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实是一个新人,刚刚很多老师提到《锺山》很重要的办刊特色是对新人的扶持,10多年前我写小说的就是那样一个新人。江苏有很多很牛的大作家,他们也是我写作过程当中一直学习和阅读的大家,所以我经常会跟现在写作的小朋友们说,一定要给《锺山》投作品,因为很有可能那期你会跟苏童、范小青这样的大家同在一期。我当时投稿的时候是有这样的私心。我觉得今天来到这里真是大咖云集,而且40周年我觉得其实在人的一生中是很重要的年份,我比《锺山》大几岁,我是《锺山》一路培养从新人变成了老人,我很感恩我生命里面有《锺山》这样一份刊物,我也希望将来《锺山》能够继续关注我这个老人。
中国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学习强国 中国作家网 中国文艺网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文化报 文学报 中国现代文学馆 巴金文学馆 中国诗歌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腾讯文化 中国新闻网 中国江苏网 我苏网 新华报业 四川作家网 《钟山》杂志社 中国作家网 巴金文学馆 新华网副刊 新华网图书频道 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诗歌网 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南作家网 广东作家网 作家网 北京作家网 山东作家网 贵州作家网 中国艺术批评 中国文联网 浙江作家网 上海作家网 苏州文学艺术网 湖北作家网 辽宁作家网 河北作家网 中国诗词学会 海南省作协 陕西作家网 江苏文化网 钟山杂志社 张家港作家协会 江西散文网 中华原创儿童文学网 福建作家网 凤鸣轩小说网 百家讲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