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江苏散文,与既往相比,仍呈平稳态势推进,称得上是一个散文创作的丰收年。
风华摇曳:小说家散文
在小说领域勤奋高产的范小青,本年度出版了三部散文集《苏州人》《在水开始的地方》《范小青经典散文》。《苏州人》从历史建筑、风土人情、小城故事、生活情调及周边小镇几方面,勾勒出苏州的韵味和性格。作者笔触细腻轻柔,以寻常巷陌、吴风越韵一路铺陈,展现一个与世无争而又极有追求的苏州,写出了苏州人的低调进取、温婉坚韧、包容开放。《在水开始的地方》大量运用苏州方言,摹写小巷凡人琐事,文字朴素纯净,语调和谐,将苏州旧事娓娓道出;书中亦有部分南来北往、西行东去的“行走散文”,皆为作者边走边看、边思边写、于行走中感悟人生的结果。《范小青经典散文》收录作者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散文81篇,内容涉及世俗百态、人情种种,表达作家对社会和人生的体察。值得一提的是范小青发表的一些短文,如寥寥数百字的《谈父亲》:“一直到父亲离开我们第五个年头的今天,我仍然不敢和别人谈他的事情、尤其不谈他的真实的病情,不谈他的最后的日子。因为,我觉得他会听见。他一旦听见了,他就知道自己不在了,他会伤心,他会害怕,他会难过……”语淡情重,言近旨远,感人至切。《吕锦华没有离去》以淳厚温善之笔,勾勒出因病辞世的苏州女作家吕锦华内心的纯洁安静,及其内心与现实世界始终无法调和的那种天然的紧张:“每当碰到难解的关系时,我看到的吕锦华,总是一脸忧愁,她曾经对我说过,我最怕了,我最怕了……”言约而意丰,彰显小说家独到的视角和深邃的观察力。
叶兆言出版《现实生活》《纪念》两书,多为其专栏文章结集,以浓厚的文人情调见长。叶兆言散文善于以小见大,刻画人生百态,表现种种感悟和思考;无论是漫谈古城南京、闲话文化名人,还是追怀亲朋好友,皆学识渊博、坦诚平和,具儒雅气息,其文风则如三二知已灯下聚谈,或直抒胸臆,或旁征博引,往往幽默谐趣。长篇随笔《契诃夫的夹鼻镜》对契诃夫作品予以感同身受的精微分析:“契诃夫的小说也好,戏剧也好,骨子里始终都隐藏着这样一种不安气息,像一名抑郁症患者那样……很显然,契诃夫内心深处对于观众的无知一清二楚,他爱观众,可是并不相信观众。”直截了当而又微言大义,蕴含着沧桑况味。
苏童随笔《徐累的百年孤独》,呈现出别开生面的言说风格。“文学很多时候是艺术,艺术很多时候是文学,它们心心相印。徐累的故事其实通往两个路标,一个是时间,一个是孤独,如果顺利抵达了,为什么不可以简称百年孤独呢?”思路不拘一格,感知能力出色;《让马去往不存在的青草地》在一本正经的行文之余,忽然宕开一笔:“看阿海这些年来的作品,总是会想起他在南艺美术系做学生时候的模样……他上半身穿肥大的传统灰罩衫,是带点突破的守旧,下半身则是新潮青年的装备,裤子下端额外加套一个黑灰条纹的筒袜,我暂且认定那着装灵感得益于新四军战士的绑腿。”尽显小说家的观察力与想象力。黄蓓佳《灰色背景中的绚烂》写作者面对静立于红叶中的黎巴嫩文学巨匠纪伯伦纪念馆时,感慨“他笔下的生命、爱情、梦境、废墟、黑夜和死亡,无一不闪烁着东方的神秘之光”,情感的浓度和纯度昭然可见;《在我最美丽的时候,我遇见了谁》写道:“在我的感觉中,‘美丽’应该非常脆弱和娇嫩,是转瞬即逝的阳光,带着一点微微的青涩,毛茸茸的透明,手指轻弹即破的那种质感。”体现出细腻幽微的女性风怀。
