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扬子江评论》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2015年11月14日 19时32分 

        左起:张王飞、阎晶明、韩松林、丁帆

        研讨会会场

        与会专家合影

          江苏作家网讯 11月14日,由扬子江评论杂志社主办的《扬子江评论》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韩松林,巡视员、《扬子江评论》主编张王飞,副主席、《扬子江评论》执行主编丁帆,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扬子江评论》常委编委汪政以及来自全国的着名批评家吴义勤、何向阳、张福贵、耿占春、郜元宝、程德培、杨扬、洪治纲、吴亮、夏述贵、陈汉萍、刘艳、王彬彬、王尧、吴俊、黄发有、季进、何平、张丛皞、何同彬、韩松刚、方岩等参加了研讨会。 

          张王飞主持研讨会开幕式,他说,《扬子江评论》创刊十年,十年来,在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成为文学批评界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刊大刊,为了刊物今后更好的发展,编辑部邀请在座的各位批评家会诊把脉,对当下文学的思潮、走向、现象等提出研究话题,从内容到形式,对这本刊物进行全面评判与打磨,以期为当代文坛、当代批评的繁荣发展做一些实事。 

          韩松林在研讨会上致辞,他代表省作协对来自全国的批评家们表示欢迎,并向他们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江苏文学、关心支持《扬子江评论》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说,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对文艺批评高度重视,讲话中强调:“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文艺批评 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 通商品,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不利于文艺健康发展。”《扬子江评论》在短短的十年里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批评界的重要刊物,首先是因为它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一批着名的学者教授的引领、引导,保障了这本刊物的质量,使其在文坛独树一帜;其次,它有一个高水平的读者群,包括海内外许多批评家、学者,他们是刊物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不可忽视的力量;第三,拥有一系列高端的品牌栏目,如前沿评论、名家三棱镜等等,呈示出批评研究的多维性、开放性和包容性,这些栏目得到了各方认可和肯定;第四,前沿、新锐的学术精神以及求真务实的批评态度。所有这些,都使得《扬子江评论》在中国文坛成为兼具前沿性、当下性、学术性与权威性并重的文学批评期刊。 

          阎晶明在致辞中肯定了《扬子江评论》是一本好的刊物,特色鲜明,他说文学批评应当坦诚面对,针锋相对,热情推介,讲真话、讲道理,杜绝人情批评、红包批评。他提出了崇尚经典与评判当下新作的关系,即共识性批评与批评的共识性话题。 

          丁帆希望与会的批评家们为《扬子江评论》出谋划策,如何营造良好的批评生态、文学生态,如何为《扬子江评论》再定位以及办刊的内涵等问题,请专家们建言献策。 

          吴义勤说,南京大学文学院的教授们为这本刊物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们是最具民国知识分子气质、学术氛围浓郁的群体,他们的坚守与坚持值得尊敬。这本刊物创刊十年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堪称奇迹。 

          与会的专家们就刊物的内容、栏目、装祯设计、扩版改版、经费投入等话题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周韫)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江苏作家网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