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网讯 2022年11月22日,由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南京市作家协会、《青春》杂志社主办的“南京文学与批评的年轮”论坛在世界文学客厅举行。
今年,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凭借《批评的返场》一书,成为南京首位获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的批评家。以此为契机,论坛邀请了何平与“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签约作家何同彬、李丹、李玮、李章斌、韩松刚,南京世界文学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联络人袁爽,高校青年评论家沈杏培、赵步阳、张博实、李家玉等,从各自视点出发,细致勾勒南京文学的批评年轮,畅谈批评家的责任与使命。
视点一:有文学的生活
“在南京做文学批评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何平说自己二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南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南京作家群充满活力且可持续生长;文学教育资源丰富,以大学和作协为中心的批评家群落互动互渗形成代际传承的南京文学批评传统;作家和批评家相互激发,市民日常文学生活参与程度高,政府层面有各类政策扶持措施和常态化的文学批评奖项设置。“如果比照选宜居城市那样,选适宜文学生长的城市,这三四十年来的南京应该算一个。我的文学批评是南京这座文学城市的批评传统滋养出来的。”
“南京文学氛围一直很浓厚”,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评论家赵步阳也表示,“我自己主持过《青春》的栏目,也参与了很多《青春》组织的活动,能感觉到《青春》在大学生中的感召力。”
“南京本身民间文学活动就特别多。”在《扬子江文学评论》执行副主编何同彬看来,自己的批评生涯深深受益于南京的文学传统。他回忆,上世纪和黄梵等南京的作家诗人一起做了很多民间的、官方的、半官方的活动,“恰恰就是这些在评价体系没有用的、现场感很强的评论,对我们的成长非常重要。”何同彬认为,学院文学批评有时过于注重文学史框架或文学理论框架,会跟文学现场产生隔膜。“但文学现场日新月异的变化,是需要我们评论家重返现场、消除隔阂的,我觉得这是《批评的返场》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或许正是有感于南京的文学传统,何平曾表示,《批评的返场》之前想用的书名是“有文学的生活”,“以此纪念这些年赋予我丰富文学生活的朋友们。”
视点二:返场
“返场”是《批评的返场》一书最具标识性的行动姿态。在该书责任编辑管小榕看来,这本书深入剖析了文学时代的形成原因,并涉及网络文学这一新兴文学现象,充满现场感和思想性。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玮在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时也提到,《批评的返场》写了同时代人的意识,唤醒了一种共同体般的体验;它不是为文学史寻求例证,而是着眼于对话交流;它不是直面的论述,而是一种批评的行动。
事实上,这也是何平从事文学批评的一贯追求。《青春》杂志主编李樯提到,虽然自己也写小说、诗歌,但到了《青春》以后,才开始对评论文章有所涉猎。他对何平的评论读得比较多,感觉是“不仅读得懂,而且读起来很新鲜,很畅快。”他对文学前沿的认知、捕捉,总能给人启发。
何平的“返场”行动与对其文学的体察、思考紧密结合,因而既能真正沉入现场,又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章斌提到,《批评的返场》里很多观点一针见血,自己也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对文学现场的接触不完整,未来是否要更深地进入现场。
“可能因为我本科毕业后工作过十年”,何平说,所以一直看重文学现场,看重与读者作家的交流。何平1992年从南师大毕业,工作十年后又回到南师大读博、教书。“我更关注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的审美感受,而不是我直接挪用理论对作品进行概括的评价。”
视点三:再谈青年
“在过去的七十年,中国当代文学的青年创作与青年评论有着丰富多样的命名维度和理解维度,其中‘青年’与‘代际’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关键词。”在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李丹看来,自90年代到当下,“代际”细分成为了学院、市场和大众理解年轻文学工作者的重要范式。从“70后”作家这一命名开始,程式化地陆续生成“80后”“90后”“00后”数代青年文学人,并逆时针生产出“50后”“60后”的文学史命名。“以上种种,都显示出“青年”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关键地位。”
关注青年写作,是何平一直在做的事。不论是在《花城》杂志主持“花城关注”,还是自2017年以来和复旦大学教授金理共同召集5期“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他持续关注青年作家和青年批评家,认为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得出什么结论,而是形成一种讨论文学的态度和风气。
或许为了回应对于青年批评的关注,此次论坛出现了许多年轻身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张博实和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李家玉代表青年批评家现场发言。张博实表示,很期待年轻作家和批评家展现出青春的活力、“永远的先锋”之姿态。李家玉说,虽然自己在文学批评领域还没有很多实践,更谈不上有经验,但在论坛上倾听到他们那个时代的声音,也唤醒了自己表达的勇气。
视点四:批评的革新
“南京是一个有着深远的文学批评传统的城市。新时期以来,涌现了一大批在学术界、文学界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评论家、理论家。如何承续这种批评传统承续,在新时代文学语境中做好当代批评思想的转化,值得我们学习、反思。”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韩松刚说。
当下,文学批评已置身于全新的场域。“文学疆域与边界在变化,文学秩序面临重组,文学现场更为多元芜杂,批评家的知识体系、批评观念和阐释方式亟待新的升级。”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沈杏培说,比如,豆瓣、微博、公众号等各种网络文学平台的写作正在强势崛起;年轻作家以新的美学或奇异世界观延展着汉语文学表述的可能性;学科或门类之间的跨界写作、越界叙事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网络文学、科幻文学逐渐从亚文学发展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学类型。“面对这种新的文学语境和文学现象,当代批评家在文学生产制度中的功能需要新的拓殖,批评家的任务也需要相应调整。”
对此,何平颇有新意地提出了“文学策展人”的概念:“文学策展人是联络者、促成者和分享者,而不是武断的文学布道者。”何平提出“文学策展人”,意在打破书斋式的作业方式,让批评家成为“一个在场的思想者和文学的行动者,能够以专业视角和公共知识分子的情怀介入文学现场。”
“在世界文学之都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摸索和思考,希望能够发挥‘世界文学之都朋友圈’的价值和平台作用,在关注南京作家、南京作品的同时,积极拓展与海外文学期刊、杂志、报纸等主流媒体的合作,将南京文学评论的好声音传播出去,多维度展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南京文学生态。”袁爽说。
“文学创作与评论是文学的一体两翼。作为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在文学创作与评论上均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任家龙在致辞中表示。
据悉,南京文联与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青春文学人才计划”,已经进行到第三期,扶持了李丹、李玮、李章斌、何同彬、韩松刚等一批优秀青年评论家。“未来,我们将为青年评论家提供更多机会,以签约、专栏、研讨等多种形式,搭建评论家与作家之间的桥梁,做青年评论家的知心人,向全世界传播属于南京的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之声。”任家龙说。(俞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