储福金散文《莎士比亚的世界》表达了在莎翁故乡朝圣的顿悟:“人只是人,所生活过的地方,就算是再华丽的宫殿,看久了也属普通。而人之灵,一旦超越,恍若飞天舞花,幻化出不可思议之天地,点化出无尽深邃之世界。”《夜游灵山》揭示了“佛在我心”的要义,指出“文学与佛学是相通的”。《群鹰飞扬》写印度的旧城与古堡、风俗与民情,特别写及在印度古城瓦拉纳西,闹市的人流车流中竟有着狗、牛、羊、猴不急不慢的身影,轻松而富深意。鲁敏随笔集《我以虚妄为业》谈青春往事、家庭关系、阅读与创作、游历与美食等,笔触老到,情感节制,棱角分明,文字充满智性,尤以对个人成长履迹与幽秘心境的大胆裸裎直击人心,如《十八春:致邮差的情书》回忆自己与邮局紧密相关的18年生活,充满了自剖精神。鲁敏散文《感官五重奏》认为出游是“对感官的慰藉与酬劳”,以梵净山的古朴散淡,反拨现代生活的浮躁,行文不乏优美:“大自然的恩泽开始显现,静默地,如温柔的手掌抚过舒展的大地,呼吸之间,新鲜的陌生的细腻的涌动而来,像羞怯的对视,像萌芽中的告白。”
梁晴的散文叙事娴熟,活色生香,温馨中透着典雅。《最忆儿时莫愁》回忆儿时随父母去莫愁湖划船、拍照的欢乐;《杨公井》于款款的怀旧中发散着平实亲切的世俗气息。竞舟的《嫁给城南》,文字里裹携着岁月的光泽与质感:“天井往里延伸,摇摇欲坠的木楼梯若隐若现,如裙裾下的三寸金莲。夜深人静时,月光从楼梯一寸一寸登上去,脚步声轻若叹息。”彰显美文气质和浪漫情愫。周伟的《途经嘉峪关》《敦煌小吃记》《对面拉二胡的》等,用语平实而视角奇异,不改其抉幽发微的小说家本色。此类作品还有沈乔生《蟋蟀的生命歌》、赵刚《伤感的足球桑巴》、王大进《显影》、顾前《外婆》《护士》等,均能见出功力。
疏影横斜:诗人散文
黑陶的散文集《中国册页》,文本色调仍如油画般浓重热烈:“深蓝和藏青的人群挤动……沿街的豆腐作坊,它所不断蒸腾的团团热气,就像神话《西游记》中的无穷祥云……”(《瞬间》)作者心游万仞,不免异想天开:“我总是默记这样一个事实:我居住的地方,亚欧大陆的东缘,太平洋是摆在我面前的一张湛蓝书桌”(《位置》),可谓纳须弥于芥子,藏日月于壶中。如是,黑陶用足迹丈量中国地理,凡宏观壮丽的山河风景、微观生动的音容神貌,深刻的地理感、强烈的个人性,皆被其野心勃勃地涵纳于笔端纸上。这使该作成为一部个人化的行走史、心灵史,一册收藏了石头、雨声和落叶的民俗史。庞培的长篇散文《童年册页》则以“文革”少年的眼光,展示出一幅幅鲜明幽独的上世纪70年代图像:“我们有时会相约用标语取暖……例如‘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小孩大人,宜大冷天背读默诵,感觉像一只热的煤球炉子;而‘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一前一后两句,可冬天夏天分开来享用,很实惠。夏天读到‘大寨’字行,心里自然一凉,像免费舔吃到一块雪糕。‘工业学大庆’——顿时眼门前出现石油工人、钢铁工人敢与天斗与地斗的光辉形象,伴以熊熊炉火……”于荒诞中见深沉,显示了充盈松弛的才情思力。
庞余亮散文《我那水蛇腰的扬州》道出扬州城的匀称之美:“古运河如一根绿瓜藤样,轻轻巧巧地缠住了扬州城的院落和篱笆。瘦西湖就是这根瓜藤上汁液饱满的绿丝瓜……扬州城也像一个拥有水蛇腰的佳人。”字里行间跃动着洒脱轻灵的诗思;《母亲与蘼芜》借蘼芜奇特而清新的芳香,表达对亡母的怀念;《夏日箭矢》写自己当年做乡村教师的体验和感触:“我竟有了五个夭折的学生,像我的五个指头齐齐被拦根切断,疼,每一个指头都疼,疼到心里。我还常幻想,他们没死,也没有长大,他们只是骑着一匹白马走远了,走到远方的草原上去了。”疼痛与尖锐,忧伤与诗性,交织成浓得化不开的情愫。优美精警的句式贯穿文本始末:“诗歌界其实是一个动物王国:比如李白是一只白色猎狗,博尔赫斯是一只盲眼的虎,而海子则是一只孤独的头羊。……我呢,只能是一粒七星瓢虫而已。”几称神来之语。胡弦散文集《菜蔬杂忆》选择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娓娓道来,侃侃而谈,以蔬菜喻人生,称大白菜“像北方有一身好力气的健朗村姑”,辣椒“像微型的人生教科书”,蒜“草莽气重,有股横冲直撞的味道”,冬瓜“是聪颖的菜,是善解人意的菜”,文字轻松诙谐,形神兼备,灵性四溢,融生活、亲情、趣味、格调、感悟、诗意于一体,生成特有的新鲜感和陌生感。
