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雪彦: 隔离区的老王

        (2020-02-03 16:01) 5893735
          


        王医师在发热门诊诊治病人

          这几天,医院的“好好先生”老王突然不见踪影了。他不准时煲“鸡汤”了,他的“学校”也不开课了,无数的“王粉”疑惑又失落,进而纷纷打听他的去向。

          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老王是上了“前线”,投入了当下的一场战役——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这样的消息,让那些“王粉”们又敬佩又担心。

          老王其实不老,不过四十多岁。他个子不高,戴了一副银边眼镜,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每次见他,不是在科室里诊治病人,就是被小区里一群大妈围着科普健康知识,或是背着一只单反相机四处拍照。

          老王是医生,却常常干着“老师”的活儿。2001年,他和同事们开办了小城唯一的“肝病学校”,每月19号上课,雷打不动,已经坚持了19年。他还是本市雏鹰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在各种慈善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上,经常会出现他的身影。我们笑他:你是大妈、奶奶们的男神。他听了总是呵呵一笑。

          老王还是“厨师”。每天早晨5点,夜晚10点,他总会准时煲一锅“健康鸡汤”,送给他的“王粉”们。这个鸡汤一煲就是好多年。天生的好脾气和热心肠让“医生老王”拥有粉丝无数,据说,许多人不喝一口“老王鸡汤”就睡不着觉。

          这是小城唯一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救治定点医院。疫情发生后,老王第一时间就向医院领导请战。那是除夕前夜,在那个本该幸福团圆、其乐融融的夜晚,老王扛着行李悄然出发,踏进医院的隔离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就这样,老王成为了小城抗击疫情先锋部队中的一员。

          一直被众人视为“好好先生”的老王,常常自称“工资卡都攥在老婆手里”。然而,这次疫情发生后,他没有和妻子儿子商量,直接入驻了隔离区。老王终于“霸道”了一次,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出行。而且,不言归期。仿佛连妻子心疼的泪水、儿子不舍的目光都不曾看见。

          除夕那天,我背着相机来到感染楼,正好老王在发热门诊上班,穿着白色的防护服,近视眼镜外套着厚重的护目镜。起初我都都没认出他来,还是他看到我,笑着说,你来了,正好帮我拍张照片!说着,直起身子,向我做了个胜利的手势。我举起相机。镜头里的老王像个笨拙的白熊。我想笑一笑,眼泪却止不住流了下来。


        王医师在发热门诊诊治病人

          第一次来隔离区,老王怕我不懂防护知识,不停指导我:哪里换隔离衣,哪里穿鞋套……热情得我都嫌他啰嗦。我费劲地穿好防护服,感觉走路都跌跌撞撞。于是想,老王带着这身行头24小时值班,是怎么熬过来的啊!

          大年初三,看到一张照片,是和老王一起值班的护士拍的。照片上,老王疲惫地在靠在诊室的椅子上。后来,我问老王干嘛不去宿舍休息。老王笑嘻嘻地说,医院防护用品紧缺,这样可以节省一套防护服啊!我眼圈红了,为自己那天穿了一套防护服而羞愧不安。

          


        午夜王医师在隔离区休息

          老王胃肠功能不好,平时喜欢喝茶。到了隔离区却戒掉了茶瘾,每次接班前还要控制饮食,常常是凌晨一点钟才吃晚饭,早晨口渴了也不敢喝水。因为一旦上厕所,隔离衣裤全部得更换。为了节省防护用品,他和同事们都宁愿让自己忍受煎熬。

          在隔离区一段时间后,老王“煲汤瘾”又犯了。这次,他煲的是“新冠病毒防护镇定汤”。只不过,因为在隔离区值班时无法使用手机,他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定时发出去了。只有休息时间,他才能抓紧“煲”上一锅。老王说,随着疫情愈加严重,许多人谈“疫”色变,本来没有病的,都被吓出病来了。所以老王和他的战友们在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时,还担负起了心理医生的职责,安抚患者和家属的焦虑惶恐情绪。

          老王爱好摄影,一向是我们医院的宣传积极分子。自他入驻隔离区后,便自告奋勇兼任起“战地记者”来。也是利用休息时间,他拍了不少“战区”里的照片。但是由于隔离区里没有网络,他无法及时传给我。于是这几天,我和老王有了特殊的约会——他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将储存了照片的U盘交给我。我拿回去拷到电脑后,再约个时间和地点还给他。这情形,颇像从前的地下党接头。

          打开U盘,看着老王拍摄的照片,一幕幕白衣勇士奋战的镜头常常让我忍不住眼里起雾。如今,老王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在隔离区奋战十多天了。我问老王,心里如何想。老王说,坚持就是胜利,我等着春暖花开。

          老王是海门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他叫王永兵。

          作者:杨雪燕(笔名:雪彦)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海门市人民医院党委办 

        中国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学习强国 中国作家网 中国文艺网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文化报 文学报 中国现代文学馆 巴金文学馆 中国诗歌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腾讯文化 中国新闻网 中国江苏网 我苏网 新华报业 四川作家网 《钟山》杂志社 中国作家网 巴金文学馆 新华网副刊 新华网图书频道 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诗歌网 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南作家网 广东作家网 作家网 北京作家网 山东作家网 贵州作家网 中国艺术批评 中国文联网 浙江作家网 上海作家网 苏州文学艺术网 湖北作家网 辽宁作家网 河北作家网 中国诗词学会 海南省作协 陕西作家网 江苏文化网 钟山杂志社 张家港作家协会 江西散文网 中华原创儿童文学网 福建作家网 凤鸣轩小说网 百家讲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