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
江苏作家网讯 由文艺报社、江苏省作协、市文联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里下河文学流派研讨会于10月15—17日在泰州举行。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巡视员张王飞,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汪政,作家出版社总编张陵,文艺报副总徐可,《小说评论》主编李国平,《散文》主编汪惠仁,《人民日报》评论版主编刘琼,泰州市文联主席刘仁前等来自北京、上海、山西、南京多地3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中华读书报》《北京晚报》《文艺报》《文学报》和本省本地媒体10多名记者参加。泰州市市委常委、秘书长张国梁出席欢迎仪式并致辞。研讨会分别由徐可和汪政主持。与会专家围绕 “里下河文学的多样性与阐释空间”这一主题各抒己见,为里下河文学的繁荣发展建言献策。
市委张国梁秘书长在致辞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里下河文学流派的打造,不仅对整个里下河地区,对江苏乃至全国当代文学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恳请与会者贡献宝贵的智慧、学识和经验,为里下河文学流派的繁荣和发展出谋划策,让里下河文学流派这一里下河大地上的明珠绽放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省作协范小青主席表示,里下河文学流派研究的主要依据,一方面是里下河文学持续的创作实践,一大批里下河地区的优秀作家,始终在努力前行,不断提供优秀的文本;另一方面,许多有学识、有眼光、有热情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对里下河文学现象的重视和热爱。以上两者结合,才有了今天能够持续的、不断提升的里下河文学现象的研讨。这样的活动,又反过来有力地推动了里下河地区的文学创作,使之形成了新的令人欣喜的现象。
“里下河文学流派研讨活动”于2013年正式启动,当年秋天举办首届“里下河文学流派研讨会”,梳理了该流派的形成和历史,探讨里下河作家群落的分布和集体特征,以及里下河文学区域的研究意义和价值。2014年,正式设立“里下河文学研究中心”,并聘任研究员和顾问,同时召开第二届里下河文学流派研讨会,此届会议提出的议题是“里下河文学与乡村社会伦理”,标志着里下河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且不断完善、不断填补、不断扩展。
当天的活动中,与会嘉宾还分别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泰州市图书馆、海陵区图书馆、泰州文艺评论家协会、泰州学院、南师大泰州学院、省泰州中学赠送里下河文学流派作家丛书散文卷。10月17日上午,与会嘉宾还参观考察了具有里下河地域风情的兴化李中水上森林景区。(泰州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