海马散文集《荞麦》写故乡的风情、人物及成长记忆,近40年来乡村生活在作家心底留下的印迹,笔调欢快且忧伤;敲钟人、老乞婆、草匠伯伯、张二爹、秦灯甲、年宝、杨九河、哑巴货郎、盖草房师傅等乡村人物,纷纷跃然纸上。作者写《敲钟人》中那个能把上课钟、下课钟、上操钟打出不同节奏的乡村校工老夏:“站在那儿,瘦得像个阳光下的影子,似乎一阵风过,便纸人一般飘向天空,半支烟工夫也下不来。”高明的白描手法,让全书获得了小说般的阅读效果。姜桦散文集《靠近》关乎童年、故乡、大自然和远方,呈现乡村中国的温情与柔美,文风洗练简约,富含激情和诗意。作者写童年看飞机的趣事:“大河两岸所有的孩子都会呼啦啦地跑出门,仰头看着一条白色的云带甩动它巨大的龙尾,直到它渐渐消失在蔚蓝色天际的深处。”彰显赤子之心。沙克散文集《我的事》以自传的方式,道出生活中有趣、深刻而纠结的事,展示了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形态嬗变,表达了对生命、自由、美好与爱的追求。
车前子的系列散文《学徒楼笔记》多为片言只语,以谈书论画为主,时有妙解;《咸菜雪菜》说:“腌雪里蕻生吃有股石腊花的味道。这种花浓眉大眼,很符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审美标准,那时候的女电影明星也个个浓眉大眼。”以不羁之思,打通语言和感知的樊篱;《江南的“脐眼”》写水红菱:“它的红,像新开的羊毫毛笔饱蘸胭脂在宣纸上一笔湮出,也像少女留在餐巾纸边的唇影。”饶具风情。苏宁《果园记》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了城市化进程中被扩展进城市的乡村生活部分,诚实而温暖;《停在花下》写道:“大地在春风春雨中醒来。好像一对尘世中的眷侣,又一次在时光中相会。我看到了它的细碎、认真和柔情,老祖母似的温度。”清新温婉,深情款款。麦阁《最初的宜城印象》在回忆中复原儿时的宜兴图景,语言率真而空灵;《侧耳倾听》写如何倾听嫩黄小草的生长,虫的轻吟,蛇的游动,湖水与石堤岸撞击的声音,泡桐树花落地的奇特声音,下雨天雨水从瓦楞落下的声音,以及木门外凤仙花开的声音,映射出细腻幽深的主体内心世界。刘畅《西行记》《有关夏宗寺的旅行》,节奏如急管繁弦,跳跃而连贯,融感性、智性、诗性于一体。
育邦的随笔集《潜行者》,崇尚精神自由和达观自在,通过解读莱辛、乔伊斯、博尔赫斯、卡尔维诺、帕慕克等大师的作品,在书籍、行走、影像、冥想中开启主体的精神返乡之旅;随笔集《附庸风雅》聊生活百态,谈人生哲理,包罗了美食、阅读、观影、写作、对话、悟世等内容,五味杂陈,彰显古典情怀和书生本色。黄梵随笔《德国琐记》记述作者在德国境内漫游时对德国文化的观察认知,如何从方方面面感受德国人的公共情怀、自治精神和严谨作风,充满问题意识和思辨色彩;随笔《王鼎钧与<白纸的传奇>》对王鼎钧散文予以感性解读,显示出良好悟性;随笔《当代艺术笔记》对纪录片和绘画作了细致的观察、表述与阐释。苏野的随笔《在剪纸中触摸精神——计建明的人生与剪纸艺术》,分析精微,思路开阔,细致而专业。 白纸的传奇>
涛声依旧:历史文化散文和学者散文
