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0日,首届“何建明中国创意写作奖”颁奖仪式于以线上形式举办,江苏青年作家向迅、叶炜分别凭借作品《与父亲书》《还乡记》获得新锐奖。
近年来,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多元发展、严肃文学与类型文学的交叉影响、网文写作的多样化现实化等现象背后的多股推动力量中,总是能够看见创意写作的身影以及来自上海高校发出的声音。创意写作中国本土化发展十余年来,从高校学科建设发展开始,不断完善着从本科到博士后乃至反哺初高中作文的全教育体系,同时《中国创意写作研究》杂志的创刊、连续六年华文创意写作大会的举办,都是创意写作深耕本土化的重要标志。一种文学概念及文学精神的传播发展,也同样离不开文学奖的鼓励推动。
去年9月,“何建明中国创意写作奖”宣布在上海正式设立,成为继北大培元杯、华东师大“未来文学家”大奖之后又一个令文坛瞩目的创意写作类文学奖,也是国内首个以“中国创意写作”命名的正式奖项。“何建明中国创意写作奖”由作家何建明捐资设立,每届奖金30万元。该奖落户上海大学,由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担任执行机构,旨在激励优秀的创意写作作品,鼓励更多作者、教育者与组织关注并参与创意写作学科建设与发展,立足中国现实,讲好中国故事,建设中国学派。11月,首届“何建明中国创意写作奖”正式揭晓,共评选出作品奖1名,新锐奖2名,理论奖特等奖2名,理论奖一等奖3名(空缺1名),理论奖优秀奖6名,以及教学贡献奖1名。
受疫情影响,首届“何建明中国创意写作奖”颁奖仪式于今日以线上形式举办。何建明、汪政、朱寿桐、葛红兵、夏烈、杨剑龙与获奖者以及各高校代表200余人参与了线上仪式。
在该奖组委会执行主任葛红兵教授看来,首届“何建明中国创意写作奖”的评奖过程及结果,同时也是十年来创意写作学科在中国高校诞生发展筚路蓝缕的一次集中展示。他介绍道,本次评选活动采取作家自行申报和专家推荐结合的方式进行评选,共计收到文学作品160多部,论文200多篇,初评委员会经过初评,遴选30%作品入围,然后终评委员会终评,最终产生了这15位获奖者和获奖作品。他进一步表示,自己见证了创意写作从早期在国内只有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少数高校有学科创生到如今500余所高校建立起了创意写作学科,并且不同程度参与创意写作课程的本科学生数量已破万。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中国创意写作年会、《中国创意写作研究》学术辑刊相继成立,如今“何建明中国创意写作奖”加入其中,“这些成绩都将成为今后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真正基石。”
“中国的文学写作,其实在这些年中有很大变化,包括了文体的变化,这在小说、诗歌和纪实类创作中都有变化,其实当代作家在面临新的阅读形式和新媒体的挑战,他们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写作形态。这种变化和文体的多样化、新发展,归根起来就是作家们都在探索新的创作方法,都是在进行创意性的写作。”何建明在线上表达了自己对首届评奖的感受,他也从自己的写作经历出发鼓励参与创意写作创作与研究的所有人,“我们要关注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只有从这里介入看到不同之处,才可能更好理解创意写作在中国的发展。”
首届获奖作品中,作品奖由云南作家张庆国《犀鸟启示录》摘得;青年作家向迅、叶炜分别凭借作品《与父亲书》《还乡记》获得新锐奖;中山大学教授、博导戴凡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刁克利荣获理论奖特等奖;格雷姆·哈珀、柳伟平、王文捷获理论奖一等奖;安晓东、卢文婷、孙囯玲、苏子晴、张纯静、朱丛迁获理论奖优秀奖;长期从事创意写作教学实践和创作研究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获教学贡献奖。
以下是部分获奖者授奖词:
作品奖
张庆国
《犀鸟启示录》
《犀鸟启示录》聚焦“借观鸟而脱贫”这一奇特的脱贫方式,创意地融合了深度报道、生态文学、科普文学、地方志、行业史等多种非虚构文体,并通过诸种篇章间化学反应式的碰撞,将一份涵盖生态之美、自然之爱、脱贫之艰、生存之韧的分布式美学图谱呈现给读者。作者以诚挚而饱满的笔触,不仅拉开了一幅新时代中国乡村的生态画卷,同时还是对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的真实记录。不论内容,还是形式,《犀鸟启示录》都为当代纪实文学打开了新思路、新局面。
新锐奖
向迅《与父亲书》
《与父亲书》介于纪实与虚构之间,融散文和小说于一炉,置当下与历史互现,其中激情与理性相得益彰,是近来青年作家中难得的上乘之作。全书以父子关系为切入,既揭示亲情之间略显残酷的某种冷漠现实,又呈现其中的美好和温馨。在“父亲”生命的弥留之际,“儿子”复杂的心情交织着对其父与童年生活的追忆,这不仅令读者动容,也引发读者多维度的现代之思。
新锐奖
叶炜《还乡记》
《还乡记》是叶炜“城乡中国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东部的“山乡巨变”。叶炜以娴熟的笔法、生动的叙事以及复调性“第一人称”,展示了与乡土根血相连的“70后”一代的“城”与“乡”、“爱”与“欲”、“新”与“旧”。这不仅为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提供一个别有意味的艺术注脚,也为创意写作教育的可能性提供了一份有效证词。
理论奖·特等奖
刁克利教授
刁克利教授,是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创建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创意写作书系”的主要作者兼译者,他主持翻译、引进了数十种英美创意写作理论着作,使中国写作学科的观念及方法为之一新。其获奖论文《经典作家的品质》,以中外古今海量的经典作家为个案,探究“成为经典作家”的内在共性。这些探索进一步深化了“作家论”研究,同时将创意写作学科话题从“成为作家”推向“成为经典作家”层面。
理论奖·特等奖
戴凡教授
戴凡教授是中国创意写作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她率先在大陆开设中英文创意写作核心通识课程,主持跨文化的创意写作工坊,为中国创意写作的研究工作、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国际交流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获奖论文《创意写作、英语教育与创意教育》,立足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背景,阐释了创意写作、英语教育和创造力教育的有机联系,不仅丰富了创意写作学科基本理论,在教学层面也为我国的英语创意写作教育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新方法。
教学贡献奖
王宏图教授
王宏图教授是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的主要创建者之一。2009年,他与陈思和、王安忆共同创建中国第一个创意写作专业硕士点(MFA),正式开启了在研究生教育层面培养作家的新事业。十余年后,由其主持的复旦大学创意写作学科,创建了完整的创意写作专业硕士课程体系,组建了能力突出的专业教师队伍,培养了大批优秀年轻作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了创意写作的“复旦大学路径”,为创意写作的本土化深入和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