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傅晓红: 采风高邮忆汪老

        2015年06月26日 11时06分 

          

          2005年春天我第一次来到汪老的家乡高邮,近距离接触汪老笔下美丽得如梦如幻的街巷、景色,品尝汪老笔下的种种美食。一切都像在梦中,一切又都在圆梦。 

          参观汪曾祺纪念馆时,突然发现我和张欣与汪老的合影:在海南三亚的海滩上,我和张欣一人一边挽了汪老的胳膊,都笑盈盈的,身后是椰林、大海与蓝天。看着这张照片,封存的记忆打开了:1993年初,安徽作家潘军下海经商,担任了海南南星公司总经理,他联合了全国五家文学刊物在海南共同举办第一届“南星笔会”,邀请了当年最具实力的一批中青年作家参加,记得有刘恒、韩少功、王朔、苏童、格非、方方、余华、范小青、叶兆言等,唯一邀请的老作家就是汪曾祺。笔会上,年轻人争相与心中的偶像汪老合影。按潘军当时的想法,“南星笔会”要一年一届地办下去,可惜没多久国内经济紧缩,海南萧条,他又登了岸,重操旧业,爬格子去了。 

          这张照片的下方写着:汪曾祺与文学女青年合影。我和张欣都不是什么有名的公众人物,张欣是广州的实力女作家,我当时是《钟山》的一名小编辑,没有人认识我俩。 

          2010年5月,我参加汪曾祺诞辰90周年纪念活动又一次来到高邮,与汪老的多次交往再次浮现眼前。1994年,《钟山》与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在南京联合召开“中国城市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邀请了汪老出席。汪老在会上对中国的城市文学发表了许多高见,他认为中国城市文学还处在萌芽阶段,但也有传承,这传承有好有坏,如明清市民小说及一些狎邪小说。他认为茅盾的《子夜》不能代表城市小说,而穆时英的《上海狐步舞》才算。他还认为城市文学必然带来文体的变化,他的《星期天》就与自己的其它小说语言风格不太一样。他独特的思考与诙谐的语言,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酒席前,他兴致甚高,泼墨挥毫,寥寥数笔,一丛兰花盎然怒放,活活泼泼,他在画的左下角题了词:“吴带当风,为小红正”。这是他那天画的第一张画,在众多围观者的喝彩声中,他赠与了我。索画的人很多,汪老概不推辞,一一满足。画了四五张后,他又为我画了一张“兰菊图”,几枝春兰,两株秋菊,全都灿烂开放着。在花下他题了屈原《九歌.礼魂》中的句子:“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这两张画我一直珍贵地收藏着,只有同好的朋友来访,我才拿出来共赏。 

          今年春天,我再次来到高邮采风,又品尝到汪老在《故乡的食物》里描述的种种美食。不禁回忆起曾有幸吃过汪老亲自下厨做的菜。记不得是94年还是95年,我和当时同是《钟山》编辑的王干一起去北京组稿,到京已是中午,王干提议去汪老家蹭饭吃。汪老是美食家和美食大厨的名声蜚声国内外,我早就很好奇。记得87年在《钟山》的海南笔会上,一次吃饭,我无意识地将筷子挟向了一条鱼薄薄的唇部,作家高行健看到后对我说:“你吃饭的段位很高,汪曾祺九段,你可以是八段。”我哪敢与汪老相比?现在有机会见识汪老的烹饪手艺,于是厚厚脸皮就去了。汪老那时住在蒲黄榆,屋子很逼仄,一家人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不过中午只有汪老与施师母在家。汪老见我们来了忙出去买菜,已是中午也没啥菜卖了,汪老炒了个蔬菜,用家里的存货做了一道虾米火腿肠涨鸡蛋。火腿肠切成丝,虾米剁成丁,与鸡蛋打在一起,在铁锅里倒上油,小火倒入鸡蛋,盖上锅盖慢慢煎,不要翻动,等鸡蛋饼涨高了起来,翻个个,两面金黄了就出锅了,外脆内嫩,很香很好吃。汪老告诉我们这是高邮家乡菜。  

          “记得汪老笔下的大淖吗?”高邮宣传部女部长领我们来到一片水面前。当然记得。在汪老的笔下,高邮的大淖是何等美丽:“淖,是一片大水。说是湖泊,似还不够,比一个池塘可要大得多,春夏水盛时,是颇为浩淼的。这是两条水道的河源。淖中央有一条狭长的沙洲。沙洲上长满茅草和芦荻。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夏天,茅草、芦荻都吐出雪白的丝穗,在微风中不住地点头。秋天,全都枯黄了,就被人割去,加到自己的屋顶上去了。冬天,下雪,这里总比别处先白。化雪的时候,也比别处化得慢。河水解冻了,发绿了,沙洲上的残雪还亮晶晶地堆积着。”(《大淖纪事》)眼前的大淖没有了沙洲、没有了茅草和芦荻,有了雪白的汉白玉砌成的栏杆,有清澈宽阔的水面,在春风下荡起的层层涟漪;有桃红柳绿的河道林和大小不一的绿化灌木丛和鲜花圃,还有的就是大淖旁一户户过着小康日子的普通百姓家。 

          女部长告诉我们,以前外地客人,都要求去看看汪老笔下的大淖,可不敢带他们去,因为几十年的变迁,大淖完全变了样,垃圾填满了河道,只剩下了细细的小沟…… 

          我知道,八十年代初汪老曾回家乡探亲,他踯躅在“龙须沟”一般的大淖边,望着因附近造纸厂排污而变成铁锈颜色的河水,怅怅然,很久没有开口。 

          在紧挨着大淖的一户人家门口,我们问一位老太太:“这是你家吗?”“是啊。”“环境这么漂亮,你们喜欢吗?”老太太笑眯了眼,连声说:“喜欢,喜欢!”二楼的窗户打开了,一对老夫妇俯身在窗口也都笑眯眯地看着我们,都是发自肺腑的喜悦。 

          如果汪老来写现在时的家乡,又会有如何的描述呢? 

          

          

        文章来源:《江苏作家》 责任编辑:江苏作家网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