夏坚勇的历史大散文《绍兴十二年》,通过南宋绍兴十二年这一历史横切面,以时间脉络为经,以诸多重大事件为纬,从岳飞被害前夜写起,全方位扫描当时的政治风云和社会生活,深入揭示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逻辑,以现代人的情感审视诡异莫名的南宋王朝,旁及政治格局、经济画卷、民俗传统、人情世态、物候节气等,议论风生,尖刻犀利,每每以丰沛的文学想象激活历史。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作品成功还原了时代氛围和社会肌理,既是反思历史,亦可昭示当下。
资深编辑张昌华出版《清流远去:文化名人的背影》一书,并在报端发表《陈小滢眼里的父母》《杭州探望王映霞》《柏杨的礼物》《见萧乾最后一面》《最后的苏雪林》等文,钩沉描绘民国至当代多位文化名人的风骨品质,文笔清秀,娓娓道来。《最后的苏雪林》写道:“她的发型很独特,类似时尚小女孩理的男式小分头,大概为了洗头方便吧。衬得人很精神。小碎花内衣翻领外露,颈项的红丝带下坠着吉祥物:布制的一枚红黑相间的小八卦图和一只栩栩如生的五彩大公鸡。”而苏雪林给予作者印象最深的一幕则是:“她坐在轮椅上,工作人员将她推到车边,她已不能自己上车,一年轻力壮的男士将其抱起,不经意间,她脚上的布鞋脱落了,露出‘三寸金莲’,只见她脸一下绯红了。”显示出观察之细、视角之奇。
赵本夫在《野槐荒草下写满兴亡》中,面对汉长安感触良多:“如果说中华大地是汉民族的母亲,那么长安就是大汉民族的子宫……刘邦定国号为汉,汉为天河,而天河之浩瀚正体现了刘邦的胸怀。”启人心扉。姜琍敏的《别把严嵩不当干部》感慨于明朝权奸严嵩天赋才学非凡,故能凭其政治嗅觉和手腕结党营私;《一个远见卓识的“女流之辈”》聚焦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认同其卓识多智,睿智明敏,襟抱独具;《权术达人宋太祖》写英武之主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陨落的“太阳”》则表达了对苏俄文学的推崇。赵翼如《静夜里的独幕剧》写上海阿婆本为我国最早留洋的青年女建筑师之一,后为家庭牺牲事业,在隐忍、包容、淡泊中度过一生,传达出对女性命运的咏叹。李风宇《异卉》描摹旧时秦淮河与文人的雅游及人情世态,复原了俞平伯、朱自清的大家风采。
诸荣会出版散文集《大美中国•杏花春雨》《另册》《民国夫妻档案》,发表散文多篇。其散文《一个夹在两个大国间的小女人》写热爱中国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坎坷的一生;《在巴黎邂逅陈源教授》描述民国士子陈西滢的生命轨迹和绅士风度、君子本色;《与萧红分手后……》写萧军在离开萧红的近半个世纪中人生的大起大落,指出萧军的意义在于“保持了那一份难得的血性”;《海上帝王》聚焦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壮举,认真考据其身世生平,评述客观公允,且能大胆合理地展开想象。吴光辉的散文注重场景还原和气氛渲染,努力追求诗化风格与悲情色彩,长篇散文《寻梦九百年》围绕洪泽湖的形成与扩展、治理与泛滥、根治与复兴这根主线,揭露了这900年历史中“残缺性格”的种种表现,并对精神寻梦者予以人格反思;散文《边城绝恋》讴歌马占山抗日事迹,指出有缺点的英雄才是真实的英雄。这类作品还有范培松《惠和堂“黑洞”》、王晓明《醉尉街——唐代大书法家张旭记略》、吴野《国府路上的老宅》等。
