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雨花·中国作家研究》隆重推出长篇小说专号

        2015年07月12日 14时40分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雨花·中国作家研究》日前率先隆重推出了长篇小说专号,刊出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叶炜创作的“乡土中国三部曲”收官之作、长篇小说《福地》。这是我省文学期刊刊发的第一个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长篇小说。  

          据编发小说的《雨花》主编李风宇介绍,《福地》是“乡土中国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小说有意识地运用了超现实的写作,打通天地人鬼神的界限,让其成为共同的叙事主体。小说以麻庄为故事主要发生地,突出地表现出苏北是一块“福地”的创作理念。以此,作品传达了这样一种思想:辛亥革命以后,现代中国的沦陷是城市和乡村的共同沦陷,但主要是乡村的沦陷,传统文化的沦陷。小说从民末清初写起,延伸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时间横跨近一个世纪。作品既反映了的苏北鲁南抗日根据地革命历史,又反映了建国后直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建设成就。小说充分突出了苏北鲁南地域文化特色,历史味道浓郁,民风民俗独特。小说在《雨花·中国作家研究》首发后,全文由青岛出版社面向全国出版发行。  

          由青年作家叶炜历时15年创作完成的“乡土中国三部曲”《富矿》《后土》《福地》均取材于苏北,自出版以来均成绩不俗:《富矿》作为中国作家协会重点创作扶持项目,出版后参评入围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后土》作为江苏省作家协会重点创作项目参评入围了正在评选中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福地》在入选了江苏省委宣传部青年文化人才资助项目的同时,还是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品。  

          据悉,刊发《福地》的《雨花·中国作家研究》“纪念专号”16日将亮相即将在徐州举行的第五届江苏书展,并于当天下午2点在艺术馆“书香徐州馆”举行的“乡土中国三部曲”新书首发式上同媒体和读者见面,届时,省作协主席范小青、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徐放鸣等着名作家、学者将出席首发式。(花雨)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江苏作家网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