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2日,第七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启动仪式现场。一项旨在支持青年作家成长的计划——首届(2021-2022)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隆重揭晓。江苏青年作家孙频和郑在欢、渡澜一同入选。这是作家王蒙以个人稿费出资成立的“王蒙文学发展专项基金”结出了第一枚硕果。对王蒙先生来说,这一基金的设立寄托着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深情担当,和对新时代文学、对一代又一代青年写作者的热切期待。而对广大青年作家来说,这既是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也是他们面向未来、展开无穷创造的新的开始。
孙频,江苏作协专业作家。1983年2月出生于山西交城,汉族,2002年9月至2006年7月就读于兰州大学中文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创造性写作专业。曾任职于太原市文联《都市》杂志社,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2008年开始小说创作至今,发表中短篇小说四百余万字,出版有小说集《以鸟兽之名》《鲛在水中央》《松林夜宴图》等。
王蒙、铁凝共同向获选作家代表郑在欢颁授“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荣誉
活动现场,着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北京出版集团董事长康伟等出席活动。王蒙、铁凝共同向获选作家代表郑在欢颁授“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荣誉。百余位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庄重而荣光的时刻。
李敬泽讲话
李敬泽在讲话中指出,为支持青年作家成长,让中国当代文学、新时代文学永葆青春活力,王蒙先生捐出稿费,在中华文学基金会设立了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中国作协党组对王蒙文学发展专项基金的工作高度重视,决心以此作为推动青年文学繁荣发展的活跃的平台。青年作家支持计划便是该基金的第一个持续性项目,目标包括每年从40岁以下的青年作家中选出若干名特选作家予以支持,同时举行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论坛。该计划由中华文学基金会王蒙青年文学发展基金、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出版集团联合主办,每年在北京十月文学月期间举行。
李敬泽表示,今年的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的评选,邀请刘大先、何平、张莉、杨庆祥、黄德海、季亚娅、金理、丛治辰、岳雯、李壮十位新锐批评家为推荐人。在此基础上,由李敬泽、邱华栋、何向阳、王山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产生了三名特选作家。今天的揭晓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将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和内容,不辜负王蒙先生的重托,推动新时代青年作家不断开辟新境界,攀登新高峰。
邱华栋宣读获选作家名单及推荐语
邱华栋宣读了获选作家名单及推荐语。评审委员会认为,孙频的小说从情感到社会、从现实到历史、从城市到乡村,显示出强悍的挖掘能力与鲜明确切的创造热情,并以她颇具个人风格的方式,向那些生命荒芜但又不断向上、身陷泥沼但又渴望清洁的个体生命致以文学的关怀和敬意。在《我们骑鲸而去》《骑白马者》《以鸟兽之名》等作品中,作家为现代文明背景下貌似失意的“我”以及更多的“我们”赋予独特的力量,使之得以在艰辛汹涌的生活中跋涉前行。
不同于人们惯性想象的另一种“90后”,郑在欢作为同生活贴身肉搏的年轻写作者,他的小说洋溢着饱满的热情和恣肆的野生感,将生活的艰辛创痛转化为意外的欢乐、绵长的温情。在小说集《今夜通宵杀敌》《团圆总在离散前》和长篇小说《3》中,作家再次展示了将“现实感”和“想象力”、“悲哀”和“欢乐”贯通融汇的能力,他是少见的、具有真正幽默感的作家;这种“笑中带泪”的幽默,充盈着深切诚恳的现实关怀。
而来自内蒙古的作家渡澜,其创作则呈现出另一种风貌。评委会认为,渡澜的写作在汉语内部展现出独特的草原音调。她将古老文明的青山迢递,接续进先锋文学的叙事传统,呈现着超越性别与年龄的强悍能量。她在元小说的意义上处理生与死,万物有灵,同生共死,她将顺应自然的文明潜意识,转化为细节繁盛却总体寓言化的当代形式。进而以这种形式,去触碰现代性之人欲与天理的基本命题。
郑在欢致答词
获选作家郑在欢致答词,他代表所有正在文学之路上奔跑探索的年轻伙伴,向捐出稿费支持青年作家创作的王蒙先生致以由衷的感谢和敬意。多年的写作经历让他始终相信,文学是有光芒的,讲述是有力量的。他说,文字和文学能够给一个人的生活带来改变,这些改变可能很微小,但其中的暖意和亮色,又可以很大。“我会继续写下去,把值得讲述的故事讲给更多的读者——为了文学所能带来的那些或大或小的改变,为了把暖意和亮色带给更多的人。”
据悉,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由中华文学基金会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出版集团共同主办。该计划邀请十位青年批评家作为特约推荐人,每人推荐三位在过去一年中出版或发表重要作品的40岁以下青年作家,由评审委员会对推荐人选进行评选,最终产生2至3名年度特选作家。9月24日,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主题论坛将在十月文学院举办,论坛主题为“新时代与新的文学”,近二十位作家、批评家将围绕相关话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