王彬彬的系列历史随笔《中共对国民党军队的策反》《鲁迅的不看章太炎与胡适的不看雷震》《抗战的减租运动与土地革命》《一打一拉,打打拉拉》《和平土改的可能与现实》等,巧妙游走于宏大背景中的话语缝隙,致力于历史现象的扫描和历史进程的反思,在一本正经的行文中,往往寓以春秋笔法,呈现出跨文体写作的特征。《一打一拉,打打拉拉》引用孙犁小说《石榴》中的情景描述,反思当年减租减息运动中的极左做法,通过对孙犁小说细致入微的文本解析,复原了怪诞的历史图景,以文学佐证历史,可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让人想起陈寅恪的“以诗证史”,因其角度的精妙更具振聋发聩之效。丁帆随笔《风雨乱入楼》推崇信仰和气节的力量,从鸡鸣寺豁蒙楼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古都沧桑历史;《我喜爱这座城池》指出独立思想、自由意志乃是金陵文化的风骨;《倘若多一些书卷气》则结合书画界种种怪现象,发出“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铜臭气”的呼吁,充满批判意识和文化人的良知。
黄发有在随笔《受难的“天使”》《地铁上的默读者》《更上层楼的香港书店》中,关注美国旧金山曾经的华人受难地天使岛、美国波士顿地铁站安静的默读者,以及香港独具特色的“二楼书店”,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意味和反思意识。吴功正《渐行渐远的布谷鸟》称布谷鸟为“林中的孤客,天际的独侠”,呼唤敬畏自然,善待生灵。何同彬随笔《饭局》《开会啦,开会啦!》从国人的处世方式切入,展开对国民性的批判,犀利而不失深刻。这类作品还有黄荭散文集《杜拉斯的小音乐》、莫砺锋《诗意人生六种范式》、李晓愚《望》《书籍与女人》《博士》等。
暗香盈袖:艺术家散文
室内设计师陈卫新的散文《在路上》,文笔练达,见性见情,意态悠闲散淡,饶具美学风怀。“火车在黑夜里前行,像一个莽撞的诗人。”“窗外此起彼伏的林涛真的如海。傍晚的天空如此地蓝,那种蓝深沉而坚硬,让我以为天空是山,林涛为浪。林木的梢头,一直齐整地动着,迎风的,又转而逆风。”运笔细腻洒脱,富于强烈的画面质感。《赛楼》写在赛珍珠纪念馆,“我把手扶在那段温润的木板上,表面潮湿的空气一下子收缩了起来。我似乎感应到木纹在白色油漆后面的躁动,扭曲再回复,又缓慢地拉长。”超出常规的灵敏感知,让文字变得耐人寻味。《大戏院》写作者幼时看京戏《十八罗汉斗悟空》的情形:“舞台的奇境妙幻,悟空的能力之大,让我印象深刻。各样的罗汉,长臂的、高足的、喷火的、弄绳的,依次上台,都不能伏了悟空。最后关头,似乎是佛祖光芒四射地出现,才平了猴子的气焰。也似乎是那一次,我知道了京戏里佛都是金面的,如同一片光,有神秘的力量。”笔力矫夭,火候老到,陈卫新称得上是不可多得的文字妙才。
装帧设计师朱赢椿的散文集《虫子旁》,细细记录了作者五年来对身边微观世界的观察,凡蚂蚁、蜘蛛、蚊子、蝴蝶、蜻蜓、蜗牛、苍蝇、蚯蚓、蝼蛄、天牛、尺蠖、蚱蜢、蝗虫、鼻涕虫、萤火虫、西瓜虫、千足虫等等,在其笔下皆得呈现。全书描绘昆虫世界的冷暖变幻、生生不息,虫子们从容认真而又惊心动魄的生活,少抒情,多叙述,尚简朴,去华丽,文字干净内敛,充满画面感和乐感,许多章节读来如同小品般出彩。“当我趴在地上看虫的时候,在我的头顶上,是否还有另一个更高级的生命,就像我看虫一样,在悲悯地看着我?”(《看虫》)如是发问,指向富含哲学意味的人生思考。
