小时,鲁翔和指挥部的6位成员召开第一次会议,作为指挥主官,鲁翔在不知手下将士是谁、不知黄石的“战场工事”情况如何、对疫情“敌情”若明若暗的时候,和大家商量的不是如何作战的问题,而是党总支和各支部的建立问题,在场的人为他捏一把汗,我在黄石采访听到这里,也为他暗暗着急。可是鲁翔镇定自若,鲁翔说,他看到了两个数字,感到“打胜仗”的把握有了。哪两个数字,一是各地派出人员“高配”的要求得到了全面落实,即,岗位要求初级职称人员,江苏选派中级职称,岗位要求中级职称,江苏派了高级职称,赴黄石的医生中,90%是副高以上职称,鲁翔说,对出征人员的职务没有强求,但职称务必高配一级。第二个数字是队员中的党员比例让他心底踏实了,首批赴黄石的310名医护人员中,党员141名,占比接近50%。鲁翔说,如果前一个数字奠定了胜利的基石,后一个数字则是具备了攻坚的火种。前一个数字的“基石”意义很好理解,在医护界,职称标志着接受知识教育的程度,标志着专业能力的高低。但在社会上对党员、党组织持有不少负面议论和认识的情况下,医疗队员中党员的配比有那么重要吗?接下来的采访,像一幅油画的完成一样,一笔浓似一笔地带我们领略了一个个激动人心的镜头。这次江苏全省一个月之内派出的13批次22支医疗队2820名医疗队员(全国4.2万名,江苏遥居各省第一),全部是自愿报名,几乎都是“一夜成军”、“一夜出征”,呼吸、重症、感染、急诊对口学科的共产党员基本都是抢先报名、集体报名。我先后采访了9支医疗队,在危险岗位出现的“第一位”,都是共产党员,譬如第一次进“红区”,第一次为重症患者穿刺、采集咽拭子,第一次为危重患者插管,甚至医生护士第一次变身为尸体护工……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小民,在禄口机场接到“任命”,要他担任一支医疗队领队,拿下阳新县人民医院的“山头”,这个县社会公用事业相对落后,有一个乡镇就确诊了40名患者。下了飞机以后,来自5个地市16家医院的66名“官兵”,靠花名册点名,才隔着口罩深夜相认,点名之后,李小民做的第一件事是请共产党员举手,22名;第二件事是请写过入党申请书的举手,15名。两项相加,37名。李小民参照专业,两两结对,66人凝聚一起,全身心扑在阳新县的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奋战38天,创造了湖北全省第一家县级医院清零和死亡率1.86%的最低纪录,李小民和他的党支部,也依靠铁锤镰刀的集结,谱写了一曲“散装江苏”聚是一团火的抗疫壮歌。根据这些鲜活素材的组合,我已经撰写和发表了6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和纪实散文,其中报告文学《聚是一团火》,新华日报整版发表、人民日报部分刊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作家网、中国江苏网、江苏作家网、新浪、腾迅以及中国日报、香港商报、扬子晚报等媒体,都作了转载或转发。空军大校林斌是位朗诵发烧友,自己制作了时长3821秒的音频,上线喜玛拉雅,成了热搜。

          我还感到欣慰的是,随我一道工作的助手、80后记者郭靖宇,去武汉时收到某民主党派的微信和发展登记表格,并一再被催促填写,要作为火线发展的对象,但他受以上采访的影响,经过慎重考虑,还是在武汉归来以后,向所在的中共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730日,小郭己经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

          前不久,江苏卫视记者采访时问我,作为一名老同志,这次前线采访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我说,祖国的新一代成长起来了。据统计,这次江苏参战队伍中80后、90后的比例超过了80%,90后占30%,我采访的最小对象是民政队伍中养老院的护理员杨塨燚, 2001312日出生,正宗的00后,在武汉度过了虚20岁生日,大连男孩,无锡九如城康养集团职工。对80后、90后、00后,我都问了同一个问题,小小年纪,怎么会冒着生命危险跑到前线来的?宜兴人民医院重症科护士许雯娇一脸无邪地回答,我们校长上的第一课就是“救死扶伤”!小许说,123日武汉封城,24日是除夕,早晨醒来看手机,满屏微信都是武汉的消息,上班后的早会上,她跟护士长讲,如有支援任务,她第一个报名。25日,大年初一下午,许雯娇真的作为江苏第一批医疗队员,登上了西行的高铁,晚上9点就到达了武汉。许雯娇出生于1998年,22岁,人民日报说是本次抗疫中年龄最小的护士。小许爱说爱笑,因为语言的障碍,常以“嘿嘿”和“哈哈”的笑声与病员交流,病员们也就叫她“嘿嘿”或“哈哈”。我问小许,有什么爱好?她说爱唱歌,什么歌都唱,包括像我们这一辈人唱的红歌。我问她最喜爱哪一位歌手、哪一首歌?她脱口而出:陈粒、《光》。我“百度”了,陈粒是云南女孩,《光》里有几句点睛的歌词:

          快乐缺点勇气/浪漫缺点诗意/沉默一句一句/都是谜题

          歌词寄寓着旁徨、旋律有点儿飘渺,但又不失对生活的积极思考和执着追求。歌有所思,歌有所寄。从小许喜爱的歌来分析,小许其实并不是、或者并不仅仅是“嘿嘿”、“哈哈”的快乐女孩,90后女孩许雯娇外在的快乐和内心的思考也是一道“谜题”。果然, 追踪了解,小许出征的时候,她爸爸肠癌开刀后在家休养,她的男朋友遭遇车祸,当时只能架着双拐移步,也就是说,她在自己家里有病人、有伤员的情况下,看到武汉有恙、祖国有难,居然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走上了历史的前台,参与谱写救死扶伤的大爱之歌、接班之歌!在这样的年轻一代面前,我们、我们整个社会不应该思考一点什么吗?特别应该引起我们反思的是,许雯娇这样的90后,能很“嗨”地唱我们这一代人的老歌、红歌,我们这一代有多少人知道陈粒、多少人会唱《光》这样的歌曲?

          前线归来,我感到自己的心态有了些明显的变化,与80后的女儿、女婿话儿多了,交流的频率也增加了,比尔·盖茨预言新冠肺炎风暴将带来人类社会形态的多种变化,我想,我们家的变化,是否因为我这个老头子去前线客串了一把、打了一回“酱油”而发生的呢?是的,人类社会的进步就应该是几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谐共处,就是一代一代的薪火相传,理解、包容、凝聚、奋进,是这次疫情带给我们中华民族的意外收获。50后的我们,活着,当然很好,但要活得有意义,活得有滋有味,还应该为社会做点什么。让我们化作护花的春泥、铺路的石子,为我们共和国新一代的成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本文是作者在江苏各市宣传新闻界抗疫报告会上的巡回演讲)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