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何平
何平:当下文学批评跟文学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是批评家文学观念的教条,今天大量的文学批评都是这样一种无意义的写作;第二是这是一个文学交际的时代,许多批评家把一些平庸之作哄抬成当下重要的文学写作;第三是在当下的文学生产当中,文学作品成了原料。我认为五四一直到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批评传统的,既批评家参与或进入到文学生产当中。批评家参与办刊和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传统,这个传统在新时期文学得到延续。
2017年1月,我开始在《花城》主持“花城关注”栏目,尝试批评家介入到文学生产的编辑出版环节。在我的想象中,文学期刊是公共艺术空间,像美术馆往往有策展人,我从《策展简史》得到启发做一个“文学策展”的概念,就是把“花城关注”栏目想象成类似公共美术馆那样的文学空间。其实,每一种文学发布行为、媒介和途径都类似一种“策展”。那如何“避免将自己的观感和见解施加到别人身上”?或许,我们只是诚实地做一个文学现场的漫游者和观看者,一个“报信人”。我们当然有我们的观感和见解,但在没有把握已经充分打开文学现场之前,观感和见解还是隐微、协商和谨慎一些好。
经过近二十年网络新媒体的洗礼,全民写作已经是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文学”事实。大众分封着曾经被少数文学中人垄断的文学领地,那些我们曾经以为不是文学,或者只是等级和格调都不高的大众文学毫不自弃地在普通读者中扎根和壮大,进而倒逼专业读者正视、承认和命名,文学的边界一再被拓展;与此同时,一些更为极端更小众的文学实验却也顽强地在小范围的圈子里被少数人实践、传播和欣赏。
中国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学习强国 中国作家网 中国文艺网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文化报 文学报 中国现代文学馆 巴金文学馆 中国诗歌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腾讯文化 中国新闻网 中国江苏网 我苏网 新华报业 四川作家网 《钟山》杂志社 中国作家网 巴金文学馆 新华网副刊 新华网图书频道 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诗歌网 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南作家网 广东作家网 作家网 北京作家网 山东作家网 贵州作家网 中国艺术批评 中国文联网 浙江作家网 上海作家网 苏州文学艺术网 湖北作家网 辽宁作家网 河北作家网 中国诗词学会 海南省作协 陕西作家网 江苏文化网 钟山杂志社 张家港作家协会 江西散文网 中华原创儿童文学网 福建作家网 凤鸣轩小说网 百家讲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