画展策划人钱晓征的散文,显示出良好语感和质地。《透明的缤纷》写蜻蜓被孩子们挥舞竹竿打落后,“蜻蜓们僵硬地飞翔,僵硬地死去,看不到痛苦,看不到生死的过程,跟蝴蝶不同,蝴蝶会煽情,难以捉住不说,即便偶尔捉住一只,蝴蝶也会不停地煽动翅膀,诉说它的痛苦、恐惧、挣扎,常令孩子的心软下来,放生了它;蜻蜓呢,却没有足够的表达能力,去触动那些顽劣少年。”字里行间发散着悲悯与浩叹。《夏洛的网》开篇称“蜘蛛不可赏”,因其“没有触角,没有翅膀,却有好多个眼睛,这样的长相算得上怪异”,行文过半,作者笔意忽转,推崇童话《夏洛的网》里善良、守信、充满智慧的蜘蛛夏洛,视之为蜘蛛最美好的形象,于是结尾处格局顿变,化丑为美:“寂静的夜色中,那一张一张缀满雨滴的蛛丝,在空气中颤动,透过蛛网,夜花园泛出诡异而灵动的光芒。于是我相信,这一刻我看见的,正是夏洛的网。”钱晓征的散文不惟笔法出色,更闪耀着慈爱温情的人性光芒。
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的系列散文《我的浣纱记》《那一拜》《张老师的鞭子》,文字质朴刚劲,感情真挚,表达了一位敬业执着的现代艺人努力寻求昆曲对现实的发声和对于责任传承的思考,彰显血性、义气与诚意。艺术学博士过晓的摄影图文集《傻瓜的美学(第1季)》,将镜头和文字聚焦于云、石、风、沙,草、树、叶、花,生命、青春、流年、爱情、自由、尊严等,致力于在庸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在凡俗的世界里发现趣味;全书文字灵动,各章节题目如“石破天惊——岁月的脸庞”“听风望草——四季的芬芳”“大漠孤烟——天堂的道场”均整饬可喜,内文更于不经意间有了天籁般的效果,可诵可品:“不诱惑你去很远的地方,不说云那端多值得向往。我只要你心里住着一座山,住着一面湖,住着一片草场,住着一个亲密爱人,住着年迈的爹娘,住着你目光所能及的凡常念想。”画家蔡震的散文集《梧桐树下——南京民国建筑风情》,分粹影、探景、韵味、风范、雅舍五个系列,描绘记述了南京民国建筑的当代风貌,并在触类旁通中诠释建筑艺术,重述相关人物和故事,作出中西建筑的比较,显示了开阔的文化视野。
百舸争流:其他散文品类
忆旧悼怀类。傅晓红的散文集《穿红着绿》,是一部率真坦白之作。其中,《高跟鞋》写极左年代普通人爱美的天性;《月夜歌声》写动荡岁月少女对美的追求;《到北京去》写“文革”初期几名初一女生坐火车出外串联,面对他乡物美价廉的阳春面、油条、小甜饼,忍不住“忘了去学校取经,忘了摘抄大字报,每天从街东头吃到街西头”,藉此细节,完成了对荒诞历史的强力反思。张王飞《大学琐忆》回忆当年在扬州师范学院读书时的恩师和同窗,尤其提及吴周文先生在课前会亲自跑到宿舍看望学生并提醒学生做准备,其作文批改也相当认真,既有眉批,又有总批,错别字一一拎出;读来亲切动人。李风宇《用从容的步态丈量人生》表达了对父亲、知名杂文家李克因先生的深挚怀念,反映了五十年代以后的文化人生态,感慨于“做一位独立思考的人多么好”。张寄寒《无法忘却的纪念》追忆女作家吕锦华的内向胆小:“有一回我和她同坐一辆小车,她坐在副驾驶座上,一路上两眼直盯着前方,一眨也不眨。到达目的地时,她长嘘一声,到了,到了。”令人动容。此类作品还有俞律《复习沧桑》《捧角儿》、王臻中《旅途记忆》、叶雪泥《想念爸爸》、邹小娟《我的姑父黄左达》、陆建华《魂系绿水青山》等。
