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如约而至。庚子鼠年,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轮回。满怀欢欣的人们,就这样走进时光的轮回里,走进生命的轮回里。家家户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这样一个新春,让新的期盼与憧憬,在春风里放飞。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这一切。是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改变了这个初春的颜色,也改变了人们的面部表情。春风里,出现了一拨又一拨忙碌的身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是党员,我先上!”1月27日晚,江苏首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147名队员中,有正式党员51名,预备党员4名。南医大二附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孙立群,他当然知道,接触被感染者中的重症病患,其危险性有多大。然而,他更知道,这部分病人,其生命处在最危险的边缘。参加此次援鄂医疗队,让他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这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身临最危险的一线,用自己面临危险,换取重症感染者生的希望,让他们的生命远离最危险边缘。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里的党支部副书记,他选择了“冲在第一线”!他说,“这是责无旁贷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扶危渡厄,医者担当。作为医务人员,当普通民众担忧和尽量远离的时候,我们必须近距离和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打交道,担当特殊的‘逆行者’……”
1月25日深夜,在前往武汉的列车上,身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秦涌一笔一画,认真地书写了四页入党申请书。年届五旬的秦涌,家里有两位老人需要照顾,二老身体并不好。然而,身为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一名专家,在疫情爆发,人民生命面临危险的时候,他怎么能袖手旁观呢?他要向党组织表明自己警与疫情战斗到底的决心和信心。1月27日晚,他和其他4名医护人员,一起向江苏总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无独有偶,陶连珊医生也选择了27日晚,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而这一天,正是她50周岁的生日!与秦涌、陶连珊一同递交入党申请书的还有朱成华医生、周游医生和李静护士。
“时间飞快,到武汉已经是第三天了。除夕夜家人团聚的温暖还在心里,大年初一晚上我就和146位江苏援鄂医疗队队员踏上前往武汉的高铁,迎接战斗。”
“最舍不得的是一头长发,但是长发换防护服时很不方便,我就和同事们相互帮助,剪掉了留很多年的长发。心里真是不舍,眼泪快掉下来了。不过没关系,它终究会长长的,那时候疫情应该早被我们打倒了。春暖花开时,我们还是会长发飘飘!”
上面这两段话,摘自南医大四附院主管护师李如芝1月27日的日记。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从皆有之。更何况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姑娘呢?!如果你看到过李如芝那一头浓黑的长发,瀑布般散披在肩头时的模样,我想你一定能从她恬静的微笑里,感受到“岁月静好”!如果你看到过剪去一头长发之后的李如芝,那淡蓝色口罩上方,一双大眼睛虽然有神,但我不得不说,完全是判若两人,原先的娟秀了无踪影矣。她的牺牲,在这场疫情面前,看似那么的微不足道。说心里话,却叫我心疼。
每一个奔赴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都被家人牵挂。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组长、副主任护师梁梅兰,是一位有着10多年呼吸与重症医学一线护理经验的资深护士。她对武汉疫情当然十分关注。当她得知江苏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出征武汉之后,怀着激动心情报了名。正式报名之后,她才给自己丈夫发了条微信。原以为要跟丈夫解释几句的,没想到,丈夫秒复:我支持你!放心去吧,家里我来照看。
同样,淮安市第二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丁宗励的父母亲,也是家中最后一个知道自己儿子奔赴武汉支援的。丁宗励考虑的是,父母亲年事已高,对自己驰援武汉不免担心。所以,决定出发前再告知二老,也好让他们少担心几天。
哪知道,当丁宗励出发前告知父母实情时,老父亲默默地说了句,“早就预料到了!到了武汉注意安全就行。”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陈祖涛,17年前曾参与抗击“非典”,此次面对“新冠状肺炎”疫情,在别人还没有报名时,他就找到医院党委,主动请缨,要求带队支援武汉。同为苏大附属医院医生的女儿,得知父亲报名后,态度鲜明地给老爸竖起了大拇指:“老爸,我支持你!”
作为预防感染方面的专家,常州赴武汉医疗队副队长杨乐,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我既要保障随行医护人员不发生交叉感染,也要指导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和物资。在照顾病人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
得知儿子出发的消息,杨乐的父母亲说什么也要亲自到禄口机场为儿子壮行,希望儿子早日凯旋归来,从此像他的名字那样,笑口常开!
这是一份来自我家乡医院的医护人员的“请战书”——
尊敬的院领导:
我们是泰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医护人员。当前全国人民正面对新冠状病毒的肆虐,江苏省已有确诊病例,风险随时存在。作为泰州地区唯一一家三等甲级综合医院,为全市人民健康保驾护航我们责无旁贷。
我们特此向院领导请战,愿为战胜新冠状病毒疫情随时听候调令!我们愿意义无反顾,奔赴治疗一线作出我们的贡献。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妇产科医护人员
2020年1月25日
这份请战书上,签署着“许士敏”、“殷华兰”、“刘宝娟”、“赵银玲”等26名医护人员的名字。有些签名看得清,有些签名字迹过小,再加之手书,看起来并不十分清楚。然而,这并不防碍我向她们这个光荣的群体,奉上我深深的敬意!
说实的,她们原本和我们一样,就是普普通通的人。在寻常的时光里,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在面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发的时候,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扞卫一名医护人员的职业操守和担当,让她们在这样一个不寻常的春天,变得不那么寻常!
我想,正如李如芝所说的那样,这场疫情终究会被战胜的!等到春暖花开时节,她定能长发飘飘!和许许多多的李如芝一样,他们的名字,在这个春天,注定会在春风里被人们传颂!
2020年1月29日
中国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学习强国 中国作家网 中国文艺网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文化报 文学报 中国现代文学馆 巴金文学馆 中国诗歌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腾讯文化 中国新闻网 中国江苏网 我苏网 新华报业 四川作家网 《钟山》杂志社 中国作家网 巴金文学馆 新华网副刊 新华网图书频道 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诗歌网 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南作家网 广东作家网 作家网 北京作家网 山东作家网 贵州作家网 中国艺术批评 中国文联网 浙江作家网 上海作家网 苏州文学艺术网 湖北作家网 辽宁作家网 河北作家网 中国诗词学会 海南省作协 陕西作家网 江苏文化网 钟山杂志社 张家港作家协会 江西散文网 中华原创儿童文学网 福建作家网 凤鸣轩小说网 百家讲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