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范小青从江苏省作协主席岗位退了下来,结束了长达13年奔波在南京和苏州的双城生活。回到苏州后,生活一下子又回到了原点,再次审视这片不断在其作品中出现的土地,范小青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这促使她再次拿起笔,用报告文学的样式书写这座老城的前世今生及成长蝶变。于日前推出第一部长篇非虚构作品《家在古城》之际,范小青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个人首部长篇非虚构,全景勾勒古城之“变”
《家在古城》是范小青第一部长篇非虚构作品,被列为省委宣传部2022年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重点项目。对范小青而言,这既是一次写作上的挑战,也是她就古城保护这一人类共同课题与世界所作的一次深度对话:除了保护好古迹,今天的我们,又能给我们的后人留些什么呢?
作为一部富有全景构型和细部肌理的纪实之作,《家在古城》以时空交错的全景式叙述,将苏州古城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城建、生态等和盘托出;同时以“我”为发散点,从自己童年生活的同德里、五卅路开始,逐渐拓展、勾勒出苏州古城世纪变迁发展史。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家在古城”展现了范小青曾经生活过的建筑街区的今昔之变,在儿时追忆与当下时空的不断穿越中,更多的物、事、人、情被激活了,展现出一幅沧桑绚丽的苏州古城风情图画;“前世今生”再现了苏州包括状元府、费仲琛故居、墨客园、潘祖荫故居等在内的多个名人故居的保护、修缮、开发和活用,进而延伸凸显出苏州“崇文重教”的城市风格和社会风尚;在“姑苏图卷”中,范小青通过平江路、山塘街等,重点讲述古城于裂变中“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成功经验。
采访人数不下两百,关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报告文学讲究真实,而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写苏州古城保护与治理,无疑难度系数更大。在写作中,范小青不仅查阅了大量史料,更用双脚丈量姑苏,在寻访古城大街小巷的过程中,她和古城的原住民、建设者交流,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范小青告诉记者,她估算了一下,这次写作过程接触的人,或者是直接采访,或者是开策划会、座谈会,或者是上门求教,甚至是偶尔得之,恐怕不下两百人。
此外,和范小青以往作品一样,在《家在古城》里,从马桶革命到小巷路面处理等,民生仍然成为关键和核心。正如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汪兴国所说,范小青的目光、笔致,始终投向最广大最普通的人民大众,大到医疗、教育、生态、住房,小到停车、公厕、记账本,只要是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都是她关注的焦点。
文学与古城双向奔赴,彰显浓郁的江南韵味
“每一条巷,都像是我的童年,像是我的亲人;每一座桥,都能让我心动,都能让我欢喜;每一座宅,都是我最留恋、最亲近的,像是我自己的家。”从步入文坛开始,范小青即以对古城市井风俗世情的细致描摹,成为“小巷文学”的代表人物。40多年创作下来,文学与古城的双向奔赴,更是让她赢得了“范苏州”的美名。
作为范小青小说创作的延伸、拓展和深入,《家在古城》中浓郁的江南文化韵味及苏州文化特有的气质都与其以往的作品一脉相承:“从离开这扇门,到再次敲响这扇门,整整五十四年时间。”范小青在书中回忆,她家于1967年1月搬离同德里6号,那里后来因电视剧《都挺好》成为网红打卡地。她写状元府里的人,曾经“祖孙父子叔侄兄弟进士”“南书房行走紫禁城骑马”。
建筑因人而生动,书中写到的潘祖荫故居正是苏剧《国鼎魂》的故事发生地,该剧讲述了苏州潘氏一族保护并捐赠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大盂鼎、大克鼎是两件被称为“重器鸿宝”的西周铜鼎,与毛公鼎一起被誉为“海内三宝”。80多年过去,范小青从主人公潘达于的孙子、孙媳妇那儿再次听到这个故事时,依然会为其中的惊心动魄,以及大户人家女主人所表现出的淡定、气魄和智慧所折服。
对话
记者:《家在古城》开头就是2021年。这本书的创作始于什么时候?可以描述一下你结束双城生活回到苏州时的心境吗?书中多有对你在南京工作的戏谑,比如称在南京打工、在南京瞎忙之类的描述。
范小青:《家在古城》是2021年秋天开始写作的,之前的两个月一直在采访、行走、收集资料。
我差不多是2021年年初回到苏州居住的,从2008年1月去南京工作,到2021年年初回家,十三年。心情并没有特别的波动,对工作了十三年的岗位、对朝夕相处的如同朋友般的许多同事,虽有些依依不舍,但到了回家的时候,就该回家了。回苏州不久,姑苏区政府就和我联系,探讨这本书写作的可能性。书中我戏称在南京“打工”“瞎忙”,就是写作的自由任性,还有些调皮——虽然是老年人,该调皮还是要调皮的。
记者:在外面辗转多年,再次全身心地回到苏州,重新认识这座城市的人、物、事,这种心境上的变化,对你创作这本书有怎样的影响或帮助?比如书中所显露出来的敬畏、好奇,还有作为一个苏州人的职责,等等。
范小青:我一直是热爱、喜欢我的家乡苏州的,早年也一直住在苏州,写苏州,但是经过一些年在外奔波,再回头来看苏州,更加有对比,有参照,更看清楚差异和特质,体会也就更不一样了。我一直以为,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苏州的我,对于苏州文化的方方面面肯定是了如指掌烂熟于胸的,但是这一次《家在古城》的写作,让我知道了我的无知和浅薄,苏州文化所容涵的博大精深,是我穷尽一辈子的努力,也难以望其项背的。
记者:这本书是你的首部长篇非虚构,你也说这书是“要我写”和“我要写”的结合。对一个小说家而言,挑战性在哪里?
范小青:报告文学通常是“要我写”,也就是有人、有组织来邀约写作,是带着外在的任务开始的。对于我来说,之前没有写过长篇的报告文学,这中间也有过犹豫,小说的自由和报告文学的局限,会让我左右摇摆、反复斟酌的,但最后还是确定下来,这里的原因就是“要我写”和“我要写”的融合,如果只有“要我写”,我恐怕不敢承担,因为有了“我要写”,我才有了勇气。
作为小说作者,写非虚构,最大的挑战就是需要大量真实生活的积累,我要直接面对很多人,我估算了一下,这次写作过程接触的人,或者是直接采访,或者是开策划会、座谈会,或者是上门求教,甚至是偶尔得之,恐怕不下两百人。我没有统计写进书中有名有姓的人到底有多少个。对于一个闭门造车的小说作者来说,这是一个考验。
记者:小处说小。各种人、物、事,通过与老城相关联的方方面面纷纷登场,拼接出一幅当今苏州热气腾腾的生活图卷。这些代表性人、物、事是如何选择的?
范小青:报告文学中的人物都是百分之百真实的,而且不可能采访了一个不满意,再重新找人,那样工作量太大了,所以基本上是采访谁就写谁,并不是说他们就一定有代表或典型性,这就需要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让采访内容沿着我设定的方向、也就是书的主题走,从平凡普通中发现他们的代表性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