人生感悟类。汪政《吃的是性格》从日常生活层面入手,阐释了天人合一的重要性,主张今人对于天地自然应保持必要的敬畏和亲近;《精神富养》写生活小康的邻居李大妈喜欢向人自叹“命苦”,作者通过李大妈的身世得出结论:一切皆根源于她童年的不幸,这种不幸并非饥寒交迫,而是缺乏“富养”——因家里孩子多被忽视,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于是,“她童年贫瘠的土地上疯长着的是孤独、自卑、嫉妒和仇恨,直到人生的晚年,她也未能走出这样的心境,对身边的幸福总是视而不见……”文章耐人寻味地提倡“精神上的富养”:唯有精神富有了,才会有高尚的境界、宽厚的胸怀与健康的人格。80后女作家陆漫漫的散文集《一人一年泰州西》,记录作者一年间远离都市、居于偏僻乡村的心路历程及季节流转的场景变换,以敏锐细腻的内心,感知自然万物的脉动和人间诸事的静美,以真淳简静的文字,触摸古朴的生命况味,不乏冥想追忆的气息和幽独感伤的情怀。唐炳良散文集《苦茶居闲文》,涉及生活、艺术、社会、文化等层面,笔致和意趣近乎老派文人,悠闲而不失厚重。宗崇茂散文集《裂纹暗响》,则可视为充满疼痛感的人生记录和感悟。此类作品还有丁捷长篇散文《约定》、晓华《遇见垦丁》、张文宝《风雨钱塘江》、姜滇《身在虚无缥缈间》等。
亲情友情类。王慧骐《最后的泪珠》写父亲临终前,“我看见父亲的眼里突然滚出了一粒很大的泪珠——一个年已92岁的老人啊,依然还对这尘世有着如此不舍的眷恋!”情感炽热,发散着强烈的生命意识。阙雅萍《像水一样流失》写母亲从年轻到衰老的过程,情深意切。黄毓璜《父母纪事》写出了身为前清秀才的父亲的本分、规矩和淡泊,《<雨花>人》谈及叶至诚的感慨、杨旭的性格、陈辽的治学,《我和作家的往事》记述陆文夫、艾煊、高晓声、海笑、忆明珠、苏童、叶兆言、赵本夫、毕飞宇等文坛名家行状,行文夹叙夹议,充分发挥了评论家的特长。贾梦玮《酒具与酒友》笔意诙谐,趣味恣肆,谈及酒具的种种花样,酒伴与酒人的不同表现,并通过酒场观察得出结论:“中国人往往带着面具,而酒最具拆除面具之功。”文中写一位友人醉后骑自行车夜归,行至途中竟将自行车一路扛回家,放到床上并盖好被子,显然把自家坐骑当成了酒友和兄弟,令人莞尔。阿岚阿岚《梅姐》写中老年人的黄昏恋,笔力平实,叙事利索,不作刻意升华,细碎而跌宕;《陶姨》写小人物的情感生活与心路历程,形象饱满,活泼灵动,读来别有兴味。此类作品还有修白《一条裙子的路途》、赵锐《不一样的山》等。 雨花>
乡土民俗类。韩开春的散文融知识性、文学性于一体,富含人文气息,他写葵花“是我童年乃至少年时代最出风头的一种花了,跟它向阳的特性有关,也跟政治有关”(《葵花》),水老鸦则“毫无例外的都有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就像我乡下常见的不讨人喜欢的乌鸦穿的那身黑色大氅,油光水亮”(《水老鸦》),文字从容,淡而有味,彰显乡村野趣。杜怀超的散文集《乡村物语》以冷峻笔触,书悲悯情怀,如《益母草》称益母草是“一种洋溢着母性的植物,为女性而生长、开花、结果,她是女性的守护神”,诚为美好的人间情感的象征。这类作品还有周荣池《消失的村庄》、姚正安《夹长鱼》等。
杂文类。作为散文大树上的一枝,杂文有其不可漠视的功效。在本省为数有限的杂文作家中,吴非的教育随笔闪耀着思想者的光芒,时有真知灼见。《要不要拼命》写道:“学校可不是角斗场,教师和家长手上不要扯那块励志小红布。”即景析理,一针见血;在《古老而普通的职业》中,作者痛快淋漓地亮出一己观点:“没有必要把教师职业神圣化,把教师尊崇到不食人间烟火,大家都不方便……世人好出大言,旧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话让有脑袋的人吃不消,让成千上万的人认你为‘父’,你就成笑料。”于嬉笑怒骂的调侃中,突显热肠与识见;《丧失了尊严的早餐》针对国人组团到巴黎旅游时抢吃早餐的场景感慨道:“同胞们来到巴黎,仍然保持着这种对饥饿的恐惧”,亦庄亦谐地强调了文明教养的重要性。吴非另有《校门前的民间交流会》《闪耀着的教育诗》《我不愿在肮脏的教室里讲述美好》诸文,均言之有物,切中肯綮,犀利而不偏激。
锦上之花:后记
