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东林在“警察三部曲”研讨会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天,为我的作品“警察三部曲”举办研讨会,我深感荣幸和自豪。在此,我首先向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南京市文联和承办单位南京市公安局公交治安分局党委表示衷心地感谢。
对于“研讨”本身,我盼望已久,因为能够进行作品“研讨”,从某种程度来讲,是种专业认可。现在,我以当事人的身份在这里,对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达谢意,我内心的喜悦无法形容。同时,获得此项认可,也使我感到非常的惭愧。因为以往做过作品研讨的许多作家都很优秀,而我能够获得,只能说自己比较幸运。我知道自己已不年轻,写得不够多也不够好。与其说我创作了一些作品,不如说我才刚刚起步。我觉得自己是个一直在写作文的小学生。但是,我想,可能这正是领导和专家们愿意举办这次研讨的重要原因之一,也许他们从我粗浅的书稿中发现了一些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这就是所谓的潜力。在这个层面上,“研讨会”是对我莫大的肯定和鼓励。我非常珍惜这种肯定和鼓励,它将成为我继续努力的理由和动力。
潜力,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潜力。若每一个正常的人都能焕发出自己的那份潜力,这个世界定将精彩纷呈,包括我们的文学。我会发掘自己的潜力的,一定会。
坦诚地说,参加这次“研讨”,不是我的终极目标。
“研讨”只是个起点。这个世界,对我来说是丰富而鲜活的。在写小说之前,我曾经写过多年的公安纪实文学、时评和随笔,获得过一定的肯定和鼓励。比如长篇纪实文学《剑啸石城》、长篇公安新闻纪实《60年前,接管民国首府社会治安》、《解放初期,南京史上一次最为干净彻底的禁娼禁毒行动》等。许多前辈阅读后,激动万分地说:“留住了那段红色的记忆,讴歌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真善美。”进入小说创作后,一些警友认为我虚无了。对此,我感到无奈和遗憾,也觉得欣慰。因为这种虚无,给了我本人一个能够诉说衷肠的空间,它由一种懵懂狭隘的真善美,进入了一种更加普适的真善美。我想,没有比这更让我兴奋痴迷的万花筒般的虚无了。
“研讨”只是个起点。这个世界,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总是相伴相随的。对待具体的生活,我常常弱智甚至不入流的,但小说让我趋向坚定,思考,平静和从容。有些事儿不能说不能做却能写,当一个人没有话语权的时候,唯一能够表达心声的便是写作了。女作家乔叶说得好,“这个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和气息,看也看不过来写也写不过来,只好边看边写。”我相信,只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看认真去写,即便不能够天天向上,也可以月月向上或者年年向上。写作就得练,正如着名作家苏童所说的那样,写作“我不知道有什么奥妙,现在我觉得就是练,练就是写,没有说越练越烂的,只能越练越好。”我也希望自己练到80还能有所进步。
“研讨”只是个起点。参加此次“研讨”,就像驾车来到了加油站。研讨“警察三部曲”依然属于在写作路上继续走。加缪说过:传奇不是文学,只是故事。当下,我不但分不清文学与传奇,甚至无法分辨现实和传奇了。当核心价值遭遇挑战后,要描述世间的多样性变得相当困难,因为文学的道德和技术边界变得模糊。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描述传奇呢?又如何运用文学呢?只有一个办法,还是把传奇写成那种东西:故事。但不管怎么说,我仍想用故事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写出老一辈警察嫉恶如仇,功勋卓着;中年警察与时俱进,建功立业;新一代警察追寻法治,任重道远。我会用刚才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评语来提醒和激励自己做好这些的,并最终为繁荣我市、我局警营文化建设,做出自己能够做到的贡献。
文学让人产生的力量,是文学本身的报酬。省作协创研部主任、着名文评家汪政说得对:“无论写什么,都要带着感情去写。”我会把对警队的感情融入我的作品之中的。总之,今天研讨“警察三部曲”,是我从未有过的光荣,也是南京市公安局的首例。光荣还应属于这个万众集体。
最后,通过此次“研讨会”,我衷心感谢这个时代,感谢我们的文学和广大读者;衷心地感谢市委宣传部、市局政治部,感谢全国暨省、市公安文联;衷心地感谢省、市文学界各有关方面专家,感谢所有关心过我的朋友,感谢你们的认可和建议,并将是我继续努力的方向,一定是。此外,我作为一名不年轻的警营作家,还要特别感谢公交分局党委多年来所给予的直接关心和支持。
再次谢谢大家。
作者:薛东林
2015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