最后要说的,一是散文批评。相比于散文创作的红火,散文批评一向落寞,但本年度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文本。吴周文、林道立的《“毛批”杨朔与“诗化”思潮的21世纪价值》认为,当年毛泽东对杨朔《樱花雨》的“诗化”“点评”,是毛、杨在散文美学理念上的一次碰撞与碰撞之后的神通,杨朔“诗化”的理论及引发的散文“诗化”思潮,为当下散文诗性的重建提供了不可漠视的正价值;范培松、张颖的《论散文的三重境界》,提出了散文“形不散神不散”(小境界)、“形散神不散”(中境界)、“形散神散”(大境界)的三重境界说;丁晓原、周红莉的《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散文的话语形态》认为,江苏文化构成的多样性、文学生态的优化性和作者身份的多重性,为江苏散文写作创造了新的可能性话语空间;何平的《“是否真实”无法厘定散文的边界》则在对近年散文边界的讨论情况梳理后指出,散文生态应该是充分敞开的,但任何时候都不应放弃文学的理想、立场和境界,当下海量增长的散文写作,既可以进入消费性的制作,同样也可以保持清醒、警惕的自律,创造并坚守散文美学规范,成为汉语文学的个性创造。丁晓原的着作《媒体生态与现代散文》,以12章、20万字的篇幅,取“媒体生态”的视角研究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全面论述了晚清“五四”媒体文化生态与散文现代转型的逻辑关联,解析媒体散文代表作家对于散文现代性生成所作的贡献;全书功底扎实,材料丰富,分析透彻,以学理性和逻辑性见长,行文准确生动,论述时见新意,某种程度上开拓了散文研究的新空间,获得学界和文界的双重关注。
二是作为散文发表阵地的报纸副刊的繁荣。多年来,江苏老牌文学杂志《钟山》《雨花》赓续既有传统,每期均以显着篇幅发表散文作品;省内其他文学刊物《苏州》《太湖》《翠苑》等积极呼应,直接促进了江苏散文的繁荣发达。而《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等本土知名报纸,长期坚持开辟文学副刊“新潮”“雨花石”“繁星”,刊发了相当数量的散文作品,努力追求市民趣味与高雅品味、文学性与可读性的合一,获得读者认可。本年度创办的《现代快报》副刊“行者”,面世后以其鲜明的纯文学品格和浓郁人文气息引人瞩目。“行者”主持人赵翼如撰写的导读文字,往往清新可喜,如《水火的默契》:“‘水磨腔’的昆曲,水一样流淌;青砖也似水磨过;民居比北方疏简,城墙比长城内敛——草木里透着水声,细听有昆腔京韵。”灵动飘逸,别具风姿。毋庸讳言,报纸副刊的繁荣,某种意义上也是文化大省和文学大省的显在标志。
三是散文类获奖作品。在本年度揭晓的江苏省第五届紫金山文学奖评选中,周国忠《弟弟最后的日子》、车前子《木瓜玩》、黑陶《漆蓝书简》、王川《敲得响的风景》、谷以成《金陵小巷人物志》等五部着作获散文奖,何平的散文评论集《散文说》和范培松、张颖的散文评论《论散文的三重境界》获文学评论奖。此外,毕飞宇《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贾梦玮《此岸》获第五届在场主义散文奖,姚正安《一种生活》获第六届冰心散文奖,杜怀超《苍耳:消失或者重现》获第七届老舍散文奖。这些获奖作品,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江苏散文创作的繁荣。
张宗刚(江苏省散文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